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岭南鲍姑艾(红脚艾)的品种考证

岭南鲍姑艾(红脚艾)的品种考证

扫码查看
艾在中国广泛分布,自古亦广泛使用.各地作艾叶用者,包括菊科蒿属艾组多种植物,岭南地区鲍姑艾(红脚艾)为地方习用品种.该文对鲍姑艾的历代文献记载进行梳理,以谢宗万"中药品种、性、效相关论"为指导,并结合民族药物学田野调查,对鲍姑艾的品种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表明,推测因岭南地区偏于中国一隅,且封建社会男权视角下的女性盲点,"鲍姑艾"之名未见本草记载.实际上《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中的艾叶应包含鲍姑艾,并在后世本草中得到延续.鲍姑艾的使用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晋代,因葛洪之妻鲍姑的使用而得名.结合民族药物学调查判断,鲍姑艾来源于菊科蒿属艾组植物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的叶,因植株根茎红色,民间称其为"红脚艾".鲍姑艾以"红脚艾"之名,一直在岭南民间使用,为岭南道地药材,且其品质温和,与蕲艾等品种相比,更适合岭南人常出汗而阴不足、阴虚易上火的体质.考证结果理清了鲍姑艾的使用历史和现状,为鲍姑艾(红脚艾)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文献支持.

吴孟华、邓静、张英、李杰、黄建香、林泽斌、曹晖

展开 >

暨南大学药学院/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广东暨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康养资源分中心,广东 惠州516081

鲍姑艾 艾叶 红脚艾 南艾蒿 品种 本草考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第六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2019YFC1711500176-2017-XMZC-0166-012020B1111110005

2022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13
ISSN:1001-4454
年,卷(期):2022.45(1)
  • 1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