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波异常鉴别诊断老年栓塞性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李名兰陈海荣王燕英温达...
    2857-2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波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P波异常对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年龄≥60岁的病人233例,其中,心房颤动相关栓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31例,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SUS)59例,非栓塞性脑卒中143例。P波异常分为P波电轴异常(PWAA)、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心房间高度传导阻滞(A-IAB)3种类型,比较3种脑卒中亚型病人PWAA、PTFV1、A-IAB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栓塞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WAA、PTFV1、A-IAB发生率均低于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ESUS病人。与使用单种类型P波异常参数相比,至少1种类型P波异常的识别提高了敏感度(72%),而至少2种类型P波异常具有低敏感度(29%)和高特异度(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至少1种类型P波异常为栓塞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1,95%Cl(1。46,6。63)]。结论:在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中,每种类型P波异常的发生率都明显降低。PWAA、PTFV1和A-IAB参数的组合可用于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

    栓塞性脑卒中非栓塞性脑卒中P波异常心房颤动

    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付希佳左效衢王凤志
    2861-2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脂必泰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大小;同时检测两组病人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乳酸菌属数量、双歧杆菌属数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比值较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脂必泰胶囊具有降脂、抗氧化、抗炎等多重作用,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此外,脂必泰胶囊可能通过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使特定菌属或菌种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对抗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血管内膜增厚。

    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脂必泰胶囊肠道菌群颈动脉斑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脑血流量与表观扩散系数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肖林婷周少珑周辉蔡奕秋...
    2865-2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定量参数脑血流量(CBF)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相关性,并分析CBF对TIA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TIA病人228例作为观察组,根据TIA后1年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3D-ASL、DWI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不同预后TIA病人CBF、ADC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BF与ADC的相关性,分析TIA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BF对TIA病人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228例TIA病人7 d内出现脑梗死24例,发生率10。53%;观察组CBF、ADC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病人CBF、ADC值低于预后良好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CBF与ADC值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预后不良病人TIA发作次数多于预后良好病人(P<0。05),TIA发作持续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病人(P<0。05),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预后良好病人(P<0。05);校正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例、TIA发作次数、TIA发作持续时间、TG、LDL后,CBF降低仍是TIA病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尸<0。05);CBF值预测TIA 7 d内发生脑梗死的AUC为0。858。结论:TIA病人CBF降低,且病人CBF与ADC值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病人进展至脑梗死的重要指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脑血流量表观扩散系数预后

    STEMI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短期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报道

    袁良毛龙燕方才敬戴小华...
    2870-2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短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行冠状动脉造影+血栓抽吸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支架内血栓形成中医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人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刘少山郭泰芦芳
    2874-2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牛眼图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病人的左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收治的pSS病人30例作为pSS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升主动脉内径(Ao-Asc)、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应用STI技术获取病人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两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2C)、三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3C)、四腔心整体纵向应变(GLS-A4C),获取两组受检者牛眼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S组Ao-Asc、AOD、LAD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LVEDD、LVEF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 组 LV-GLS、GLS-A2C、GLS-A3C、GLS-A4C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S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牛眼图提示pSS病人心肌功能受损。结论:STI牛眼图能早期量化评估pSS病人左心功能,心功能受损可能与心肌炎或心肌缺血有关。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牛眼图左心功能

    镜像右位心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1例报道

    陈浩杨沙宁
    2877-2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报道1例80岁女性镜像右位心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的诊治过程,探讨镜像右位心病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诊治该类病例提供参考。

    镜像右位心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