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衣洁菡李燕青孙珂刘其耸...
    1076-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一种能够准确鉴别山豆根药材的DNA分子标记方法,以保障山豆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挖掘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的DNA多态性序列,分别设计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的物种特异性引物,建立可用于区分山豆根及其5种混伪品的多重PCR体系.结果:该多重PCR体系不仅可以在一次反应中准确地实现山豆根及其5种混伪品的分子区别和鉴定,而且还可以检测山豆根中1%的掺伪品,DNA检测限低至0.1 ng.结论:与传统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方法相比,该研究所建立的山豆根DNA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可以有效地解决市场上山豆根药材的植物来源复杂、混伪品难以鉴别的问题.

    山豆根混伪品内转录间隔区多重PCR

    基于ITS2序列鉴别豆科民族药材及其混伪品

    慕泽泾张永萍杜小浪黄程生...
    1081-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豆科植物是多种民族药处方中必不可少的组分,利用ITS2序列鉴别15种豆科民族药材及其2种混伪品,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以17种豆科植物的ITS2序列为分子标记,对其进行了 ITS2片段扩增和测序,并利用MEGA 5.0软件构建NJ系统聚类树,TaxonGap 2.4.1软件计算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结果:ITS2序列在试验样本中的测序成功率为100%.与数据库中下载的序列合并后,99条序列的长度为215~254 bp,比对长度为291 bp,变异位点数为86.3%.系统聚类树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物种的ITS2序列分别聚成自展值大于70%的单系群,鉴定效率为64.7%;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有12个物种的ITS2序列的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鉴定效率为70.6%.结论:采用系统聚类树法和遗传距离比较法,ITS2序列能够有效鉴别刺果苏木Caesalpinia bonduc(L.)Roxb.、刀豆 Canavalia gladiata(Jacq.)DC.、决明 Senna tora(Linnaeus)Roxburgh、榼藤 Entada phaseoloides(L.)Merr、长柄岩黄芪 Hedysarum longigynophorum Ni、红花岩黄芪 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鬼箭锦鸡儿 Caragana jubata(Pall.)Poir.、白刺花 Sophora davidii(Franch.)Skeels、紫花野决明 Thermopsis barbata Benth.、披针叶野决明 Thermopsis lanceolata R.Br.、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和歪头菜Vicia unijuga A.Br.等12个物种,研究结果为豆科民族类药材的分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豆科ITS2序列DNA条形码鉴定

    炮姜饮片炮制过程中颜色变化与其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李星敖明月强梦琴蔡平君...
    1087-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不同炮制程度炮姜中7个成分(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10-姜酚、8-姜烯酚、10-姜烯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分析其与颜色的相关性.方法:利用HPLC和色彩色差计测量数据,通过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炮姜炮制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样品粉末的色度值L*、b*值降低,a*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姜酚类成分含量降低,姜酮和姜烯酚类成分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主成分分析根据炮姜中7个成分含量对不同炮制程度的炮姜进行区分,并得出7.5 min为最佳炮制终点.结论:该结果为炮姜饮片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指标,为炮姜炮制工艺优化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炮姜颜色炮制姜辣素相关性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蛇床子炒制前后对比

    贾玉倩袁诗农赵子祎侯芳洁...
    1095-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蛇床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为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指纹图谱和花椒毒酚、花椒毒素、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6个成分同时含量测定进行样品分析,结合层次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建立的蛇床子生品和炒制品指纹图谱分别标定11、20个共有峰,其中9个为生品与炮制品的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炒制前后样品聚成2类,并筛选出贡献较大的成分,分别为色谱峰4、8(花椒毒酚)、15(欧前胡素)、16(蛇床子素)、21、22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炒制后佛手柑内酯、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含量降低,而花椒毒酚与异欧前胡素含量升高.结论:蛇床子炒制前后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显著,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靠,可用于蛇床子炒制前后的质量控制.

    蛇床子炮制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

    黔产灰毛浆果楝枝叶中一个新环戊烯酮结构

    张德玉李金玉娄华勇陈超...
    1101-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黔产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Pell.)Hand.-Mazz.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综合运用多种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黔产灰毛浆果楝枝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cyclo-penten-1-one,4-hydroxy-2-(16-hydroxy-12E,14E,18E-hexadeceneyl)(1)、十六烷酸(2)、13(R)-羟基-(9Z,11E,15Z)-十八三烯酸(3)、甘油亚麻酸酯(4)、cipatrijugin A(5)、cipatrijugin D(6)、21α-methylmelianodiol(7)、21β-methylmeli-anodiol(8)、labd-13(E)-ene-8α,15-diol-15-yl acetate(9)、labd-13(E)-ene-8α,15-diol(10)、(11E)-8-hydroxy-14,15-di-nor-11-labden-13-one(11).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11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灰毛浆果楝环戊烯酮柠檬苦素三萜二萜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艺黄李璐冯丽萍王希...
    1106-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MCI柱等多种层析技术对木芙蓉花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核磁数据等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木芙蓉花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S)-3-羟基-β-紫罗兰酮(3)、咖啡酸乙酯(4)、桂皮酸(5)、红花素(6)、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7)、原儿茶酸(8)、秦皮乙素(9)、咖啡酸(10)、东莨菪内酯(11)、5,5'-二甲基-[1,1'-联苯]-2,2'-二醇(12)、黑麦草内酯(13)、反式阿魏酸对羟基苯乙酯(14)、环烯酮A(15)、6-(4-hydroxy-3-methoxyphenyl)-5-(hydroxymethyl)-8-oxabicyclo[3.2.1]oct-3-en-2-one(16).结论:其中,化合物2~4、6、12~16为首次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木芙蓉花分离鉴定化学成分

    石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

    徐静仪刘芮黄先菊廖矛川...
    1110-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石香薷脂溶性浸膏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正相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香薷中分离纯化得到 14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benzenediol-2-methyl-5-(1-methylethyl)-1-acetate(1)、对甲基苯甲醛(2)、4-hydroxy-β-2-dimethyl-benzeneethanol(3)、对羟基苯甲醛(4)、3-hydroxy-4-methoxycinnamaladehyde(5)、perilloxin(6)、去氢催吐萝芙木醇(7)、pubinernoid A(8)、4-hydroxy-3,5-dimethoxybenzaldehyde(9)、4,5-dihydroxy-5-methyl-2-(1-methylethyl)-2-cyclohexen-1-one(10)、催吐萝芙木醇(11)、3,4-dihydroxy-β-ionone(12)、百里香酚-β-葡萄糖苷(13)、(1R,4R)-3,3,5-trimethyl-2-oxabicyclo[2.2.2]oct-5-en-4-ol(14).结论:除化合物 11 和 14,其余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石香薷化学成分分离提取

    大血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战秀俊裴洁荣范文京黄盛洁...
    1114-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木通科大血藤属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干燥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甲醇冷浸和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大血藤的藤茎,并依次采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采用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等开放柱和HPLC、UPLC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血藤干燥藤茎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得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红景天苷(1)、表儿茶素(2)、胡萝卜苷(3)、原儿茶酸(4)、原儿茶酸甲酯(5)、香草酸(6)、草夹竹桃苷(7)、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8)、咖啡酸(9)、酪醇(10)、羟基酪醇(11)、对香豆酸甲酯(12)、丁香酸葡萄糖苷(13)、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14)、阿魏酸(15)、咖啡酸甲酯(16)、对羟基苯甲酸(17)、N-反式对香豆酰酪胺(18)、5-羟基麦芽酚(19)、紫丁香-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20)、2-羟基-丁二酸-1-甲酯(21)、儿茶素(22)、2-异丙基-1-苯并呋喃-5-羧酸(23)、香草乙酮(24).结论:其中,化合物8、12、16、19、21、23为首次从大血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大血藤木通科化学成分

    苗药凤尾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熊紫微吴佳辉石凌钰温泉...
    1119-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凤尾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凤尾蕨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纯化出化合物,利用NMR和质谱解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凤尾蕨7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1)、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2)、β-胡萝卜苷(3)、芹菜苷(4)、绿原酸(5)、槲皮素-3-O-芸香糖苷(6)、4-O-咖啡酰奎尼酸(7)、山柰酚-3-O-芸香糖苷(8)、β-谷甾醇(9)、油酸(10)、槲皮素-7-O-芸香糖苷(11)、咖啡酸(1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4'-O-α-L-鼠李糖苷(13)、luteolin-7-O-β-D-glucuro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 →6)]-β-D-glucopyranoside(14)、女贞苷(15)、木犀草素-7-O-β-D-龙胆二糖苷(16)、黑曲霉糖(17).结论:其中,化合物1、7、14~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凤尾蕨化学成分黄酮类

    基于UPLC-Q-TOF-MS/MS与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厚朴温中汤合煎与单煎差异

    蒋红霞杨思瑞孙群陈殊...
    1125-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快速鉴定经典名方厚朴温中汤合煎与单煎的差异成分.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厚朴温中汤10批合煎汤剂与10批单煎复合汤剂进行差异性成分鉴定.结果:以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结果VIP值大于2.5为依据从20批汤剂的差异性成分中共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差异性成分多为黄酮类成分,主要来源于陈皮、甘草和木香.结论:厚朴温中汤合煎与单煎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差异性物质为黄酮类成分,文献研究表明部分差异特别显著的成分,例如橙皮苷、川陈皮素等是该方治疗胃肠疾病的有效成分.

    厚朴温中汤合煎单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化学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