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探析

    刘志峰陈艳芳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效性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提升,有助于增强思政课吸引力、落实思政课本质要求、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充分考虑思政课实践教学主体、对象、内容、过程等多重影响因素,通过创新理念、完善平台、丰富方法、加强评价等方略,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效。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性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策略谈

    王夏冀吴禹默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是辽宁精神的红色血脉、红色基因和红色标识,也是思政课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教师应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选择、运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辽宁"六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教学策略

    议题式融合大单元教学设计探析——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为例

    郑烛军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一思想政治教学设计需凸显的重要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学生能够熟悉课本基础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知识的内涵;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答题目。对此,教师需要运用议题式融合大单元教学设计提升新授课实效。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框为例,基于大单元知识结构,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议题式大单元知识体系教学设计

    思政课教学善用红色文化的价值彰显与实践方略

    吴倩张广兴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思政课教学善用红色文化,要彰显其育人价值,使其价值最大化。为此,必须深化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导价值,培根铸魂;活化涵养高尚品德的教化价值,辅仁立德;细化引领政治认同的塑造价值,悟道明理;实化健全人格发展的陶冶价值,修心养性。思政课教学善用红色文化的实践方略有:唤醒主体自觉,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站位;开发校本课程,凸显红色文化地方特色;优化教学内容,用好红色文化思政资源;创新育人模式,提高红色文化教学实效。

    思政课红色文化价值彰显实践方略

    微语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范红梅周翔高甜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要求重构思政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多元价值观的传播对青年学生正在形成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需要在微语境下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创新培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不断提升青年学生政治素养,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微语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智慧

    石超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智慧,表现为人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来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容与实践智慧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具体表现为:在回答时代问题中厚植家国情怀,在辩证思维中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在多元社会中梳理社会运行经纬,在社会实践中涵养学生德性品格。

    思政课核心素养实践智慧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可为、难为与作为

    杨兆宝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但很多 学校还不具备常态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的条件,加强学科融合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契合、教育目标同向、教学方式融通、作用机制互补,两者相互融合完全可为,虽然有难为之困境,但只 要积极探索就会在实践中有所作为。

    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及价值

    刘新新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固有内容,不仅蕴含个人至善的心理诉求、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共识、囊括国家富强的政治理想、涵盖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彰显共产主义的终极关怀,而且具有凸显价值主体、凝聚社会共识、聚焦精神需求、积聚精神资源等鲜明特点。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涉个人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天下大同。对于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精神需求、推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助推个体精神境界提高、提炼中国之治成功经验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内涵显著特征价值意蕴

    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

    周娉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演进、内涵要义、文明构建三个维度呈现出相互嵌入、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从历史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内核;从理论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价值载体,标注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特征;从价值逻辑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方案。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

    社区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居鹏飞
    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