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底肥种类和种植密度对"怀菊2号"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吕萌解静王跃武王丹丹...
    771-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确定"怀菊2号"(豫中药品鉴2016002)新品种种植的最佳底肥种类和种植密度,建立其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措施.方法:以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设置复合肥(CF)、功能性生物有机肥(OF)和混合肥(MF,复合肥∶有机肥=1∶1)三种底肥,3 500株/667 m2、4 0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5 000株/667 m2 4个种植密度,探究底肥种类和种植密度对"怀菊2号"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底肥种类对"怀菊2号"花朵的总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与CF和MF相比,施用OF的"怀菊2号"植株株高、冠幅显著增大,植株生长发育最佳,产量显著提高;种植密度对"怀菊2号"花朵的总活性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与3 500株/667 m2、4 500株/667 m2和5 000株/667 m2相比,4 00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对于"怀菊2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效果,其产量和I级花比率均较高.结论:怀菊花优良品种"怀菊2号"在4 000株/667 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施用功能性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可获得高产优质.

    "怀菊2号"底肥种类种植密度生长发育品质产量

    云南地区滇重楼病害调查及有效杀菌剂筛选

    陈蔚林陈巧环周佳许佳伟...
    778-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云南地区的滇重楼病害进行调查,明确滇重楼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同时测定10种常见杀菌剂对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高效杀菌剂,为滇重楼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柯赫法则对滇重楼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用离体回接法测定致病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优势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互隔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滇重楼优势致病菌.杀菌剂筛选发现33.5%喹啉铜和丙环唑对互隔链格孢致病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分别为10.57 mg/L和13.42 mg/L;30%噁霉灵、寡糖链蛋白、溴菌腈、多菌灵效果次之,EC50为分别为50.00 mg/L、71.98 mg/L、78.09 mg/L和85.19 mg/L.丙环唑和多福对尖孢镰刀菌致病菌抑制效果最佳,EC50 值分别为4.98 mg/L和10.68 mg/L;苯醚甲环唑、溴菌腈、30%噁霉灵、烯酰·噻霉酮次之,EC50值分别为24.14 mg/L、30.46 mg/L、85.85 mg/L、89.45 mg/L;甲基硫菌灵、33.5%喹啉铜防治效果最差,EC50值分别为241.86 mg/L、487.74 mg/L.结论:室内条件下丙环唑、33.5%喹啉铜、多福、苯醚甲环唑、溴菌腈、30%噁霉灵分别对滇重楼病害优势致病菌互隔链格孢和尖孢镰刀菌有抑制效果,可为后续田间防治滇重楼病害提供参考.

    滇重楼病害调查病原鉴定药剂筛选互隔链格孢尖孢镰刀菌

    天麻无伐栽培替代菌材的研究

    王丹阳汪鋆植苏香萍胡浩宁...
    784-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鄂西主要经济树种枝条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为无伐栽培天麻寻找适宜的替代菌材.方法:以鄂西产量丰富的几种经济树种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核桃Juglans regia L.、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桑 Morus alba L.的废弃枝条作为替代菌材,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木材为对照,在培养瓶中定量接种同种蜜环菌,测定漆酶活力,多糖、总萜和甘露醇的含量.以乌红杂交天麻Gastrodia elata f.elata×glauca为种麻,进行仿野生栽培试验.结果:湖北海棠、茶和核桃等多种植物的废弃枝条可作为替代菌材,其中湖北海棠替代效果最好,各项测定指标数值与白栎相近,仿野生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湖北海棠枝条为菌材栽培的天麻产量和质量良好.结论:可用湖北海棠、茶、核桃等植物的枝条作为天麻栽培替代菌材,为天麻无伐栽培技术、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

    天麻替代菌材无伐栽培湖北海棠

    日本医蛭血餐后消化道生理特性和消化周期的初步研究

    缪一休史红专郭巧生王嘉...
    789-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日本医蛭吸食血液后消化道生理特性和食物消化周期,探讨其长期消化食物机制.方法:测定日本医蛭进食后0 h、12 h、24 h、10 d、30 d、90 d和150 d体重、消化道内容物中无机离子、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以及消化酶比活力变化.结果:日本医蛭进食后体重先增加后降低;消化道内容物红细胞进食24 h后出现破裂,10 d后完全消失;无机离子浓度进食后0 h时最高,24 h内降低到稳定水平,蛋白质和葡萄糖浓度缓慢增高,在90 d达到稳定;消化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力先增高后降低,30~90 d达到最高,脂肪酶比活力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日本医蛭吸食血液后主要通过降低Na+、Cl-等无机离子浓度来降低渗透压引起溶血,释放营养物质,但由于消化酶活性低,消化周期可达90 d.

    日本医蛭渗透压溶皿反应消化酶

    水分管理对澜沧县林下三七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帅杨宽尹兆波魏朝霞...
    794-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澜沧县林下三七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选择最适合林下三七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方法:通过烘干称重法测量三七种植墒土壤含水量,对林下三七进行为期5个月的控水试验,设置3个土壤水分梯度,分别为0.60W、0.75W和0.90W(试验地的田间最大持水量记为W,W=42.83%);控水结束之后通过测量三七的株高,茎粗,干鲜重,皂苷含量来评价三七的生长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情况.结果:三七株高和茎粗均为:0.90W>0.60W>0.75W,地下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均为:0.90W>0.75W>0.60W,地下部分总皂苷含量高低为:0.90W>0.60W>0.75W,叶片的主要皂苷总含量为:0.60W>0.75W>0.90W.结论:在林下三七的种植管理过程中,最适宜三七生长和品质提升的土壤含水量为0.90W(土壤含水量约38.5%).

    三七林下三七土壤含水量皂苷

    罗汉果净光合速率与甜苷V关系研究

    翟勇进黄浩白隆华莫长明...
    799-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罗汉果净光合速率与果实甜苷V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罗汉果"永青1号""农院B6"和"野生红毛果"三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其中"永青1号"增加遮荫和喷施亚硝酸钠处理,再分别测量各处理净光合速率、果实中可溶性糖和罗汉果甜苷的含量.结果:不同品种罗汉果净光合速率不同,其果实中甜苷V的含量也存在差异;适度遮荫和喷施亚硝酸钠可促进罗汉果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和甜苷V含量的增加.结论:罗汉果甜苷V含量与其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净光合速率高的罗汉果品种其甜苷V的含量相应也高,本研究可为罗汉果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罗汉果净光合速率甜苷V遮荫

    大庆市大同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与评价

    邹慧陈冰瑞王臣郝秀丽...
    804-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大庆市大同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分析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为该地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区域-样方调查法,对该区域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其资源的多样性及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SVMP).结果:大同区野生药用植物有57科155属256种,主要由优势科和中型科组成,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190种;入药部位多为全草类和根及根茎类药材;野生重点药用植物有24科42属50种;SVMP等级高和较高的物种共32种.结论:大同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较为丰富,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综合价值总体较高,但区域内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部分重点药用植物的蕴藏量锐减,应注重加强野生药用植物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大庆市大同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多样性研究综合价值

    基于多产地及多模型的锁阳有效成分与无机元素相关性研究

    吕鑫顾志荣葛斌祁梅...
    81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锁阳有效成分含量与无机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等5个省(区)的12个市(州/区/旗)的66批锁阳样品,测定并比较锁阳中5种有效成分含量和19种无机元素含量,建立Pea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CCA)、逐步回归分析(SREG)等多种数学模型,探索锁阳19种无机元素与5种有效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锁阳中有效成分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总多糖、儿茶素、总黄酮、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无机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K、Na、Mg、Ca、Fe、Zn、Mn、Sr、Cu1、Ti、Co、Pb、Ba、Ni、Cr、As、Ag、Cd、Hg,各产地锁阳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均未超过现行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Pb、Na元素与锁阳多糖呈正相关,K、Cd、Hg元素与多糖呈负相关;Sr、Ni元素与锁阳黄酮呈正相关,Fe元素与黄酮呈负相关;Mn、Cr元素与原儿茶酸呈负相关;Mn元素与儿茶素呈负相关;呈正相关的元素在锁阳中富集越多,越能够促进相应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含量积累,而呈负相关则相反.结论:初步阐明了锁阳中19种无机元素对5种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含量富集的影响,为锁阳有效成分及有益矿质元素的富集研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避害研究,锁阳的种植培育、综合开发利用及安全使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锁阳有效成分无机元素Pearson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鉴别酸枣仁及混伪品的研究

    王文斌莫静程华春胡志刚...
    818-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市场上出现的酸枣仁药材掺假现象,开发一种快速鉴别酸枣仁药材是否含有掺伪品的方法.方法:基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针对酸枣仁与理枣仁ITS2序列205位点处A/G变异,以及枳椇子170位点分别设计酸枣仁、理枣仁与枳棋子的MLPA探针,MLPA扩增后依据熔解曲线Tm值差异来进行鉴别,并考察了特异性、敏感度、掺伪比等内容,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酸枣仁、理枣仁和枳棋子分别与特异性探针在85.56℃、87.26℃和83.93℃处出现单一扩增峰,表明探针特异性好;通过不断稀释DNA模板,仍旧可以检测出0.05 ng酸枣仁DNA量,同样酸枣仁中掺入10%的伪品均可被有效检出,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酸枣仁药材及其混伪品鉴别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对于解决酸枣仁药材掺伪问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酸枣仁理枣仁枳椇子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鉴别

    我国主要产区白芷的基原和群体遗传组成特征分析

    王丽赟孙健沈宇峰沈晓霞...
    824-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主要产区白芷的遗传组成差异.方法:以15份不同主产区的白芷为材料,应用核基因ITS2序列和叶绿体基因matK序列进行基原差异分析;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UPGMA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TS2序列全长452 bp、获得有2个变异位点,可以区分白芷与其变种杭白芷;而matK序列全长834 bp、仅有1个变异位点,不能有效区分白芷与其变种杭白芷.筛选得到8对SRAP引物,获得34个多态性位点;UP-GMA聚类结果显示,所有样本按基原不同划分为白芷和杭白芷两个大类群,而杭白芷类群中,四川产区和浙江产区来源的材料又划分为两个小类群.四川和浙江产区杭白芷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59,遗传相似系数为0.9269,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298.结论:ITS2序列和SRAP标记均可以区分白芷材料的基原,四川和浙江产区的白芷基原均为杭白芷,两大产区杭白芷经长期地理隔离,已发生了低程度的遗传分化.

    白芷杭白芷ITS2序列matK序列SRAP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