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探析——以积极心理学为问题分析视角

    吕晓丽张甲子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对象,应融入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普遍性的同时,注重特殊性,提升工作实效。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的积极力量,形成积极情绪体验,构建积极外部环境,培养积极意志品质,助力各民族大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心理学

    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探析

    周晓敏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由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决定的,是由思政课承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职责决定的,是解决思政课面临困境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具体而统一的布局要求。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改变高校思政课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积极性较弱的现实困境,促进高校更好履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命责任,有着积极作用。

    新发展理念高校思政课路径

    新文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理路

    许祥云胡林燕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文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力之举。在新文科背景下,研究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导。新文科理念契合思政课价值引领导向,思政课改革融合新文科学科交叉发展,思政课改革结合新文科人才全面培养。进一步分析新文科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导向,提出学科知识穿插的教学内容改革、信息技术介入的教学方法改革、促进质量提升的教学评价改革等实践路向,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真改、实改、新改、深改。

    新文科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路向

    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伦理险预判及应对之策

    刘亦洋李金勇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是为促进社会生活数字化转型而衍生的前沿技术集结体,具有沉浸式三维体验的核心特征,是二维空间转化升级的突变奇点。以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既能为虚拟教育平台创造多元教学环境,推动高校构建立体育人模式,也存在颠覆性、争议性的复杂伦理风险。从个体认知、社会发展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对元宇宙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伦理问题进行审视,并试图提出消解伦理风险的应对之策,能有效规避元宇宙技术带来的潜在伦理隐患,以保障元宇宙科学价值取向,促进元宇宙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德性复归,不断提高育人实效。

    元宇宙高校思政教育伦理治理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

    陈艺心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教育信念不够坚定、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鉴于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方法之间深度契合,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究培育工匠精神的主体路径、平台路径和评价路径,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克服自身弊端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价值培育路径

    北大红楼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路探寻

    张守连秦爽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大红楼作为北京红色地标之一,它所蕴含的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鲜活的教科书,凝聚了强大的红楼精神。将北大红楼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政育人功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从北大红楼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内涵和精神形态内涵入手,重点分析其对高校的教育价值,进而从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筑牢实践活动阵地四个角度,全面分析北大红楼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北大红楼红色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仁术文化融入医学高校思政课的四重逻辑

    杨琼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仁术文化作为历代名医名家所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是中华优秀医德文化的精髓。将仁术文化有效融入医学高校思政课,是培养人民生命健康守护者的有效举措,需把握四重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仁术文化植根于儒家伦理且在历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现实逻辑看,仁术文化是重视医德修养、适应医学特色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要求;从理论逻辑看,仁术文化与医学高校思政课育人目标协同一致、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从实践逻辑看,必须在仁术文化培养、教学方式方法、考评机制方面厘清实践理路。

    仁术文化医学高校思政课四重逻辑

    延安时期抗大开展党性教育的实践考察和经验启示

    侯路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性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抗大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推进党内思想团结统一。通过中央领导上讲台、遵循"少而精"原则、响应"学习竞赛"号召、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树立先进典型等形式开展党性教育,使全校党员干部提高了思想认识和理论修养,为抗战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抗大党性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领会学做干部真谛,保有抗战救国决心,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从政治方向、政治担当、政治主动方面提升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借鉴。

    延安时期抗大党性教育党员干部政治修养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陕西抗日救亡运动述论

    丁健田怡曼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青年组织,对陕西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民先队发动陕西人民,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党关于抗战救国的方针政策,组织民众武装抵御日寇侵略,为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不懈努力,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倒行逆施作坚决斗争,在陕西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探寻民先队在陕西的救亡活动,剖析民先队在陕西抗战史上的历史作用与经验启示,有利于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提供历史镜鉴。

    民先队抗日救亡陕西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历程回顾·主要经验·现实启示

    赵雪纯段雪松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在继承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了符合时代特点的宣传思想工作原则与方法。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中,注重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依据现实情况变化,适时调整策略,秉持党性原则,始终走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工作思路。这些经验来之不易,有力助推了西柏坡时期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的各项工作。新时代,必须始终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位、任务、原则,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实现宣传思想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西柏坡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