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伴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

    徐燕芳卞银燕童晓群童宝燕...
    23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杭州市临安中医院消化科门诊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伴Hp感染的FD患者(脾胃气虚型)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3例加用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用药4周.统计两组疗效差异及Hp根除率,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MTL、VIP、GAS、SS)、胃动力学指标(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半排空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FD及Hp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vs81.4%)、Hp根除率(90.7%vs74.4%)、FD复发率(7.14%vs20.00%)及Hp复发率(7.69%%vs 18.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要证候积分(脘腹痞满隐痛、纳差而饱、大便溏软和舌象)、次要证候积分(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嗳气不爽)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MTL、VIP、GAS、SS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胃窦收缩频率和胃窦收缩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胃半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未见肝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伴Hp感染的FD(脾虚气滞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胃肠动力、胃肠激素水平,减少FD和Hp复发率,且用药安全.

    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脾胃气虚型黄芪香砂六君子汤胃肠动力胃肠激素

    岭南鲍姑艾(红脚艾)的品种考证

    吴孟华邓静张英李杰...
    235-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在中国广泛分布,自古亦广泛使用.各地作艾叶用者,包括菊科蒿属艾组多种植物,岭南地区鲍姑艾(红脚艾)为地方习用品种.该文对鲍姑艾的历代文献记载进行梳理,以谢宗万"中药品种、性、效相关论"为指导,并结合民族药物学田野调查,对鲍姑艾的品种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表明,推测因岭南地区偏于中国一隅,且封建社会男权视角下的女性盲点,"鲍姑艾"之名未见本草记载.实际上《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中的艾叶应包含鲍姑艾,并在后世本草中得到延续.鲍姑艾的使用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晋代,因葛洪之妻鲍姑的使用而得名.结合民族药物学调查判断,鲍姑艾来源于菊科蒿属艾组植物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的叶,因植株根茎红色,民间称其为"红脚艾".鲍姑艾以"红脚艾"之名,一直在岭南民间使用,为岭南道地药材,且其品质温和,与蕲艾等品种相比,更适合岭南人常出汗而阴不足、阴虚易上火的体质.考证结果理清了鲍姑艾的使用历史和现状,为鲍姑艾(红脚艾)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文献支持.

    鲍姑艾艾叶红脚艾南艾蒿品种本草考证

    连作三七根际土壤自毒物质与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

    刘雨艳保丽美魏云林字富庭...
    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连作障碍是影响三七质量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三七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是导致其连作障碍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对三七连作过程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的种类以及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互作的相互规律进行综述.

    自毒物质自毒效应根际微生物降解菌

    不同非生物胁迫对药用植物芍药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

    陆佳欣王洪刚王震徐姣...
    248-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引种与栽植过程中,药用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会遭受各种非生物胁迫,这些逆境胁迫大多会抑制芍药的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但亦有部分研究表明适度的胁迫有利于芍药的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不仅改变植株的表型性状,促使植物内部渗透调节物质、蛋白质、保护酶含量等发生改变,还能刺激植物体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来减轻损伤.该文概述了重金属、盐碱、干旱、水涝、低温、高温以及弱光这些逆境胁迫因子对芍药外部形态、内部生理生化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以期使人们通过了解药用植物芍药适应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来提高其抗逆性,为引种栽培与研究推广高产量、高质量的芍药提供理论参考.

    芍药非生物胁迫生长发育次生代谢产物

    去氧鬼臼毒素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司盈盈柴站孙彦君潘如意...
    25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DPT)作为国家Ⅰ类抗肿瘤新药,正在进行Ⅰ期临床研究.它属于芳基萘内酯型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杀虫、保肝、抗炎、抗过敏、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病毒、抗血管生成、平喘等生物活性,其中抗肿瘤作用研究比较深入,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集而产生细胞毒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该文通过对DPT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全面揭示其可能的应用方向,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

    去氧鬼臼毒素生物活性抗肿瘤

    药用植物与根瘤菌共生体系研究进展

    张广袤李成义梁婷婷魏小成...
    26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瘤菌作为一类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除可与常见的豆科药用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提升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外,其与部分非豆科药用植物作用也有类似的效果.研究根瘤菌与药用植物的共生体系,对于药用植物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的机理不断明确,应用技术不断成熟.作为药用植物学与微生物学的交叉研究,该文主要从根瘤菌的相关特性、药用植物根瘤菌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方面进行综述,为根瘤菌在中药产业中的进一步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药用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应用

    《中药材》杂志投稿须知

    265-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