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旬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Jou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魏翠珍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奇偶数分配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偶数定为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奇数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关切.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情绪、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情绪、效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优质护理措施,可以调节其血压,改善其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血液灌注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自我效能

    "五位一体"宣教模式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张真秦金花苏艳梅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五位一体(电视、宣传手册、宣传栏、户外传媒、移动终端和网络平台)"宣教模式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健康评分(焦虑、抑郁、内向性激惹、外向性激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总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宣教模式,观察组实施"五位一体"宣教模式.分别在护理前、护理15d后对心理健康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进行测定,并对以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工作中"五位一体"宣教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和用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老年心律失常"五位一体"宣教模式传统宣教模式心理健康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用药依从性评分

    综合护理干预对CRRT治疗危重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探讨

    吴超群李苹
    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行CRRT治疗的重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状况,血清钾、血清钠水平以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钾、血清钠水平低于对照组,低血压、体外循环异常、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改善行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情绪变化,优化其血清指标的同时,能有效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借鉴和推广.

    综合护理CRRT心血管并发症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郑红云詹艳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在中青年群体的冠心病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IC)是较常用、较有效的方法 .目前,中青年冠心病群体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够,导致其PIC术后生活质量不高,难以尽快回归社会生活.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与中青年患者PIC术后生活质量有关的研究资料,对中青年患者PIC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以期为该群体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研究参考依据.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青年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冯春前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我国中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在冠心病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干预手段.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冠心病药物的种类有所增加,治疗效果也有明显提升.本次研究结合现有文献资料,概述冠心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佟丽丽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具体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及观察组(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各46例.分时间段测量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显著,且观察组的HR高于对照组,DBP、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对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胺碘酮美托洛尔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心功能

    老年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治疗效果

    牛卢芳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AHF)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结合两组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干预6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心率和平均收缩压都有很大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指标均有一定程度提升,LVESD、LVEDD、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NT-proBN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应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效果比较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心功能等相关指标均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安全性能较高,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老年心肌梗死无症状心力衰竭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的效果

    李柏东
    24-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患儿中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且术后存在残余心血管病变的患儿50例,展开再次治疗,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介入手术,对其治疗前后的指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患儿治疗效果均较好,患儿均为一次性手术治疗成功,术中给予患儿心电监测,均未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症状,未发生死亡.治疗后,患儿的狭窄处压差更低,狭窄处直径则更大,血氧饱和度升高,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介入治疗方法 ,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针对性更强,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促进患儿恢复.

    介入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残余心血管病变治疗效果

    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沈苏宁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时的作用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类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min通过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改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SBP、DBP、HR、SpO2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躁动的概率和躁动级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能有效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到稳定拔管期的心血管状态,稳定血流动力学,帮助患者镇定.

    高血压右美托咪定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续军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LI)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5例MLI患者,根据MMSE评分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认知障碍组30例,无认知障碍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梗死灶分布等资料,分析MLI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HHcy病史、饮酒史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颞叶、丘脑等部位梗死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脑桥梗死、额叶梗死、基底核梗死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障碍组患者AHI评分较无认知障碍组高,CTI-FR评分较无认知障碍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酒史、HHcy病史以及额叶梗死、脑桥梗死、基底核梗死的MLI患者更容易发生认知障碍.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额叶梗死HHcy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