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月刊

1672-1349

zxyjhxnxgbzz@vip.163.com

0351-4639124

030001

太原解放南路85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是2003年1月创刊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医学期刊,编委人数41 ,其中博导18 人,硕导 14 人,心血管有 22 人,神经科有 11 人,是国内唯一一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不同顺行性脑灌注方式对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张胜美杨新卫
    4586-4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采用单侧顺行性脑灌注(UASCP)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BASCP)方式对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实施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脑保护措施将病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记录病人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PND)和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ND)的发生情况,评估不同方式脑灌注策略对术后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在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等术前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略长于单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TND 4例(4。6%),双侧组TND 3例(7。5%),单侧组PND 22例(25。3%),双侧组12例(30。0%),双侧组术后TND和PND发生率略高于单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不同顺行性脑灌注方式神经系统预后脑梗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脑灌注未减少脑梗死发生率,双侧脑灌注反而有增加脑梗死的趋势。对于术前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可通过脑CT灌注成像(CTP)在脑梗死前期明确病灶,严格把握手术时间窗,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优先介入改善症状再行手术治疗。

    主动脉夹层脑灌注神经系统并发症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思路

    李灵凌李晓雅于宗良陈纪烨...
    4591-4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是导致急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其并发症严重,致死率高。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及现代医学研究提出AS"虚气留滞"理论,并由此提出益气活血解毒法是AS的治疗大法,虚气留滞理论出自杨士瀛所著《仁斋直指方论》,长期以来指导着临床痼疾的治疗。现从虚气留滞的理论内涵、虚气留滞形成的过程、虚气留滞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述,探析AS的诊疗思路,对丰富中医虚气留滞理论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虚气留滞"虚瘀毒"病机益气活血解毒法斑块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现代生物医学及配位化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赵希彤李荣欣范文倩陈杨...
    4596-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毒损脑络"理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机之一,指的是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蕴久成毒,会损伤脑络的一种致病机制。β淀粉样蛋白(Aβ)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经典病理标志物之一,被认为属于"内生毒邪"范畴。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者以及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积累,传承并发展了"毒损脑络"理论,提出:除Aβ以外,过量的自由基、炎性因子、兴奋性氨基酸以及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也可归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内生毒邪"范畴,而异常代谢的金属离子是诱导这些"内生毒邪"产生的关键因素。此外,基于中医"毒损脑络"理论、现代生物医学以及配位化学等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阐述了大黄蒽醌类单体可能通过配位病人体内过量的金属离子来减少"内生毒邪"的产生,从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为深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毒损脑络配位化学大黄蒽醌综述

    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痰瘀同治、心脑同治"经验述要

    任炜炜杨莉黄晶晶李深广...
    4600-4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社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心脑同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本研究通过对国医大师沈宝藩教授"痰瘀同治、心脑同治"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探讨其对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总结"痰瘀同治、心脑同治"系列方设计方法,并附验案1则。"痰瘀同治、心脑同治"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和疾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而提出,其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疗效突出,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老年疾病痰瘀同治心脑同治沈宝藩

    类似心绞痛症状的肩胛背神经卡压1例报道

    杨丽娟刘保江
    4603-4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1例以左侧肩胛背部、左上肢疼痛为首发症状入院,误诊为心肌缺血引起的牵涉痛,最终行肩胛背神经卡压松解后疼痛消失的病例。总结其诊疗经验,并复习文献,为临床此类部位疼痛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供临床医师参考。

    冠心病肩胛背神经神经阻滞疼痛

    CT肺动脉造影成像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右心功能的价值

    郭华符幸涛赵蕾李扬...
    4606-4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T肺动脉造影(CTPA)成像技术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病人右心功能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4月临床诊断为CTEPH的病人42例(观察组)和非CTEPH的检查者42名(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P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结束后所得到的图像信息由至少2名专业影像学医师鉴定,并测定主肺动脉直径(dPA)和相同水平的升主动脉直径(AA)、右心室最大横径、右心室基底段内径、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右心房横径、右心房纵径、心脏最大横径等。结果:观察组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值(rPA)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352,P=0。028)。CTPA检查所得参数右心室最大横径、右心室基底段内径、RVAWT、右心房横径、右心房纵径、心脏最大横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均呈正相关,且两种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EPH病人采用CTPA检查能够良好地呈现出右心室形态结构的改变,从而对右心功能作出正确的评估。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CT肺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

    伦理声明

    4609-4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