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离不开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环境政策的联合发布正是部门协同合作的重要表征.基于2009-2019年政府发布的大气环境政策文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运用Gephi软件绘制大气治理中各部门合作情况的网络关系图谱,同时运用Ucinet软件对京津冀、长三角以及成渝三大城市群部门合作网络的密度、中心度等指标进行分析,考察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地区间和部门间的协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从京津冀城市群来看,北京市对大气环境政策的制定最为密集,涉及部门最为广泛,且部门合作较为频繁;天津市在大气环境政策制定方面涉及部门最为狭窄,但其内部部门合作协同程度最优;河北省在大气环境政策制定方面,政策数量和参与部门均相对较少,应进一步强化大气环境政策的部门参与度与合作协调水平.2)从长三角城市群来看,上海市制定的大气环境政策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部门最为广泛,且部门合作最为频繁,政策部门之间的协同力度最强;浙江省制定的政策数量最多,参与部门也较为广泛,但部门间的合作相对较弱;江苏省和安徽省的大气环境政策数量相差不多,参与部门也基本一致,但安徽省内部部门合作协同程度极为不足.3)从成渝城市群而言,重庆市的大气环境政策相对薄弱,部门参与度不高,且严重缺乏内部合作;四川省大气环境政策制定的部门合作相对较多,但未形成具有"极核"特征的部门协同合作网络模式.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群的载体作用,构建区域政府间、组织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打造多部门、多元化联合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常态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