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杨艳

月刊

2096-0867

sjtup01@nursing-tcwm.com

021-61675199 17349794263

200030

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主要报道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经验,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向世界宣扬中国护理学术特色和文化。主要刊载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最新研究、学术成果或相关内容。设有护理专题、论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与方法、专科护理、全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调查研究、案例分享、综述、讲座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呼吸训练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胡雪王懿宁刘文婷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呼吸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徐州市中心医院的8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阶段性康复护理结合呼吸训练。比较2 组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血清学指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结果 随访2 个月后,观察组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在出院时和随访2 个月后的FMA、ADL、NIHSS和SF-36 评分,以及NGF和BDNF水平对比,观察组均更优(P均<0。05),且2 组均优于入院时(P均<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护理联合呼吸训练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肢体运动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和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阶段性康复护理呼吸训练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ACMMM模式下急诊快速时效管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金晶彭娟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评估-沟通-监测-患者-环境(ACMMM)模式下急诊快速时效管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20 年6 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86 例急性胸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43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 例)给予ACMMM模式下急诊快速时效管理。比较2 组的专科性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预检分诊及时率为 100。00%,救治及时率为97。67%,抢救成功率为97。67%,均较对照组的86。05%、81。40%和81。40%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6。98%,3/43)较对照组(23。26%,10/43)更低(P<0。05)。抢救后30 min、1 h和2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P均<0。05)。结论 ACMMM模式下急诊快速时效管理可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预检分诊及时率、救治及时率和抢救成功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急性胸痛评估-沟通-监测-患者-环境模式急诊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疼痛程度

    急救护理程序联合情志护理在急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徐芳芳杨芸张燕吴靖垚...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急救护理程序与情志护理的价值,评估该方法对患者急救效果和肝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收治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的103 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分析其一般资料。依据护理内容的差异将患者划分为 2 组,即对照组(54 例)和观察组(49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急救护理程序联合情志护理。比较2 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肝功能和止血效果。结果 出院时,2 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白蛋白水平均较入院后有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统计 2 组患者的接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后发现,观察组均较短(P均<0。05)。观察组的出血停止时间早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出血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再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急诊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急救护理程序联合情志护理后,可以有效改善其肝功能水平和急救效果,且取得的止血效果较为理想。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程序情志护理急救效果肝功能

    鼻腔冲洗结合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

    周博蒋珊罗灵燕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结合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 1~6 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153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6 例,开展常规干预)与观察组(77 例,开展鼻腔冲洗结合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比2 组的体征和症状消失时间、血常规指标,以及家长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及扁桃体肿大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且2 组均低于护理前;家长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鼻腔冲洗结合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能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指标,减轻其临床症状,且获得较高的家长护理满意评价。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冲洗量化评估分级护理血象指标

    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蔡丹张永香张红健张丽娟...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以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比例随机分入2 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比较2 组在护理前和护理40d后的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2 组间关节活动功能(Lysholm评分与膝关节活动度)和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40d后,观察组的关节活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将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运用于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能够改善其关节活动度,缓解其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创伤性骨折电脑骨创伤治疗仪康复护理关节活动度疼痛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

    左俊怡司雅莉肖慧慧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留置导尿管的206 例老年住院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103 例,行常规导尿管护理)与预防组(103 例,行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预防性护理)。比较2 组的舒适程度、尿路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导尿管维护合格率。结果 预防组的舒适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预防组的尿路感染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更低(P<0。05)。预防组的尿袋摆放位置、导尿系统密封性、导尿管清洁和消毒、尿液排放方法的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预防组漏尿、导尿管堵塞、导尿管脱落和尿道口刺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预防性护理可减少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增加其舒适度,降低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提升导尿管维护合格率。

    老年预防性护理Logistic回归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舒适程度

    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陈冬冬嵇秀明杨秀娟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以苏州市立医院于2021 年8 月至2022 年8 月接诊的78 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 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案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记录2 组的泌乳开始时间、乳头疼痛程度、泌乳素水平、泌乳量、纯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泌乳开始时间较早,产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低,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 7d后,2 组的泌乳素水平和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干预7d后的泌乳素水平和泌乳量评分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产后7 d、1 个月及 6 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情况均更优(P均<0。05)。干预7d后,对比2 组的护理满意率,研究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可促使其尽早分泌乳汁,减轻其乳头疼痛,改善其泌乳素水平、泌乳量、纯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率。

    母乳喂养初产妇循证案例分析标准化护理程序泌乳素水平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在行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李淑梅石丽平陈琴琴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模式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在行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行颅脑外伤术的102 例术后患者分为2 组,5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51 例观察组患者施以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模式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 2 组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等指标。结果 干预4 周及8 周后,2 组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当日,而心理弹性量表及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当日(P均<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更佳(P均<0。05)。组间护理总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更好(P<0。05)。结论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模式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用于行颅脑外伤术的患者术后,可有效减轻创伤应激反应,改善心理弹性水平,保护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且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颅脑外伤手术罗森塔尔效应阶段式康复护理

    基于思维导图的优质康复策略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陈盼盼王惠吕欣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优质康复策略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122 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 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基于思维导图的优质康复策略,所有患者均随访3 个月。对比2 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和下床活动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更早,住院总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更短(P均<0。05)。随访3 个月后,2 组的健康调查问卷各项目评分相比于干预前均更高;观察组的总体健康、活力、生理功能、社会角色、机体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均更高,以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2 组的情感状况评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优质康复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快速恢复。

    结直肠癌思维导图优质康复策略康复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同伴教育在经PICC行化学治疗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

    郭华胡志学李之新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3 年3 月期间,于乐陵市人民医院经PICC行化疗的110 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同伴教育。比较2 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4 周后的PICC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以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4 周后,2 组患者的PICC管理评价量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核心量表和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更高,观察组的以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导管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给予经PICC行化疗的卵巢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同伴教育的护理后,患者的PICC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升,且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减少。

    卵巢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临床护理路径同伴教育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