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载天花粉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陈敏孙萍付然泽宿洁...
    1202-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为载体材料,研究载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复乳/溶媒蒸发法制备TCS纳米粒的处方工艺;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考察纳米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BCA法微量蛋白检测试剂盒对TCS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纳米粒优选的制备条件为:油相中PEG-PLGA质量浓度为25 mg/mL,初乳的超声功率为200 W,初乳的超声时间为50 s.制得的纳米粒的包封率为(57.76±4.09)%,粒径为(125.4±5.24)nm,PDI为0.259±0.022,Zeta电位为(-23.6±1.92)mV.结论:可按优选的处方工艺成功制备载TCS纳米粒,制备方法简便可行.

    天花粉蛋白纳米粒复乳/溶媒蒸发法BCA蛋白定量法

    香露兜叶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及成分分析

    陈小凯史庆龙张湘东葛发欢...
    1207-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香露兜叶挥发性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以香露兜叶挥发性提取物的收率和角鲨烯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超临界CO2的主要工艺参数对香露兜叶挥发性提取物及角鲨烯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运用GC-MS技术对香露叶超临界CO2萃取的挥发性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1 MPa、温度45℃,分离釜Ⅰ压力15 MPa、温度45℃,分离釜Ⅱ压力12 MPa、温度40℃,分离釜Ⅲ压力6 MPa、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CO2流量30 kg/h,药材含水量11%~12%;香露兜叶挥发性提取物收率为3.4%,角鲨烯收率为0.24%;共鉴定了香露兜叶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性成分60种,其中主要成分有角鲨烯(11.24%)、月桂酸(11.03%)、叶绿醇(9.03%)、棕榈酸(5.02%)等.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较好地提取香露兜叶挥发性成分,该研究为香露兜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香露兜叶超临界CO2萃取GC-MS角鲨烯

    鲜地黄中两个酰胺类化合物通过SIRT3/Bcl-2/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

    刘萌曾梦楠阚玉璇刘晏灵...
    1212-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鲜地黄中两个酰胺类化合物rehmagluamide(Reh)和rehmanalkaloid C(Reh C)对LPS诱导NRK-52e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建立LPS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模型,加入SIRT3选择性抑制剂3-TYP,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与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与线粒体膜电位(JC-1)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SIRT3蛋白及线粒体凋亡关键蛋白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Bcl-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eh和Reh C可不同程度降低LPS作用下NRK-52e细胞凋亡及TNF-α、IL-6、ROS水平和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SIRT3蛋白表达及Bcl-2/Bax水平,但在加入3-TYP后Reh和Reh C的改善作用显著降低.结论:Reh和Reh C可能通过SIRT3/Bcl-2/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

    鲜地黄酰胺类化合物SIRT3/Bcl-2/Caspase-3信号通路3-TYPLPSNRK-52e

    均一猪苓多糖对肿瘤微环境中RAW264.7细胞表达IL-10及相关机制的影响

    李诗琪罗思婉陈玉文黄小鹏...
    1218-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微环境中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细胞表达抗炎因子IL-10及其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膀胱癌细胞MB49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的细胞模型,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实验分为对照组、IL-4(20 ng/mL)组及均一猪苓多糖低(50 μg/mL)、中(100 μg/mL)、高(200μg/mL)浓度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及IL-4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共培养体系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及RAW264.7细胞中IL-10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中IL-10蛋白及激活IL-10的上游信号通路PI3K/AKT/mTOR和下游信号通路JAK1、STAT3、SOCS3、IL-1R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一猪苓多糖及IL-4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均一猪苓多糖中、高浓度组及IL-4组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RAW264.7细胞IL-10的分泌及细胞中IL-10 mRNA及蛋白表达;不同浓度均一猪苓多糖干预后,均上调了肿瘤微环境中 RAW264.7 细胞 SOCS3、IL-1Ra 蛋白表达及 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p-STAT3/STAT3、p-JAK1/JAK1水平.结论:在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均一猪苓多糖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RAW264.7细胞表达抗炎因子IL-10,同时通过IL-10/JAK1/STAT3通路,上调SOCS3及IL-1Ra协同IL-10发挥抗炎功能.

    均一猪苓多糖RAW264.7细胞IL-10

    姜黄素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吴克刚王城朱芮樟高倩...
    1224-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SK-N-SH、SH-SY5Y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姜黄素(0、1.25、2.5、5、10、15 μmol/L)作用于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其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以 1/2 IC50 姜黄素、IC50 姜黄素、2 IC50 姜黄素、NAC(5 mmol/L)、姜黄素+NAC(IC50+5 mmol/L)作用于细胞,用CCK-8法检测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荧光强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 Caspase-3、Cleaved Caspase-3、Grp78、CHOP、Beclin-1、LC3 Ⅱ、LC3 I 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以浓度依赖性抑制SK-N-SH、SH-SY5Y细胞的增殖,其 IC50分别为13.251、12.387 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 IC50、IC50、2 IC50姜黄素组SK-N-SH、SH-SY5Y细胞凋亡及ROS荧光强度显著升高,IC50、2 IC50姜黄素组SK-N-SH、SH-SY5Y 细胞 Cleaved Caspase-3、Grp78、CHOP、Beclin-1、LC3 Ⅱ 蛋白表达显著升高,LC3 I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姜黄素组比较,姜黄素+NAC组SK-N-SH、SH-SY5Y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降低,SK-N-SH细胞Grp78、CHO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姜黄素能抑制SK-N-SH、SH-SY5Y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靶向ROS影响细胞内质网应激及自噬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神经母细胞瘤姜黄素细胞凋亡自噬内质网应激

    毛钩藤碱对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陈倩张莉刘颖张丽贤...
    1230-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毛钩藤碱对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6只Apcmin/+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毛钩藤碱低(5 mg/kg)、高(20 mg/kg)剂量组,另选取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给药12 w,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记录小鼠肠道息肉的数量及直径;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肠息肉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ELISA测定小鼠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肠组织NF-κB p65、IKBα、p-IκBα蛋白表达;16S rRNA测序法检测大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及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和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肠组织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肠道中拟杆菌属、norank_f_Erysipelotrichaceae等菌群丰度显著升高,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菌群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毛钩藤碱高剂量组小鼠DAI评分及息肉数量和大小显著降低,息肉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比例、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lβ、IL-6、TNF-α水平和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肠组织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肠道中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菌群丰度显著升高,拟杆菌属、norank_f_Erysipelotrichaceae等菌群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毛钩藤碱可抑制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生长,并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毛钩藤碱Apcmin/+肠道息肉肠道菌群

    健脾填精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王志伟何迎春朱青
    1235-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填精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模型组(VD)、多奈哌齐组及健脾填精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Mor-ris 水迷宫实验考察大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记录各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LTP);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Active-Caspase-3表达;试剂盒法对海马组织中MDA、GSH-Px、SOD、GSH、线粒体膜电位及ATP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填精方能有效缩短VD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VD大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显著降低VD大鼠海马MDA水平、Active-Caspase-3蛋白表达及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VD大鼠海马SOD、GSH-Px、GSH水平(P<0.05);在接受HFS刺激后,健脾填精方能显著减轻VD造模手术对大鼠海马LTP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健脾填精方对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健脾填精方氧化应激血管性痴呆治疗作用机制

    消痤汤对痤疮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研究

    石凯歌梁家芬禤国维张丹纯...
    1240-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消痤汤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痤疮(Acne)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维A酸软胶囊(3.125 mg/kg)组及消痤汤低(7.3 g/kg)、中(14.7 g/kg)、高(29.5g/kg)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耳廓导管开口处每日涂抹1 mL的油酸,隔日经耳廓皮下组织注射100 μL痤疮丙酸杆菌悬液(6×107 CFU/mL),连续14 d,建立座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d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鼠耳廓厚度计算各组大鼠的耳廓肿胀率,通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含量,免疫组化法分析耳部组织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AKT1、MMP-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痤疮大鼠耳部病理情况有所改善,消痤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耳廓肿胀率及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消痤汤中、高剂量组耳部组织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除中剂量组耳部组织中IL-6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消痤汤中、高剂量组耳部组织中TNF-α、IL-6、AKT1、MMP-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消痤汤治疗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座疮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发挥其治疗作用.

    消痤汤痤疮痤疮丙酸杆菌炎症反应

    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增强免疫作用研究

    王权杨婉纯凌莉何贡云...
    1247-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8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到8个试验中,分别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及生化水平考察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每个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金水宝胶囊组及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持续30 d.喂食结束后,检测各指标.结果:细胞免疫方面: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DTH耳肿胀法试验结果为阳性,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为阴性,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低、中剂量组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升高.体液免疫方面:血清溶血素为阳性结果,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为阳性结果.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方面:小鼠碳廓清为阴性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为阳性结果.NK细胞活性检测为阳性结果.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中、高剂量组小鼠IgM、IgA、TNF-α水平显著升高,高剂量组IgG显著升高.结论:灵芝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复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体液免疫作用及部分细胞免疫作用有关.

    灵芝提取物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粉富硒酵母增强免疫

    桃核承气汤加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性激素、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影响

    伍丽刘琳聂春莲
    1253-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桃核承气汤加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EMT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予以西药达那唑胶囊,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用药3个月评估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和用药3个月后血清学指标(HMGB1、bFGF、VEGF)水平,同时观察免疫功能(CD4+、CD8+、CD4+/CD8+、NK)、性激素(E2、LH、P)、卵巢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PSV、PI、RI)及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AF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 HMGB1、bFGF、VEGF、CD4+、CD4+/CD8+、E2、LH、P、PI、RI、CA125、CA199、AF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8+、NK 细胞、PS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加减治疗EMT疗效显著,能改善卵巢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性激素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

    桃核承气汤加减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