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通过增加LC3B表达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刘亮林煜林通杨建明...
    2559-2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氧微环境诱导下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外囊泡(Evs)通过增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表达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大鼠ADSCs,并通过成骨、成脂分化和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进行鉴定.利用常氧(21%O2)和低氧(1%O2)条件分别获得常氧Evs和低氧Evs,通过形态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进行鉴定.构建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并将CMECs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氧糖剥夺/再灌注组(OGD/R组)、常氧Evs组(N-Evs组,给予常氧Evs培养24 h)、低氧Evs组(H-Evs组,给予低氧Evs培养24 h)、低氧Evs+自噬抑制剂组(H-Evs+3-MA组,给予低氧Evs和3-MA 5 mmol/L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和透射电镜分别检测CMECs增殖、迁移、侵袭、血管形成和自噬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LC3B、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OGD/R组CMECs增殖、迁移、侵袭、血管形成、自噬能力减弱(P<0.05),PCNA、Ki67、MMP-2/MMP-9、HIF-1α、VEGF、LC3B-Ⅱ/Ⅰ、Beclin1 表达减少(P<0.05).与 OGD/R 组比较,N-Evs 组和 H-Evs 组 CMECs 增殖、迁移、侵袭、血管形成、自噬能力增强(P<0.05),PCNA、Ki67、MMP-2/MMP-9、HIF-1α、VEGF、LC3B-Ⅱ/Ⅰ、Beclin1表达增加(P<0.05),且H-Evs组优于N-Evs组(P<0.05).与H-Evs组比较,H-Evs+3-MA组CMECs增殖、迁移、侵袭、血管形成、自噬能力减弱(P<0.05),PCNA、Ki67、MMP-2/MMP-9、HIF-1α、VEGF、LC3B-Ⅱ/Ⅰ、Beclin1 表达减少(P<0.05).结论:低氧微环境诱导下的ADSCs-Evs通过增加LC3B表达可促进OGD/R损伤CMEC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形成和自噬能力.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低氧微环境大鼠实验研究

    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证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后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何宏盾韦亮孙诗杰李甜...
    2568-2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温阳逐瘀汤对肾阳虚证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缺血脑组织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A(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温阳逐瘀汤防治肾阳虚证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76只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Blank组,44只)和肾阳虚组(SYX组,132只);成功建立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44只)、脑缺血模型组(MCA O组,44只)、温阳逐瘀汤组(WYZ Y组,44只).WYZ Y组大鼠灌胃温阳逐瘀汤,MCA O组与Sham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各组在术后1 d,运用Zea Longa评分标准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于术后3、7、14、21 d取材,每个时间选11只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脑组织Wnt3a、β-cateni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Wnt3a、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与Blank组比较,SYX组cAMP含量下降(P<0.05)、cGMP含量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MCAO组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细胞坏死、细胞膜消失、细胞核固缩,呈明显的脑缺血损伤表现;WYZY组前期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坏死,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损伤减轻,细胞排列逐渐密集,坏死细胞减少,脑缺血损伤显著改善.与MCAO组、Sham组比较,WYZY组cAMP含量升高,cGMP含量降低(P<0.05).与MCA O组比较,WYZ Y组1、3、7、14、21 d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降低(P<0.05).与Blank组、Sham组比较,MCAO组、WYZY组缺血脑组织3、7、14、21 d Wnt3a、β-catenin表达均有增加(P<0.05);与MCAO组比较,WYZY组Wnt3a、β-catenin 表达均增加(P<0.05),7 d Wnt3a 达到 峰值,14 d β-catenin 达到 峰值.与 Blank 组、Sham 组比较,MCAO 组、WYZY 组 3、7、14、21 d Wnt3a、β-catenin mRNA 表达均有增加(P<0.05);与 MCAO 组比较,WYZY组 Wnt3a、β-catenin mRNA 表达增加(P<0.05),7 d Wnt3a mRNA达到峰值,14 d β-catenin mRNA达到峰值.结论:温阳逐瘀汤可改善肾阳虚证大鼠cAMP、cGMP水平及肾阳虚病理状态,可能通过上调Wnt3a、β-catenin表达减轻急性脑缺血损伤,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缺血温阳逐瘀汤肾阳虚证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Aβ-连环蛋白大鼠实验研究

    脉冲电场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吴晓军冯雪涛
    2575-2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冲电场作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新消融能量,由于其在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的小孔导致细胞凋亡,产生不可逆电穿孔造成组织破坏;具有非热性、瞬时性和心肌组织优先选择性的特点,使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简单、安全和有效,可能为心房颤动消融提供新方法.综述脉冲电场消融的原理、相关临床前及临床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导管消融综述

    肥胖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丁美邓俊萍
    2579-2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肥胖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延续有关.综述肥胖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心房颤动肥胖肥胖性心房颤动遗传学新型治疗脂肪组织炎症综述

    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李萱岳淼
    2582-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延诊,病死率高.对近年来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影响、机制、诊断及预防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提供思路.

    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心血管疾病综述

    骨骼肌质量减少对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

    王秀云李娟利胡经文卢群...
    2587-2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减少对射血分数降低和保留的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因心力衰竭住院的134例病人,其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病人(HFpEF)44例,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病人(HFrEF)90例.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评估身体成分.对病人进行随访至2022年8月,所有病人至少随访了 30个月.结果:HFpEF组和HFrEF组女性、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肌梗死、肌肉萎缩、恶病质、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袢利尿剂、口服抗凝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转铁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病人(17.9%)出现肌肉萎缩,其中20例病人患有HFrEF,4例病人患有HFpEF.与非肌肉萎缩病人比较,肌肉萎缩病人年龄、铁缺乏、贫血、NT-proBNP水平增加,女性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肌肉萎缩病人24个月死亡率为42.22%,无肌肉萎缩病人24个月死亡率为19.00%.HFpEF病人中,肾小球滤过率(HR=27.57,P=0.001)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FrEF病人中,肌肉萎缩(HR=1.97,P=0.035)和LVEF(HR=0.95,P=0.019)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骨骼肌质量减少的HFrEF病人24个月死亡风险高于HFpEF病人.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骨骼肌质量预后

    伊伐布雷定对低血压状态HFrEF病人心力衰竭易损期的影响

    孔巴提·沙提别克王红
    2592-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伊伐布雷定对低血压状态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病人心力衰竭易损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低血压状态HFrEF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静息心率、平均动脉压、运动耐力、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室重构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胱抑素C(CysC)]、心肌纤维化指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预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0%与74.51%,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及CO、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平均动脉压、LVEF、CO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静息心率、LVEDD、血清CysC、TIMP-1、MMP-9、CTGF、sST2、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65%与41.18%,P<0.01).结论:伊伐布雷定应用于低血压状态HFrEF病人中疗效显著,可控制静息心率,提高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逆转心室重构,预防病人在心力衰竭易损期不良事件,且对血压未产生影响.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伊伐布雷定低血压状态心力衰竭易损期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

    TAPSE/sPAP评估托伐普坦对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赵颖邸亮马涛张立欣...
    2597-2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肺动脉收缩压(sPAP)评估托伐普坦对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PH-HFrEF)病人右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秦皇岛海港医院心内科收治的PH-HFrEF病人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9例).记录三尖瓣环收缩峰值速度(S')、sPAP、面积变化分数(FAC)、TAPSE、TAPSE/sPAP等超声心动图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下腔静脉(IVC)内径、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sPAP低于对照组,FAC、TAPSE、S'、TAPSE/sPAP、TAPSE/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普坦可改善PH-HFrEF病人右心室功能,并降低肺动脉压力;TAPSE/sPAP是评价右心室-肺动脉耦合的有效指标.

    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托伐普坦右心室功能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高压

    直立性高血压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

    王红张彬董玉梅马爱青...
    2601-2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直立性高血压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3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36例CHF病人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应用直立倾斜试验评估病人是否合并直立性高血压.所有病人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心脏功能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康复效果,将心脏功能康复治疗显效、有效视为康复良好,否则视为康复不良,分析直立性高血压对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130例病人中107例未合并直立性高血压(作为非合并组),23例合并直立性高血压(作为合并组),占比为17.69%;完成治疗后,47例治疗显效,65例治疗有效,均被评估为康复良好,其余18例为康复不良.合并组入院时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时血清NT-proBNP、空腹血糖是CHF病人合并直立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合并组心脏功能康复不良比例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组治疗后QT间期、校正的T波顶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Tp-Tec)、左室内径、左房内径、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未合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直立性高血压与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效果呈正相关(r=0.63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直立性高血压、空腹血糖和NT-proBNP均可增加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不良风险(P<0.05).结论:直立性高血压对CHF病人心脏功能康复有一定的影响,CHF合并直立性高血压病人心脏功能康复不良风险增加.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直立性高血压心脏功能康复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心肌修复的影响及其与miR-20a的关联性

    顾迎春马娟韩凌侯亚敏...
    2606-2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心肌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心肌修复指标与血清miR-20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因冠心病就诊且行PCI术,并出现术后相关心肌损伤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病人均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病人外周血清miR-20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miR-20a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后,训练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训练组miR-20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训练组血清CK、CK-MB浓度和血清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PCI术后心肌损伤病人血清CK、CK-MB含量、IL-6、TNF-α含量与miR-20a呈负相关(P<0.05).结论:HIIT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相关心肌损伤病人的心肌重构、心肌损伤程度及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iR-20a表达增强有关.

    冠心病miR-20a高强度间歇训练冠状动脉相关心肌损伤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