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杨艳

月刊

2096-0867

sjtup01@nursing-tcwm.com

021-61675199 17349794263

200030

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主要报道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经验,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向世界宣扬中国护理学术特色和文化。主要刊载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最新研究、学术成果或相关内容。设有护理专题、论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与方法、专科护理、全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调查研究、案例分享、综述、讲座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养结合模式下康复护理结合自我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杨海健王慧沈柳柳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模式下康复护理结合自我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于2022 年1~12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康复护理结合自我管理模式,比较2 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出院6 个月后,观察组的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均大于对照组,呼气流量峰值均高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长于对照组(P均<0.05),且 2 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时和出院6 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以及在出院6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2 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均<0.05).结论 采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康复护理结合自我管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对患者的肺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医养结合模式康复护理自我管理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陆佳健邵洁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2 年1 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 154 例肺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8 例)与观察组(7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比较2 组干预前后的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健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疾病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习得性无助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AS和SDS评分,以及 MCMQ中的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均<0.05),MCMQ中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 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 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予以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降低其习得性无助感、疾病不确定感,调节其心理状态,减少对疾病的屈服与回避倾向.

    肿瘤免疫治疗认识情绪调节策略习得无助感心理健康疾病不确定感

    个性化康复训练结合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李莹陈杰沙培吴婷...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个性化康复训练结合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6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于2021 年6 月至2023 年5 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均为53 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给予个性化康复训练结合循证护理.比较2 组的康复依从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 个月及3 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Barthel指数和Harris评分均较高(P均<0.05);2 组间VAS评分、ESCA评分、Barthel指数和Harris评分在术后1 个月、3 个月与术前的比较结果,以及术后 3 个月与术后 1 个月的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个性化康复训练结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其康复依从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髋关节功能、自我护理和日常生活能力.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个性化康复训练循证护理髋关节功能

    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效果

    高金霞刘双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运动训练的156 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1 年7 月至2022 年12 月接受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的156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 组均干预 4 周.比较 2 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和心功能指标,本研究随访6 个月,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对2 组干预前以及随访时的疲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2 组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一秒率及 6 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随访时,2 组的MFI-20 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正念减压结合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运动功能,并能显著改善其疲劳程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正念减压运动训练呼吸功能疲劳

    引导式教育结合个体情景训练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高维陈美环何玉琼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结合个体情景训练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松柏医院收治的86 例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3 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观察组(43 例)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实施引导式教育结合个体情景训练.比较2 组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肌张力及下肢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2 个月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分级优于对照组,在干预1 个月和2 个月后的Berg平衡量表和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以及足背屈角、腘窝角、内收肌角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结合个体情景训练能促进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的恢复,并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关节活动度.

    脑性瘫痪肌张力低下型引导式教育个体情景训练粗大运动功能

    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焦虑障碍及其影响因素

    刘绮嫣伍珺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焦虑障碍,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12 月就诊于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的86 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研究,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健康问卷(SF-36)、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患者的焦虑障碍、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水平.依据HAMA评分将纳入患者分为有焦虑障碍组(HAMA≥7 分,n =26)与无焦虑障碍组(HAMA<7 分,n =60).比较2 组患者一般资料及SF-36、PSSS评分间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86 例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的HAMA平均得分为(6.27±1.15)分,焦虑障碍的发病率为30.23%(26/86).单因素分析发现,2 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水平,以及主要照顾者的工作状况、每日平均照顾时长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2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主要照顾者的性别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生活质量较低(SF-36<50 分)和社会支持较低(PSSS<37 分)均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发生焦虑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仍然存在焦虑障碍的问题,其中以生活质量较低和社会支持较低的患者为主,临床应该注重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

    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焦虑障碍影响因素

    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莹顾鞠徐娜娜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2022 年4 月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98 例早期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均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以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评估患者的创伤后成长水平;另以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 98 例早期甲状腺癌患者在术后的PTGI总分为(61.90±8.27)分,其术后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 元、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无配偶、术后存在并发症、术后行放化疗、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自费均是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影响其创伤后成长的因素有年龄≥60 岁、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 元、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无配偶等.

    甲状腺癌早期创伤后成长影响因素并发症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并发食管外症状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赵子臣郭磊朱彩丽霍旭晔...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并发食管外(EE)症状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100 例老年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咽喉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评估患者是否并发EE症状,并整理患者的相关资料(性别、基础疾病合并情况、睡眠情况和吸烟史等),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GERD患者并发EE症状的高危因素.结果 100 例老年GERD患者中,有43 例的RSI评分>13 分,表明有43 例患者并发EE症状,并发EE症状的发生率为43.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有无吸烟史、是否有焦虑/抑郁情绪、有无食管裂孔疝均与老年GERD患者并发EE症状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有焦虑/抑郁情绪、食管裂孔疝均是老年 GERD患者并发 EE 症状的高危因素(P 均<0.05).结论 老年GERD患者并发EE症状与其身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有焦虑/抑郁情绪、食管裂孔疝密切相关,对此临床需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预防患者发生EE症状,改善其预后.

    胃食管反流病老年食管外症状高危因素护理措施

    慢性肾衰竭住院患者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黄喜华林芯羽吴思思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竭(以下简称"肾衰")住院患者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74 例慢性肾衰住院患者,使用社会影响量表(SIS)评估其病耻感,并使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其遵医情况.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归纳影响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174 例患者中,有 64 例患者存在病耻感,81 例患者治疗依从性不佳.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农村居住和个人月收入<3 000 元均是影响慢性肾衰住院患者病耻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年龄>45 岁、农村居住、无工作、个人月收入<3 000 元、无医保、透析龄≥3 个月和严重不良反应均是影响慢性肾衰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已婚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慢性肾衰住院患者病耻感的发生率较高且依从性普遍较差,而影响患者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众多,应针对可干预因素积极开展护理.

    慢性肾衰竭病耻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张皖宁沈荣刘肖霞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老年骨折患者在手术室苏醒期发生躁动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8 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对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18 例老年骨折患者中,有20 例(16.95%)患者发生手术室苏醒期躁动.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中低体温、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镇痛均是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ASA分级为Ⅱ级、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低体温、全身麻醉及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均是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后镇痛是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低体温、全身麻醉、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镇痛均是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骨折手术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护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