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P波异常鉴别诊断老年栓塞性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P波异常鉴别诊断老年栓塞性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老年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波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P波异常对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年龄≥60岁的病人233例,其中,心房颤动相关栓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31例,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SUS)59例,非栓塞性脑卒中143例。P波异常分为P波电轴异常(PWAA)、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心房间高度传导阻滞(A-IAB)3种类型,比较3种脑卒中亚型病人PWAA、PTFV1、A-IAB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栓塞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WAA、PTFV1、A-IAB发生率均低于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ESUS病人。与使用单种类型P波异常参数相比,至少1种类型P波异常的识别提高了敏感度(72%),而至少2种类型P波异常具有低敏感度(29%)和高特异度(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至少1种类型P波异常为栓塞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1,95%Cl(1。46,6。63)]。结论:在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中,每种类型P波异常的发生率都明显降低。PWAA、PTFV1和A-IAB参数的组合可用于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

李名兰、陈海荣、王燕英、温达、潘碧云、陈训春

展开 >

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口 570208)

栓塞性脑卒中 非栓塞性脑卒中 P波异常 心房颤动

202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463
ISSN:1672-1349
年,卷(期):2024.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