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消痤汤对痤疮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研究

消痤汤对痤疮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观察消痤汤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痤疮(Acne)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异维A酸软胶囊(3.125 mg/kg)组及消痤汤低(7.3 g/kg)、中(14.7 g/kg)、高(29.5g/kg)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大鼠耳廓导管开口处每日涂抹1 mL的油酸,隔日经耳廓皮下组织注射100 μL痤疮丙酸杆菌悬液(6×107 CFU/mL),连续14 d,建立座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生理盐水.连续21d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大鼠耳廓厚度计算各组大鼠的耳廓肿胀率,通过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含量,免疫组化法分析耳部组织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NF-α、IL-6、AKT1、MMP-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痤疮大鼠耳部病理情况有所改善,消痤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耳廓肿胀率及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消痤汤中、高剂量组耳部组织TNF-α、IL-6、IL-1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除中剂量组耳部组织中IL-6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消痤汤中、高剂量组耳部组织中TNF-α、IL-6、AKT1、MMP-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消痤汤治疗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座疮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发挥其治疗作用.

石凯歌、梁家芬、禤国维、张丹纯、黄志海、李红毅、韩彬

展开 >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510436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510120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全产业链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06

消痤汤 痤疮 痤疮丙酸杆菌 炎症反应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饮片全产业链质量评价体系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与高水平大学学科协同创新团队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禤国维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项目

002009/2019KT1261/2020ZDB252021XK08LP0119045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5]24号

2022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13
ISSN:1001-4454
年,卷(期):2022.45(5)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