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C-MS分析三种不同方法提取大果木姜子鲜果、干果挥发油成分

    晏婷周祖英骆弟元迟明艳...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GC-MS探讨不同方法提取大果木姜子鲜果、干果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索氏提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三种不同方法提取大果木姜子鲜果、干果中挥发油,通过GC-MS分别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三种提取方法所得大果木姜子鲜果、干果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从水蒸气蒸馏提取大果木姜子鲜果、干果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44、37个成分,索氏提取法中鉴定出15、13个成分,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鉴定出41、36个成分.结论: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大果木姜子鲜果、干果挥发油的提取效果影响显著,研究其具体差异可为大果木姜子药材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大果木姜子挥发油提取方法GC-MS

    地菍止血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及体外凝血活性初探

    王文旭覃晓祎麻秀萍杨雅欣...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地菍50%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探讨其与止血作用的谱效关系及体外凝血活性,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地菍50%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的指纹图谱;以毛细玻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大鼠断尾法测定体外凝血效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关联药理作用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分析地菍的谱效关系.结果:地菍50%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并具有体外凝血作用;建立的指纹图谱有14个共有峰,指认了没食子酸、牡荆素、芦丁 3个成分;各共有峰与止血作用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的大小顺序为色谱峰5>9>4>1>7>6>14>10>13>12>2>11>3>8;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中共有峰1、3~13与止血时间呈负相关,且色谱峰1、3、4、7~9、11、12的VIP值>1.结论:该研究为地菍质量标准提升以及进一步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地菍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止血作用谱效关系

    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标志性差异成分分析

    班梦梦范紫颖张丹雁林如意...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广东、广西、云南产地的阳春砂中挥发油成分,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利用GC-MS法分析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寻找阳春砂不同产地间差异性成分.结果:广东、广西、云南产样品中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3.09%~4.29%、3.09%~4.38%、3.35%~4.20%;经GC-MS分析得出阳春砂主要成分32个;通过SIMCA-P 14.1软件分析得出广东与广西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蒎烯、(1S)-(-)-冰片、3-蒈烯、a-copae-ne、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广东与云南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榄香烯,广西与云南产样品的特征性差异成分为β-榄香烯、莰烯、(1S)-(-)-冰片、4-甲基-1-(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烯.结论: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该研究结果对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阳春砂挥发油GC-MS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UPLC-MS/MS同时测定真武汤中16个成分的含量

    田萍马开张薇梁瑞峰...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真武汤水煎液中附子灵、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猪苓酸C、茯苓酸、齿孔酸、姜酮、6-姜酚16个成分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C18(150 mmx2.1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 μL;采用ESI离子源,PRM二级定量模式.结果:真武汤中附子灵、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猪苓酸C、茯苓酸、齿孔酸、姜酮、6-姜酚分别在0.455~9.092 μg/mL、0.901~18.018 μg/mL、0.304~6.084 μg/mL、0.511~10.220 μg/mL、0.026~0.510 μg/mL、0.107~2.144 μg/mL、0.360~7.200 μg/mL、0.181~3.620μg/mL、2.090~41.800 μg/mL、12.700~254.000 μg/mL、0.935~18.700 μg/mL、0.061~1.220 μg/mL、0.039~0.780 μg/mL、0.042~0.840 μg/mL、0.995~19.900 μg/mL、0.494~9.880 μg/mL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33%~103.54%,RSD<4.00%.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一致,均将10批样品分为3类.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为综合评价真武汤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

    真武汤UPLC-MS/MS定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

    少腹逐瘀汤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8种成分测定

    吴修红范梦佳刘胜男孙晓兰...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少腹逐瘀汤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阿魏酸、香蒲新苷、洋川芎内酯Ⅰ、柚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x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323 nm.结果:10批少腹逐瘀汤样品指纹图谱中共确定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900以上.8个成分在各自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2%~100.76%,RSD为0.44%~1.6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少腹逐瘀汤的质量控制.

    少腹逐瘀汤指纹图谱化学成分HPLC

    ICP-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当归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张明童刘志荣马潇李冬华...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当归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探讨当归产地溯源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来自甘肃省内和省外共计48批当归样品中37个无机元素的含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产地判别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肃产和非甘肃产的当归中无机元素存在显著差异,Cr、Mn、Rb、Sr、Ba为其差异主要指标性成分.结论:利用当归中无机元素含量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模型可以对当归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可为当归的产地判别提供依据.

    当归无机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多元统计分析

    百合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丁青邓淙友梁月仪陈芳...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百合药材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并鉴别百合药材中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百合的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一步确定百合药材的质量标志物.结果:15批百合样品指纹图谱具有14个共有峰,各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910,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良好;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5批百合样品可分成4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色谱峰4、6、7、9、11~14号可作为百合质量差异的标志物.结论:该研究进一步弥补了百合质量评价标准的不足,可为百合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百合指纹图谱质量标志物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枯芩、子芩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刘林涂海声叶慧敏李钟...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枯芩、子芩中6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对枯芩、子芩进行区分.方法: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分别确定汉黄苓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苷、千层纸素A、黄芩素5个黄酮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测定含量.将结果与外标法(ESM)进行比较,对一测多评法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以黄苓苷为内参物建立的汉黄芩苷、汉黄苓素、千层纸素A苷、千层纸素A、黄苓素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2.3578、2.6707、2.7829、2.5586、1.6006,18批黄芩样品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含量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子芩中黄苓苷与黄芩素、汉黄苓苷与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苷与千层纸素A的比值显著大于枯芩(P<0.01).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黄芩饮片的质量评价.

    黄芩一测多评相对校正因子黄芩苷千层纸素

    基于HPLC-MS/MS法多指标优化蒙药三子散醇提取工艺

    李君周旻昱王跃武白图雅...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连三重四级杆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蒙药三子散醇提液中10种指标成分含量(鞣花酸、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西红花苷Ⅰ、栀子苷、阿魏酸、槲皮素、川楝素、芦丁、绿原酸),并优化醇提工艺.方法:采用HPLC-MS/MS法及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Shim-pack GIST-HP C18色谱柱(100 mmx2.1 mm,3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2 μL;柱温为35℃.以上述10种成分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进行醇提工艺优化.结果: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三子散提取液中10种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5%;平均加样回收率94.12%~107.65%;优化后醇提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50%,提取时间1.5 h,提取3次.结论:建立的HPLC-MS/MS对三子散提取液中10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优化所得的醇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三子散高效液相色谱串连三重四级杆质谱多组分含量测定正交试验工艺优化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碱水解人参茎叶三醇皂苷制备人参皂苷Rg2工艺研究

    史大臻吴福林谭璐瑩周柏松...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选制备人参皂苷Rg2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碱解反应的碱度、温度、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人参茎叶三醇皂苷中人参皂苷Rg2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运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经优化得到碱水解人参茎叶三醇皂苷制备人参皂苷Rg2的最佳工艺参数:反应碱度7.4%、反应温度187℃、反应时间5 h.验证试验表明,在此工艺参数下可将人参皂苷Rg2含量提高至9.84%,且工艺稳定.结论:经过优化的工艺可有效提高人参茎叶三醇皂苷中人参皂苷Rg2含量.

    人参皂苷Rg2Box-BehnkenDesign-响应面法人参茎叶三醇皂苷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