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杨艳

月刊

2096-0867

sjtup01@nursing-tcwm.com

021-61675199 17349794263

200030

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主要报道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经验,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向世界宣扬中国护理学术特色和文化。主要刊载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最新研究、学术成果或相关内容。设有护理专题、论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与方法、专科护理、全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调查研究、案例分享、综述、讲座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张婉刘玉平姜敏薛楠...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策略.方法 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137 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使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AHSMSR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人口学资料患者间AHSMSRS与SPBS评分的差异,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干预策略.结果 137 例患者的AHSMSRS总分为(97.94±11.26)分,条目均分由低至高分别为健康自我管理行为、环境及认知维度;SPBS总分为(41.11±5.08)分,条目均分由高至低分别为情感负担、经济负担及身体负担维度.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职业、病程、功能障碍、功能锻炼、医保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的AHSMS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不同性别、主要照护者、医保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的SPB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无固定职业、病程>3 年、无或较少功能锻炼及生活无法自理均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危险因素,已婚为保护因素(P均<0.05);女性、主要照护者为其他、家庭月收入<3 000 元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均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危险因素,医保为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且自我感受负担明显,而影响其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因素众多,应针对相关因素开展重点干预.

    脑卒中中青年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

    产后出血患者输血必要性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谢玮陈琳郭燕李艳来...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输血必要性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1 月在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180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在分娩时或分娩后接受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纳入输血组(39 例),否则分入未输血组(141 例).先采用单因素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输血的相关因素,随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产后出血患者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80 例患者产后 24h平均出血量为(1 151.54±274.22)mL.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占 61.67%(111/180);其次为胎盘因素,占22.78%(41/180).111 例患者经子宫收缩药和子宫按摩等治疗后止血,有67 例加用宫腔填塞后止血,2 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无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后出血患者输血与年龄、孕次、产次、产前1 周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娩方式、产前贫血、子宫发育异常、前置胎盘、瘢痕子宫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有关(P均<0.05),与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胎盘植入及胎盘早剥均无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1 周BMI≥24.0 kg/m2、产前贫血和产后24h出血量≥1 500 mL均是产后出血患者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前贫血等因素均是产后出血患者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施以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产后出血输血需求.

    产后出血产后输血危险因素应对策略

    中青年突发性耳聋心理痛苦及沟通信心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芳芳叶孟好邓玲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中青年突发性耳聋心理痛苦及沟通信心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0 例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资料,采用医患沟通信心量表(PCCS)、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医患沟通信心、心理痛苦及社会支持水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痛苦及沟通信心的主要因素.结果 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2.21±8.91)分,条目均分为(3.21±0.88)分;PCCS条目均分为(2.72±0.93)分;心理痛苦温度计评分≥4 分的有103 例(68.6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耳聋程度、社会支持及睡眠质量均是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均<0.05);年龄、耳聋程度、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均是其沟通信心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中青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普遍存在心理痛苦,医患沟通信心相对不足,处于中等水平.对于年龄较大、病情严重及低文化程度的耳聋患者应予以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心理痛苦和医患沟通的有效性.

    突发性耳聋中青年心理痛苦医患沟通信心影响因素

    医护合作营养管理模式在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万静蒋和娣肖玲周涛...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接受医护合作营养管理模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5 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3 例)和观察组(42 例).对照组应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医护合作营养管理模式.观察应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以及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早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出院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营养状态评价指标测定数值均较大(P均<0.05),且2 组均较术前更高(P均<0.05).术后、出院时、出院后4 周,2 组的关节功能评分测定结果均高于手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医护合作营养管理模式对于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以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具有关键性作用.

    髋关节置换术医护合作营养管理模式营养状况并发症

    多学科协作结合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殷玲王丹熙何露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结合PDCA循环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22 年1 月开始采用多学科协作结合PDCA循环法方案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以实施前 1 年即 2021 年 1~12 月作为对照组,以实施后1 年即2022 年1~12 月作为观察组,每组各纳入2 500 例患者.比较2 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空气培养合格率、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抗感染药物使用种类情况及患者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空气培养合格率、医疗器械消毒合格率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使用 1 种抗感染药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 3 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抗感染药物使用、病区消毒、医疗器械消毒及医护医院感染防护意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结合PDCA循环法用于医院感染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干预质量,减少抗感染药物使用,并有助于改善患者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

    医院感染多学科协作PDCA循环法抗感染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

    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责任制管理在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荣义何莉丽李艳辉周培...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责任制管理在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12 月,选取84 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按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结构式心理护理结合责任制管理.比较2 组的心理状态、心理弹性、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和满意度.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2 组在护理 1 个月和 2 个月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下降,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与护理1 个月后相比,护理2 个月后,2 组的上述评分均更优,上述数据的对比在统计学上均具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结构式心理结合责任制管理可提高淋巴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和满意率,缓解其负性情绪.

    淋巴瘤结构式心理护理责任制管理心理状态心理弹性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分级管理策略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施彩琴林晶黄莜琦林素敏...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的分级管理策略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收治的96 例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实行基于PEWS评分的分级管理策略),各48 例,2 组均持续护理至患儿出院.比较2 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康复情况、并发症和舒适度.结果 出院前,2 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组间比较康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为观察组的高热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2 组出院前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出院前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经基于PEWS的分级管理策略干预后,其血气分析指标和舒适度得以改善,临床症状恢复速度加快,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

    重症肺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分级管理血气分析指标康复情况

    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焦迎孙世娜季小灿陈布泽...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于手术治疗期间在思维导图引导下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11 月至2022 年11 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采取手术治疗的100 例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引导下的无缝隙护理,评估2 组的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首次排气、下床活动和自主排尿时间均更早,住院治疗时间更短(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2 组均高于术前,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具有理想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子宫肌瘤思维导图无缝隙护理术后并发症

    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陈丽娟张轶漆思河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 96 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 年1~12 月进行常规护理的48 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 年 1~12 月开展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计划的48 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 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欧洲癌症研究质量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分、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分及护理服务评价(Servqual评价).结果 干预3 个月后,2 组的CD-RISC各维度评分、EORTC QLQ-C30 评分中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及SUPPH各维度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组间比较均为观察组更高(P均<0.05),2 组EORTC QLQ-C30 评分中的症状领域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好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人本理念的"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护理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在加强心理弹性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好评率.

    肺癌化学治疗人本理念"自我效能加油站"模式心理弹性

    气囊导尿管灌肠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汤华汤青潘国翠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气囊导尿管灌肠技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试验组(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留灌肠法,试验组接受气囊导尿管灌肠法.比较2 组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中药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恢复自主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总舒适率高于对照组,液体外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于灌肠4 h、8 h、12 h、24 h的疼痛评分,以及干预3d、7d后的内毒素、二氨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气囊导尿管灌肠技术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中药保留灌肠中,有利于延长药物在肠腔内的时间,提高利用率,且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快速缓解,疼痛得以减轻,且患者的舒适度更高.

    急性胰腺炎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