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产地栽培甘草药材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对比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郎多勇李小康杨丽肖香...
    1531-1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区栽培甘草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方法:以内蒙古、甘肃、宁夏3个产区栽培的3年生甘草药材及根围土壤为材料,测定甘草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分析相应土壤理化特性及矿质元素等含量,通过通径和回归分析研究土壤因子对甘草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总黄酮含量在甘肃较高、内蒙古和宁夏基本相当,异甘草素含量在甘肃较高、宁夏次之、内蒙古较低,甘草查尔酮和甘草素含量在不同产区差异较大.土壤因子对甘草黄酮类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总黄酮的土壤决定因子为Cu和Ca,甘草查尔酮的土壤决定因子为Fe、速效磷和K,异甘草素的土壤决定因子为K、Ca、交换性K+、过氧化氢酶活性和速效钾,甘草素的土壤决定因子为Mn、Ca和pH.结论:不同产区甘草药材黄酮类含量差异明显,黄酮类成分最主要的土壤决定因子为Ca 和 K.

    甘草黄酮类成分土壤关键指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连作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鉴定及化感效应研究

    焦焕然孟缘周冰谦杨国红...
    1538-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连作丹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组成及变化,阐明连作丹参根际土壤化感效应的机理.方法:采用GC-MS技术对丹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通过萝卜和丹参种子生测实验探究不同浓度根际土壤水提液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苯甲酸为连作1年丹参根际土壤含量最高的化感物质,含量分别为0.909 μg/g、0.773 μg/g、0.518 μg/g和0.304 μg/g.连作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成分组成与非连作根际土壤基本一致,但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肉豆蔻酸等12种酸类含量显著升高,增幅最高达310.81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羟基肉桂酸甲酯等3种酯类含量也显著升高,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苯甲醇的含量在连作后呈增加趋势.2种种子在不同浓度连作土壤水提液处理下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长度均存在低促高抑现象,对发芽势的影响不明显,连作土壤水提液在高浓度(>80 g/300 mL)时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综合分析,丹参连作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化感物质的积累密切相关,连作土壤具有较强的化感效应.

    丹参连作化感物质GC-MS化感作用

    间作不同作物对潞党参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黄高鉴孙晋鑫郭军玲闫敏...
    1545-1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合理间作模式对潞党参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潞党参单作(CK)、潞党参间作油菜(MS1)、潞党参间作蚕豆(MS2)、潞党参间作饲用高粱(MS3)、潞党参间作芝麻(MS4)5个处理,以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潞党参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MS1、MS2、MS4处理的潞党参根长、根粗及产量分别提高1.48%~4.51%,4.81%~19.85%和5.66%~25.02%.MS2处理显著促进了潞党参根部N、P、K的吸收,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20.41%~48.81%、17.09%~39.37%和35.85%~60.53%.与CK相比,不同间作模式潞党参总灰分含量显著降低了 21.77%~30.82%,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显著提高了 9.50%~27.36%,多糖含量提高了 10.19%~31.64%,党参炔苷含量提高了 12.77%~42.55%,各间作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潞党参间作蚕豆处理各项指标最佳,可在潞党参种植区作为主要种植模式进行推广.

    间作潞党参生长发育有效成分

    罗汉果"桂航1号"无性系与主栽品系性状特征比较

    甘金佳毛玲莉蒋水元向巧彦...
    1551-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桂航1号"罗汉果的优良性状,为该罗汉果品系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桂航1号"无性系与6个主栽品系罗汉果的生长特性、雌花物候与形态特征、果实特征、罗汉果甜苷V含量等性状并进行比较.结果:1.相较于罗汉果主栽品系,"桂航1号"罗汉果具备现蕾和开花提早、开花到果实成熟天数缩短的早熟特性;2."桂航1号"主蔓和结果蔓前期生长旺盛,结果蔓后期生长有所放缓;3."桂航1号"罗汉果甜苷V含量显著高于主栽品系罗汉果的甜苷V含量.结论:"桂航1号"罗汉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育种意义.

    罗汉果航天育种性状果实品质甜苷V含量

    不同荫蔽条件橡胶园间作巴戟天的生长及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研究

    郑定华涂寒奇黄坚雄潘剑...
    1556-1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解不同荫蔽条件对橡胶园间作巴戟天的影响.方法:以巴戟天的旷地种植为对照,对不同橡胶园中已间作三年半的巴戟天主要的生长及其药材成分含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在旷地种植条件下,巴戟天存株率低且其生长指标及药材主要成分含量均表现不佳;在荫蔽度较高的常规成龄橡胶林下间作,巴戟天存株率及其根中耐斯糖、多糖、浸出物含量表现最优但生长差、单株根重最低;在中低荫蔽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间作,巴戟天生长、单株根重表现最优,根中耐斯糖、浸出物、多糖含量等与常规成龄橡胶林下间作的基本持平或略低,其中,中间间作区的常优于靠近橡胶树两侧的,且又以搭架式间作的优于沿地式间作.结论:不同荫蔽条件对橡胶园间作巴戟天的生长及其药材主要成分含量均可产生显著影响,进行橡胶-巴戟天复合种植时,建议优先选择中低荫蔽度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中间作并最好采用搭架式间作.

    林药间作橡胶林巴戟天荫蔽度生长药材品质

    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的害虫及其危害方式研究

    王德慧杜亚楠乌云嘎陈贵林...
    1560-1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药用植物锁阳的害虫及危害方式.方法: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2个锁阳种群为研究对象,在2016-2020年春季采收期和开花期采用直接观察法研究了其地下部茎和地上部花序的危害者.结果:危害锁阳的动物有7种,寄生危害锁阳花序轴的有曲斑螟幼虫,咬食地下部茎的有黄褐丽金龟幼虫、华北蝼蛄和沟金针虫,咬食地上部花序的有东鳖甲,家畜骆驼和绵羊对花序的咬食危害最为严重;农牧民所述的"锁阳虫"可能是黄褐丽金龟幼虫或曲斑螟幼虫,两者并没有促进锁阳种子落置到锁阳根部的作用,黄褐丽金龟幼虫会降低锁阳商品值,曲斑螟幼虫会严重危害其结实.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锁阳的害虫及其危害方式,为锁阳栽培和保护的环境选择和虫害防治策略提供了研究基础.

    锁阳虫曲斑螟黄褐丽金龟华北蝼蛄结实率

    四川省开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唐怡周毅陈曦陈志宇...
    1564-1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四川省开江县进行药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掌握其蕴藏量、种类等基础数据,为利用与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实施方案要求,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开江县药用植物进行科、属的物种类群、生活类型、组成特点、入药部位等多样性分析.结果:共调查统计开江县中药资源植物共812种,隶属于155科526属.县域内被子植物占比最高,为91.5%,裸子植物占比最低,为1.6%.科内种的组成以单种科、寡种科为主.生活型方面,草本类药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占比均最大;资源类型方面,野生型药用植物占79.80%,栽培型药用植物占20.20%.结论:开江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保护价值.

    药用植物多样性中药资源普查

    九香虫药材及其混伪品的PCR鉴别

    高开铭向玉林李莎蒋超...
    1571-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准确鉴别九香虫及混伪品的特异性PCR方法,解决形态相似动物药材的鉴定问题.方法:收集不同产地九香虫及其常见混伪品8种123份,基于九香虫及其混伪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序列差异,利用Clustal W软件进行同源比对并且筛选出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异位点,根据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采用3步法进行PCR扩增,并对影响PCR反应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考察,实测鉴定了九香虫及混伪品.结果:当模板量30~100 ng,退火温度为55℃,循环次数为35次时,九香虫能扩增出301 bp的单一明亮条带,而其混伪品均不具有此特异性条带.结论:使用特异性引物对九香虫及其混伪品进行验证的结果良好,与传统形态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通过特异性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正品九香虫.

    九香虫特异性PCR分子鉴定琼脂糖凝胶电泳

    红腺忍冬转录因子LhMYB1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师凤华谭木秀刘凤鸣莫乔程...
    1577-1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克隆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的MYB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其功能分析.方法:以转录组测序获得的MYB基因序列进行引物设计,采用qRT-PCR方法克隆MYB基因全长;通过在线软件及工具对该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处理24 h后的植株叶片MYB基因表达模式,并与相对应的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成功获得MYB基因编码区全长909 bp,编码一个由30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DNA结合区域位于N端,长53个氨基酸残基,形成3个螺旋,其中含有两个间距为19个氨基酸残基的色氨酸;这段区域的第3个螺旋含有MYBR1转录因子CCA1-like/R-R亚族的特征模块SHAQKYF;该基因受到PEG诱导调节,其相对表达量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并与叶片中的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964、-0.9132、-0.3714和0.1483.结论:克隆获得预期的红腺忍冬LhMYB1基因,并确认此基因参与了植株的干旱胁迫生理响应,该研究为今后深入开展红腺忍冬耐旱优良品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红腺忍冬MYBR1PEG生物信息学干旱胁迫

    密花豆野生及栽培资源调查与分析

    萧晓吉李苗苗詹若挺韩正洲...
    1582-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野生资源的地理分布、种群特征、群落生境及人工栽培现状,为促进鸡血藤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调查、实地线路及样方考查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和分析密花豆野生种群分布地的海拔、经纬度、坡度、坡向、光照、水源及伴生植物等群落生态环境数据以及植株生长状况,实地调查栽培种群的种植模式、种植规模以及栽植技术等信息.结果:不同生境下的密花豆在植株形态、伴生植物方面存在差异;经济林下的密花豆野生种群生存状态不佳;密花豆在广东、广西两地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工种植面积,且多以坡地单作和仿野生栽培模式为主,规范化种植程度低.结论:野生种群更新能力弱,更新速度慢,应加强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力度;密花豆的人工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保障密花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密花豆野生资源分布特点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