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柰酚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范晶晶刘孙丽任洁朱凯驿...
    2755-2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山柰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心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体内SD大鼠心肌I/R模型和体外H9c2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给予山柰酚干预。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评估心脏损伤程度,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评估细胞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和基因变化。结果:体外实验证明山柰酚改善H/R诱导的细胞损伤,部分逆转了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L8(RPL8)、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和三磷酸腺苷合酶F0复合亚基C3(ATP5G3)的变化。体内实验表明山柰酚减轻I/R诱导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血清中cTnⅠ、CK和LDH水平,抑制铁死亡相关蛋白和基因的变化。结论:山柰酚可能通过抑制心肌I/R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山柰酚心肌细胞铁死亡实验研究

    LncRNA NORAD通过miR-513b-5p/GREM1轴调节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作用机制

    黄锐陈海浚韦总当秦国文...
    2761-2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LncRNA NORAD)通过miR-513b-5p/GREM1轴调节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人颅内动脉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LncRNA NORAD、miR-513b-5p及GREM1表达。体外分离培养人VSMC,随机分为 对照组、LncRNA NORAD siRNA组、miR-513b-5p mimics 组、共转染(LncRNA NORAD siRNA+miR-513b-5p inhibitor)组、共转染阴性对照(LncRNA NORAD siRNA阴性对照+miR-513b-5p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分组转染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LncRNA NORAD、miR-513b-5p及GREM1 mRNA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情况;采用免疫印记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神经钙黏素(N-cadherin)、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VSMC中LncRNA NORAD对miR-513b-5p、miR-513b-5p对GREM1的靶向调控。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颅内动脉瘤组织LncRNA NORAD、GREM1 mRNA表达明显升高(尸<0。05),miR-513b-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NORAD siRNA 组、miR-513b-5p mimics 组细胞 GREM1 mRNA表达、增殖率、Ki67 阳性率、迁移率、侵袭数及 N-cadherin、Vimentin 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513b-5p表达、凋亡率及Bax/Bcl-2、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共转染阴性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ncRNA NORAD siRNA组比较,共转染组细胞GREM1 mRNA表达、增殖率、Ki67阳性率、迁移率、侵袭数及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513b-5p表达、凋亡率及Bax/Bcl-2、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敲低LncRNA NORAD可通过上调miR-513b-5p表达而降低GREM1表达,从而抑制VSMC增殖与侵袭迁移,并促使其凋亡。

    颅内动脉瘤长链非编码RNADNA损伤诱导的非编码RNA,LncRNANORADmiR-513b-5pGREM1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研究

    虫类药在缺血性心肌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姜国旺生晓迪邓帅帅安亚娟...
    2770-2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缺血性心肌病(ICM)关键病机为心脉痹阻,具有久病入络的特点,临床组方配药常需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经活络功效的药物。而虫类药性善攻逐走窜,兼具破血祛瘀与搜风剔络之功效,对于ICM尤为适宜。在临床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虫类药,可扬肝之性、疏肝之郁、逐络之瘀、畅行气血,收效颇佳。

    缺血性心肌病虫类药中医药综述

    心可舒片基于态靶-血浊辨证理论辨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许静琳王华姚昉
    2774-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态靶辨证是一种高于中医证型的新辨证方法,其可以根据疾病所反映出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表现来确定病灶所在,以调态-打靶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治疗。血浊理论是王新陆教授于《脑血辨证》中首次提出,此理论的融入成为连接冠心病的"态"与靶点的纽带,能够明确血浊和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和发病机制,是一种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提高了临床上对于疾病处于前驱阶段的意识,并及时进行干预。依据态靶-血浊辨证理论,分析心可舒片组方用药特色,探讨其通过调态、打靶以清浊来治疗冠心病的机制。

    冠心病心可舒片态靶辨证血浊理论

    左室间隔起搏与左束支起搏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何亚菲林文华
    2777-2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左室间隔起搏(LVSP)与左束支起搏(LBBP)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LVSP和LBBP的区别在于LBBP夺获左束支,而LVSP仅夺获心肌,LBBP是一种新的起搏方式,可用于规避希氏束起搏或右心室起搏的局限性,可以绕过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病理区域为病人提供生理起搏方式,保证了起搏后窄QRS宽度和快速的左室激动时间,具有较低的起搏夺获阈值,并可作为典型LBBB病人的心脏再同步起搏器(CRT)潜在替代方案,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左室间隔起搏左束支起搏综述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的用药规律

    徐茜寇兰俊李倩倩梁晋普...
    2782-2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郭维琴教授诊治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总结郭维琴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以期传承其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筛选郭维琴教授门诊治疗的中青年高血压医案,将诊疗信息录入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郭维琴教授诊治病人79例,郭维琴教授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核心用药组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包括丹参、红花、赤白芍、川芎,兼有清肝降火之钩藤、夏枯草、菊花,健脾化痰有炒白术、茯苓,安神定志之酸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滋补肝肾之山茱萸等27味中药。辅助药物主要包括栀子、黄芪、桑寄生、片姜黄、枸杞子、川楝子、浙贝母、首乌藤、磁石、砂仁等114味。结论:郭维琴教授在治疗中青年高血压方面,擅长应用活血化瘀的同时,注重清肝降火、滋补肝肾、健脾化痰、安神定志之药的使用,体现了郭维琴教授"从心立论"高血压,重视"肝脾同调,心神共养"的学术思想。

    中青年高血压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名家经验郭维琴

    加裁调脾护心方治疗高血压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

    梁国庆冉永玲袁良桂青...
    2790-2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裁调脾护心方治疗高血压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高血压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裁调脾护心方。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裁调脾护心方可减轻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

    高血压心脾两虚证加裁调脾护心方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对STEMI病人PCI术后慢血流及胎球蛋白A、D-二聚体的影响

    申恂贾亚男周松王连芹...
    2794-2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慢血流及胎球蛋白A(AHSG)、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急诊行PCI的STEMI病人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cTn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AHSG、D-二聚体水平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慢血流及心肌灌注不足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LDH、cTnT、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K-MB、LDH、cTnT、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HSG与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慢血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灌注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STEMI行PCI术后病人,可明显减轻心肌受损,抑制心肌炎症,降低冠状动脉阻力,促进斑块稳定及血栓溶解。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氯吡格雷通心络胶囊慢血流胎球蛋白AD-二聚体

    不同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刘学谦范丽花陈赟虎陈道鹏...
    2799-2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进一步明确冠心病抗炎治疗的理想靶点。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抗炎药物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篇文献,涉及65 89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抗炎治疗的病人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风险较低[RR=0。87,95%Cl(0。79,0。96),尸=0。005],亚组分析提示,白细胞介素(IL)-1拮抗剂[RR=0。87,95%Cl(0。79,0。95),P=0。002]及秋水仙碱[RR=0。61,95%CI(0。48,0。79),P=0。000 1]降低 了病人 MACE 发生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炎药物对病人全因死亡率没有影响。两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5,95%Cl(0。83,1。10),P>0。05],亚组分析提示,IL-1拮抗剂降低了冠心病病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RR=0。12,95%Cl(0。02,0。94),P=0。04]。不良反应方面,甲氨蝶呤增加了病人感染的风险[RR=1。13,95%Cl(1。03,1。24),P=0。01]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R=1。23,95%Cl(1。07,1。43),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抗炎治疗能够减少冠心病病人MACE的发生,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IL-1/IL-6炎症通路可作为理想的治疗靶点之一。

    冠心病抗炎药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eta分析系统评价

    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杨文明王倩于小杰王娜...
    2808-2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脂代谢、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10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4例。A组采用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病人脂代谢水平[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A1(ApoA1)]、脂质沉积评估[肝脏内脂肪率和皮下脂肪厚度];采用克劳斯积分(Crouse)评估两组病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情况;观察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率、皮下脂肪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皮下脂肪厚度、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低于B组、C组,B组治疗后non-HDL-C、ApoB、肝脏内脂肪率、皮下脂肪率、颈动脉粥样斑块最大厚度和Crouse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ApoA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A组治疗后ApoA1均高于B组、C组,B组治疗后ApoA1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西尤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脂代谢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减少脂质沉积,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心病高脂血症阿利西尤单抗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脂代谢Crouse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