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王广谦

月刊

1000-1549

zycjdxxb@cufe.edu.cn;zycjdxxb@sohu.com

010-62288381;6228838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于财经类社科学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财务、会计、济经管理、经济法等财经类理论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课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会议综述等及有关国外财经方面的著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住房财富与城镇居民家庭储蓄——基于住房政策改革的实证分析

    伏霖高洁戴溪姚懿荧...
    3-1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价快速增长,住房财富成为家庭财富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是家庭储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如何降低家庭储蓄,进而增进家庭消费,已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2006年起,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住房政策,面积小于或等于90平方米住房的首付比例及税负大幅下降,造成住房价值增长率在90平方米左右出现间断.本文利用住房政策冲击造成的不连续性设计断点回归,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住房财富对城镇居民家庭储蓄的影响.研究发现,意外的住房财富增加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家庭总储蓄,这一影响在中年群体、背负债务的群体以及工作不稳定的群体中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在进行住房政策改革的时候要密切关注政策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对于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更多经济增长动力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住房财富家庭储蓄断点回归

    财政竞争策略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研究

    李捷胡洪曙
    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以2008-2020年294个地级市和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财政竞争策略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缓解企业税负粘性,且这一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财政支出竞争会缓解企业税负粘性,且这一作用在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国有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作用机制表明,税收竞争会通过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和降低税收努力的方式降低企业税负粘性;财政支出竞争会通过促进企业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方式降低企业税负粘性,同时会通过提高税收努力来强化企业税负粘性,后者会产生部分遮掩效应.策略互动效应分析表明,财政支出竞争缓解企业税负粘性的作用略大于税收竞争,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策略替代关系.

    税收竞争财政支出竞争税负粘性税收努力策略互动

    行为助推、税收凸显与纳税遵从——来自随机实地实验的证据

    陈怡心代志新
    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税制结构,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是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要求,通过科学的征管政策设计提高居民的税收遵从,有助于自然人税收体系建设,对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随机实地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强度的催缴干预对纳税人缴纳房产税欠税行为的影响,并结合税收凸显性理论,研究税收信息凸显对税收遵从行为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行为助推会显著提升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提醒强度对税收遵从决策具有不同影响;提高提醒强度能提高行为助推的干预效果,但一定程度后作用效果会衰减;对于高度不遵从的纳税人,高强度的电话催缴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申报概率;电话回访发现,干预主要是通过提高税收信息凸显性产生作用.本文通过随机实地实验方法研究促进我国纳税遵从的征管机制设计,对我国现代化税收征管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助推税收遵从凸显效应随机实地实验

    金融稳定视角下财政货币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效应研究

    祝林何剑
    44-5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重要调控方式,调控效果和如何协调配合是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在运用TVP-FAVAR模型测算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CF带通滤波法和转折点法识别金融稳定周期,结合TVAR模型和TVP-VAR模型重点考察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经历了五轮周期性波动,呈现出风险"快聚集、慢消融"的特征;第二,在金融稳定恶化阶段,宏观政策可以有效平抑金融风险,在金融向好阶段,宏观政策也能够防止金融过热,两个阶段均能体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意图;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同向性,2017年以后宏观政策具有明显的跨周期调控偏好且调控效应逐年增强.据此,本文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现实方案,并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提供有益启示.

    跨周期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稳定

    共同富裕目标下高管和普通职工薪酬差距的股票市场反应

    周方召高梦瑶贾少卿金远培...
    6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初次收入分配的主要内容,薪酬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08-2022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企业内部高管-普通职工薪酬差距的股票市场收益表现.投资组合分析结果和Fama-MacBeth回归都表明,A股市场对高管-普通员工薪酬过大的差距呈现了显著的负面反应.机制分析结果发现,员工的不平等厌恶影响了企业的收益现金流进而增强了薪酬差距的负面影响,外部投资者的不平等厌恶也发挥了降低股票超额收益的作用.此外,进一步对内部薪酬差距收益异象的来源分析表明,风险补偿解释了股票超额收益.总体上,在推进共同富裕理念的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表现出了对内部薪酬差距的关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为深刻理解内部薪酬极端差距的经济后果,对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初次分配的薪酬收入制度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内部薪酬差距股票收益不平等厌恶市场表现

    "逆向混改"缓解了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吗?

    王建新钞康健
    7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时代背景下,其能否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不仅关乎着民营企业能否做强做大,更影响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逆向混改"视角,以2009-2020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显著降低了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且这一作用在国有资本参与度高、地方层级国有资本参股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时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缓解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本文的研究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完善其投融资行为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政策启示.

    逆向混改投融资期限错配国有资本民营企业

    监督抑或合谋——多个大股东并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孙晶慧孙泽宇齐保垒
    8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探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动因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多个大股东并存这一特殊股权结构安排所引致的监督抑或合谋势必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迥异影响.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采用和讯网发布的社会责任评分来刻画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系统考察了多个大股东并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并存这一股权结构安排有效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强化监督意愿与增强监督能力是其中两条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表明,多个大股东并存对具体领域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产生差异化影响,且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而改善了公司未来财务绩效.本研究不仅拓展并丰富了多个大股东并存与企业社会责任各自领域的研究视角及相关文献,也为切实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提供了基于优化股权机构的全新治理思路.

    多个大股东并存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意愿监督能力财务绩效

    外贸是否会带来工资差距及技能极化?——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经验证据

    肖挺郭娜赖剑锋
    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在应对贸易一体化时我国不同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和技能分布如何作出相应的反应.利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联合国贸易数据(UN-Comtrade)等构造面板,在控制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对以所受教育为基准的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有负面影响,对高级和中级技能组间的工资差距则有积极影响.且前者对于劳动技能的均值和分布具有负向作用,后者则有正向作用.因此,外贸活动会诱发技能极化,而工资差距解释了由贸易导致技能极化作用的50%.此外,在中年工人组以及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收入差距特别是高中级技能组间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技能极化问题更为突出.鉴于一国的技能分配会长远地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和不平等,因此,了解工资收入分配的变化并在政策设计中予以充分考虑至关重要,本文在劳动保障和教育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外贸工资差距技能极化高技能密集型产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审计延迟实证研究

    李瑛玫王小娟杨忠海
    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计延迟因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运营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笔者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资源有限理论,运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了审计延迟;业务复杂度中介作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延迟的增加;企业财务业绩和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分别负向调节业务复杂度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延迟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审计延迟的状况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较低的企业和维护市场法治环境评分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审计延迟影响因素和数字化转型对第三方审计影响等学术领域的现有文献,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业务复杂度、财务业绩和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等多重变量共同作用下增加审计延迟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审计师提高审计效率和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审计延迟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复杂度财务业绩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

    ESG高层论坛暨中央财经大学ESG研究所成立大会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