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肺降浊方通过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张鼎胡芷涵宋晨曦李方存...
    448-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肺降浊方通过 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大鼠β-NGF分化PC12细胞,Aβ25-35干预其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确定Aβ25-35造模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设立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低(2%)、中(4%)、高(8%)浓度组。MDC染色和JC-1染色法观察自噬小体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化学染色、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INK1、PARKIN、Ubl、Ub、p-Ub、LC3B mRNA和(或)蛋白表达。结果:β-NGF分化PC12细胞在第6天后成为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AD细胞造模条件以5 μmol/L终浓度的Aβ25-35干预48 h最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自噬小体显著增多,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INK1、PAR-KIN、Ubl、Ub、p-Ub、LC3B mRNA和(或)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温肺降浊方含药血清可使模型细胞自噬小体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INK 1、PARKIN、Ubl、Ub、p-Ub、LC3B mRNA和(或)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温肺降浊方可减轻 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有关。

    温肺降浊方Aβ25-35PC12细胞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

    香草酸对肺癌荷瘤小鼠辐射后诱发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亚萍张利英李洋洋张尚祖...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香草酸对辐射旁效应诱发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肿瘤组、模型组、香草酸组,使用4 Gy的X射线局部照射腋下肿瘤组织建立模型,给药组香草酸腹腔注射7 d后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样本。HE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A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结肠组织ST2L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A1、ST2L、Cyt-c、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结构完整,肠腺排列整齐,其余各组小鼠结肠结构紊乱,出现明显损伤,其中以模型组最为明显,而香草酸可明显改善辐射诱导的结肠损伤。与正常对照组及肿瘤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ST2L、Bax、Cyt-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香草酸组小鼠结肠组织TRPA1、ST2L、Bax、Cyt-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香草酸可能通过下调ST2L和TRPA1表达,抑制结肠组织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电离辐射旁效应诱发的结肠损伤。

    电离辐射香草酸结肠ST2LTRPA1凋亡

    去甲斑蝥素促进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分析

    耿耿徐永涛鹿洪亭李庆浩...
    460-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K-N-SH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去甲斑蝥素50、100、500 μg/L组。观察各组SK-N-SH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氧化损伤指标水平,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干预48 h后,去甲斑蝥素各给药组细胞形态皱缩,细胞贴壁能力较弱,细胞数量较少,细胞内颗粒较多;除去甲斑蝥素低浓度组细胞活力在16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作用16、24、48 h去甲斑蝥素各浓度组SK-N-SH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作用24 h,去甲斑蝥素各浓度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及ROS、MDA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Caspase-3、Caspase-9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PI3Kp85、p-Akt、p-mTOR、p-4E-BP 1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去甲斑蝥素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去甲斑蝥素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株凋亡,且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去甲斑蝥素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PI3K/Akt/mTOR信号通路

    银杏提取物对UC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的影响

    卢群吴云峰吴旭
    465-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银杏提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银杏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硝基苯磺酸、乙醇复合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共给药14 d。记录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并追踪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腹壁回撤反应(AWR)检测大鼠内脏敏感程度,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2、IL-6、IL-8、IL-10、TNF-α水平,检测肠道菌群及结肠组织中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饮水量、体质量、肛温显著升高,DAI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饮水量、体质量、肛温显著降低,DAI、AWR显著升高,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及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降低,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Thl7/Treg和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升高,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显著升高,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杏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饮水量、体质量、肛温显著升高,DAI、AWR显著降低,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及血清IL-2、IL-10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Th17/Treg和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肠球菌水平显著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银杏提取物的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银杏提取物可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OD2 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维持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抑制其炎症反应。

    银杏提取物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Th17/Treg细胞免疫稳态

    基于NF-κB探讨启宫丸对PCOS-IR大鼠炎症的影响

    董双千翟凤婷汤怡倩易文明...
    470-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启宫丸对PCOS-IR大鼠血清TNF-α、IL-6及子宫组织NF-κB的影响,探讨启宫丸改善PCOS慢性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270 mg/kg)组及启宫丸低(3。78 g/kg)、中(7。56g/kg)、高(15。12 g/kg)剂量组。采用来曲唑联合高脂饮食建立PCOS-IR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 d。ELISA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处在动情间期;子宫内膜腺体少、短而直;血清TNF-α、IL-6和子宫NF-κB mRNA及NF-KB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启宫丸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多且弯曲;血清TNF-α、IL-6和子宫NF-κB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启宫丸高剂量组大鼠子宫NF-κB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启宫丸能改善PCOS大鼠慢性炎症,给子宫内膜的发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其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启宫丸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子宫内膜容受性

    鸡娃草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研究

    莫婷何婷杨丽娟杨森...
    475-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鸡娃草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264。7 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鸡娃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RAW264。7细胞24 h,分析在LPS刺激下药物对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CCK-8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RAW264。7细胞形态;NO试剂盒检测RAW264。7 细胞的NO 释放量;ELISA 检测细胞 TNF-α、IL-6、IL-10的分泌;RT-PCR 检测 iNOS、TNF-α、IL-6、IL-1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κB-α、NF-K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鸡娃草乙酸乙酯提取物高浓度组TNF-α、IL-10分泌显著降低,中、高浓度组NO、IL-6分泌及iNOS、TNF-α、IL-6、IL-10 mRNA和p-IκB-α/IκB-α、p-P65/P65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了鸡娃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 巨噬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鸡娃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小鼠巨噬细胞系脂多糖抗炎NF-κB信号通路

    金匮温经汤加味治疗无排卵型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ET-1、PGI2、TXA2的调节作用

    吴洁丽王智慧陈文殊董雪琴...
    481-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金匮温经汤加味治疗无排卵型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ET-1、PGI2、TXA2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2例无排卵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西药联合金匮温经汤加味治疗,疗程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Hb及血清E2、P、FSH、LH、IL-2、IL-6、TNF-α和血浆ET-1、PGI2、TXA2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愈显率及速效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E2、P、FSH、LH、IL-2、1L-6、TNF-α和血浆ET-1、PGI2、PGI2/TXA2水平显著降低,Hb及血浆TXA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匮温经汤加味治疗无排卵型围绝经期功血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性激素、炎症因子、ET-1及PGI2/TXA2表达有关。

    围绝经期功血无排卵金匿温经汤炎症内皮功能内皮素-1前列环素I2血栓素A2

    长春西汀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的影响

    王刚仲茂华祁林洁周莹...
    486-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oCA量表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结果:治疗中脱落2例,最终收集到对照组27例,观察组29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MoC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改善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提高血清BDNF水平。

    长春西汀补阳还五汤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IL-1β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林勤剑苏方华陈汉基钟芳...
    48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眩晕膏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疗效及治疗前后躯体障碍(DHIP)、情绪障碍(DHIE)、功能障碍(DHIF)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总分、SOT评分,并计算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14天两组患者DHIP、DHIE、DHIF评分及DHI总分显著降低,SOT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14天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后7天(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用倍他司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眩晕膏倍他司汀瘀血阻窍中枢性眩晕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

    《救荒本草》白蒿的本草考证

    潘怡婷张亭立
    492-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蒿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但《救荒本草》所载白蒿与其他"白蒿"不同。通过查阅古今文献,结合现代植物学知识,从植物形态、生境分布、名称及食用等方面对《救荒本草》白蒿进行本草考证,认为《救荒本草》记载的白蒿更可能是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即中药茵陈的来源植物之一。至于茵陈蒿自《神农本草经》就有收录,但《救荒本草》将其列为"新增",可能是由于早期茵陈蒿植物品种混乱,当地百姓不知茵陈蒿之名造成的。

    《救荒本草》白蒿茵陈蒿本草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