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潘纪平

月刊

1000-419X

dayuwenluntan@163.com

027-85666211

43006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学院路11号

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Journal ZHONGXUE YUWEN
查看更多>>分上中下三个月刊分册,分别为《教学大参考》(38-48)《读写新空间》(38-51),2007年出《大语文论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作业设计如何培养高阶思维

    孙贤发
    58页

    壹引其纲 万目皆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方案

    孙美华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核心问题的设置来驱动学生高阶思维的产生."双减"政策下,课堂四十分钟,势必在问题的设计、问题支架的搭建上慎之又慎.巧设问题,一切从学生出发,依学情而导,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力,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是设计本课的初衷.且在问题设计上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系统性、和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联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了思维发展的难点又通过搭建教学支架,将学生引入问题情景,指导学生独立探索、小组协作,师生互动,触发学生的高阶思维,助力思维培育,扎实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真正做到提质增效,以期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设计教学支架高阶思维教学设计

    《祝福》中的三重世界构建

    周婷婷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小说收录于其小说集《彷徨》之中,作为小说集的首篇,真实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人们的精神状态.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广大农村地区封建残余思想依然浓厚,底层人民受封建思想的禁锢与迫害,对革命的彻底性产生怀疑.这样的背景下,鲁迅出版了小说集《彷徨》,并在《祝福》中通过"我""鲁镇"和"祥林嫂"构建了三重世界展示当时真实的生活图景,让读者由内而的外引发对人性及社会的反思.

    鲁迅杨二嫂鲁镇三重世界意蕴构建

    作业设计如何培养高阶思维

    孙贤发
    65页

    品析"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形象

    周淑茹罗保川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依据易中天先生的观点:三国人物具有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依次从骨感与丰满;话里与话外;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三个方面,分析了"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形象.并认为,罗贯中能够根据简单的史实,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用细腻的笔法描绘系列入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特点,是非常伟大的.

    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青衫秋浦别——深入解读《琵琶行》

    刘玉玲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个人在时代面前都是渺小的,但个人可以是时代的创造者,也可以是时代的推动者,或者是时代的改革者.每一个人都希望生在最好的时代,如果不能,那亲自就改变时代.白居易正是这样的人,其生也晚矣——他不幸出生在了唐代这个伟大时代的中后期,当他来到都城长安的时候,那个伟大的盛世已经衰落了,他满目所见的是:民生困苦,官吏盘剥,权利分裂,统治黑暗,但统治阶级生活奢靡,为了保持既得利益,不惜阴谋、暗杀、诬陷、打击、排挤.一个秉持儒家"知其不可为为之"思想,以改革时代为己任的诗人,处在这样的时代,他必然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奋力的以笔为剑,与黑暗展开殊死斗争.当然有斗争就有可能失败,白居易的斗争以他被贬为九江司马而告结束.他斗争的失败,不是因为对手过于强大,而是由于本应与之统一战线的队友的放弃.唐宪宗放弃了与之并肩战斗,任由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打击迫害白居易,白居易知道自己为之奋斗的时代结束了,自己向往的大唐盛世不可能再出现了.《琵琶行》就是白居易感伤时代永远失去的一首悲歌.

    司马青衫伤别伤景伤曲伤人伤己伤时

    《屈原列传》注释评析

    魏芝唐功杰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将教育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屈原列传》,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曾经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六册同名课文的相关注释加以对照,对各自注释的短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给教材编者的编写工作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教科书《屈原列传》注释对比

    以《登高》为切入点探究古诗鉴赏

    凌云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诗言简意赅、含义隽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含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会促进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主动鉴赏.学生在阅读中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挖掘潜能,感悟语言,透过古诗表面的语言理解其思想和含义,提高鉴赏能力.本文以《登高》为切入点,探究古诗鉴赏的策略,促进学生读懂古诗,了解诗句表达妙处,把握写作手法和立意.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

    从"双减"后首个中考看教育教学改革——考题"活"了导向"转"了

    76页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以必修(上)"青春的价值"主题单元为例

    王雪娟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有效重构了语文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融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为例,谈一谈项目化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项目化学习单元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