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前血压对术后24h内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影响

    隋瑜闫杰魏恒
    4347-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压对术后24 h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AS)的影响,探讨预防VAS发生的干预途径,降低VAS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龙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80例AMI病人的病例资料,其中40例术后24 h内发生VAS的病人纳入VAS组;40例术后未发生VAS的病人纳入N-VAS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资料及检查指标[心肌酶、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等,根据统计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病人急诊PCI术前血压及相关资料对术后24 h内VAS的影响。结果:VAS组年龄大于N-VAS组,Killip分级Ⅱ级、术前低血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2级占比高于N-VA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未发生组,支架数量多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组血浆D-二聚体、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N-V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高血压、术前低血压、LVEF降低、TIMI 2级、D-二聚体升高、NT-proBNP升高是AMI病人PCI术后24 h内VA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病人急诊PCI术前高血压和低血压均能够增加术后24 h内VAS的发生风险,包括年龄、LVEF、TIMI分级、D-二聚体、NT-proBNP均对术后24 h内发生VAS具有一定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室性心律失常风暴血压

    糖尿病病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血糖波动与心肌内出血的关系

    王茜佟林林哈俊霞
    4352-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合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STE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介入术后4~7 d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IMH情况,并分为IMH组和非IMH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后3 d内血糖波动指标。分析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合并STEMI介入术后IMH的影响;同时分析血糖波动指标对病人介入术后IMH的预测价值;将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作为阈值,分析不同高血糖波动水平IMH病人介入术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06例病人,经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介入术后4~7 d内43例病人发生IMH,发生率为40。57%。IMH组Killip心功能分级程度高于非IMH组(P<0。05);IMH组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不稳定指数(GLI)、MAGE值均高于非IMH组(P<0。05);两组血糖变异系数(CV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的tau-b(K)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MBG、SDBG、GLI、MAGE与Killip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MBG、SDBG、GLI、MAGE预测糖尿病合并STEMI介入术后IM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0。781,0。764,0。810。随访6个月,高血糖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低血糖组(P<0。05)。结论: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合并STEMI介入术后IMH关系密切,通过降低病人的血糖波动可能对降低术后IMH的风险有益。

    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糖心肌内出血

    NLRP3炎性小体联合miR-126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病人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

    沈连华周果崔杨慧
    4357-4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和微小RNA-126(miR-126)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AMI病人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评分分为低危组(56例)、中危组(51例)和高危组(43例),根据随访6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分为心室非重构组(108例)和心室重构组(42例);选择同期体检的7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NLRP3炎性小体和miR-126表达水平,彩超检测观察组心室重构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亚组血清NLRP3炎性小体和miR-126表达水平,心室重构指标;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NLRP3炎性小体和miR-126表达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LRP3炎性小体和miR-126联合检测评估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NLRP3炎性小体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26低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血清NLRP3炎性小体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亚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亚组miR-126低于中危亚组和低危亚组,中危亚组低于低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重构组血清NLRP3炎性小体水平高于心室非重构组,miR-126低于心室非重构组(P<0。05);心室重构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高于心室非重构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AMI病人急诊PCI术后病人的NLRP3炎性小体表达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呈负相关(P<0。01),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呈正相关(P<0。01);miR-126水平与LVEF、LVRI呈正相关(P<0。01),与LVMI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NLRP3和miR-126水平联合检测评估心室重构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检测的效能(P<0。01)。结论:血清NLRP3炎症小体和miR-126表达水平联合检测对AMI行PCI术后心室重构的临床评估价值较高。

    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NLRP3微小RNA-126

    血栓通胶囊对复发型氯吡格雷抵抗脑卒中病人神经因子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刘翠平
    4362-4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对复发型氯吡格雷抵抗脑卒中病人神经因子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复发型氯吡格雷抵抗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随机抽签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因子[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血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DNF、NGF、5-HT、DA、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C、LDL-C水平以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与8。33%,P>0。05)。结论:血栓通胶囊治疗氯吡格雷抵抗脑卒中病人,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预后,其机制可能和改善神经因子分泌、调节血脂代谢有关。

    脑卒中氯吡格雷抵抗血栓通胶囊神经因子血脂代谢

    神经肿瘤手术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期无负荷剂量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石筱
    4366-4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肿瘤手术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期无负荷剂量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DEX)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3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7例择期行神经肿瘤手术病人,分为基础组(43例)、DEX组(44例)。两组均实施MEP监测,在监测期间,DEX组予以0。4μg/(kg·h)持续输注DEX,基础组静脉输注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应激反应、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认知功能。结果:给药后30 min(T1)、术毕(T2)时,两组丙二醛(MDA)较术前(T0)时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T0时降低(P<0。05),DEX组SOD高于基础组(P<0。05),MDA低于基础组(P<0。05);T1、T2时,两组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较T0时升高(P<0。05),DEX组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低于基础组(P<0。05);术后72 h(T3)时,两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T0时降低(P<0。05),DEX组MMSE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无负荷剂量持续输注DEX能缓解择期行神经肿瘤手术病人应激反应,保护其神经功能,并快速恢复其认知功能。

    神经肿瘤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右美托咪定应激反应认知功能

    参茸通脉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赵瑞
    4370-4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参茸通脉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治疗的80例脑小血管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控制血压、血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参茸通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茸通脉胶囊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脑小血管病参茸通脉胶囊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于"虚、瘀、毒"理论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与防治思路

    高铸烨陈一帆姜众会王柳丁...
    4374-4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室重构(VR)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关键病理基础,可增加心肌梗死病人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风险。本研究结合心肌梗死后VR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阐释"虚、瘀、毒"理论视域下心肌梗死后VR形成的病机演变规律,提出心阳亏虚为心肌梗死后VR形成之本,血脉瘀阻为心肌梗死后VR形成之渐,瘀毒搏结为心肌梗死后VR形成之要。总结温补心阳、活血解毒法抑制心肌梗死后VR形成,为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后VR提供思路与方法。

    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虚、瘀、毒"理论中医病机演变规律防治思路

    从"浊邪伏络"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证治

    宗慧琪李明轩刘红旭周琦...
    4380-4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浊邪伏络"为切入点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由于肺、脾、肝失和,产生浊气、浊痰、浊瘀等病理因素,堵塞络脉,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心体失养,心脏虚损,发为心痛。基于"浊邪伏络"理论,根据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发生机制,提出"气-痰-瘀-虚"的中医辨证体系,阐述该病的病机特点。治疗上以"化浊通络"为总则,采用宣肺行气、健脾化痰、疏肝逐瘀之法,通畅络脉,从而恢复气血周流,达到养心体、行心用的目的,以期为中医防治微血管性心绞痛提供新的思路。

    微血管性心绞痛浊邪伏络气滞痰湿瘀血脏腑辨治

    基于"孙络-微血管"理论从肝脾论治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王亚慧崔兆睿朱晏辰吴正波...
    4383-4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临床发病率高,诊断率低,且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西医治疗目前尚未得到统一规范,且临床个体差异显著。因西医学中的微血管概念与中医"孙络"相似,本研究以"孙络-微血管"理论为基础,从肝脾探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及辨治方法。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孙络微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科普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曾锐祥郭力恒张晓璇张敏州...
    4387-4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CVD)。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创新构建并实践AMI"救心·治心·养心"三位一体科普模式,以创新防治模式、制定防治标准、推广中医康复、打造科普品牌、出版科普图书、建设全媒体传播平台等为内容,实现多元化、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AMI中西医结合防治知识的科普传播,对加强公众AMI医学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救心·治心·养心科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