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共产主义信仰传播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

    陈丽芬蒙冰峰
    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是意识形态斗争新形势之需、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之需。对庸俗化、乌托邦化、终极化等种种歪曲共产主义的谬论予以驳斥和纠偏,凸显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回归马克思是根本。探索和创新新时代加强共产主义信仰传播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方法,应坚持共产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并促进新媒体与共产主义话语传播良性互动,建构网络化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新时代共产主义信仰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政参》(第4周)投稿须知

    3页

    中国之治的核心: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

    常永华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蕴含着深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的价值追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是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的真谛。

    中国共产党中国之治治国理政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高校"大思政课"理路探赜

    刘杰郎帅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支柱,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文明演化。高等教育事关国家重大基础战略的实施与人才储备。高校"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在推动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低碳理念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具有政治、理论、历史、实践的必然性,应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实践、管理服务等方面加以融通。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大思政课",应坚持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技术创新工具理性与生态人文价值理性、绿色低碳通识教育与能源行业校本特色有机融合。

    "大思政课"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碳达峰碳中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青年的引领作用及其实现

    牛广华卢吉超王武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领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性工作。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规律及特质,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青年的引领机制主要体现在方向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与实践引领等重要维度。把增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筑牢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青年的实现路径,激发新时代青年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青年引领机制实现路径

    习近平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观的生成逻辑

    姬迎喜单培勇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观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并在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统一中形成新理念,在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统一中形成新理论,在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保障的统一中形成新实践观。习近平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观,内含着新时代提升中华民族文明素质发展的价值取向、育人方式、制度创建、目标设立、路径选择相统一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

    新时代中华民族文明素质文化

    以数字资源平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陈璐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数字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数字资源平台作为"大平台"的线上形式,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多样化数字资源,加强了平台和高校的合作,搭建了师生交流管路,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渠道。加强平台建设和管理、建立制度化合作机制、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是发挥数字赋能优势、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途径。

    数字资源平台"大思政课""大平台"学术共同体

    以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任鹏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涉及多元主体、多种资源,而系统思维恰是整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思维。这是由"大思政课"建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在发展要求、育人规律、育人格局所决定的。当前,缺乏全面性、协同性、动态性、开放性是整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系统思维缺位的主要表现。需要以系统思维为统领,加强全面性管理体制建设,优化"大思政课"育人协同格局,构建动态性考核评价衔接体系,形成开放性外联体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大思政课"的整体育人作用,推动思政课建设深入发展。

    "大思政课"建设系统思维整体推进基本路径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探论

    庄季乔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成为一项独立的教育形式,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统一、互相促进、互相强化,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目标任务方面具有同一性,在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同构性。通过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等的融合,劳动教育能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在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劳动教育自身发展,也要关注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在深度融合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耦合

    高校思政课堂学生选座习惯及其疏导

    刘意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堂学生选座有一定的养成性习惯。在学生选座习惯下,教室座位分布呈现"空心扇形""断层型""离散型"等,其中"空心扇形"较为常见。影响高校思政课堂学生选座习惯的因素众多,主要是00后大学生群体独有特征,思政课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强弱,师生关系密切程度。为疏导高校思政课堂学生选座习惯,可以从发挥优秀思政课教师"领头羊"作用创造"座位爆棚"、任课教师重组座位实施"座位变阵"和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来"心中设座"等方面努力。要实现高校思政课堂学生选座习惯大改变,最根本的还是要打造高质量高校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座位"空心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