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网状Meta分析

    齐士坤张秀芳朱梦霞李淑贤...
    114-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结局指标包括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总有效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分析使用Stata 16.0软件.结果:共纳入3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包含2 773例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增加骨密度方面疗效排名前3者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与温针灸;银质针、温针灸、穴位注射在降低视觉模拟评分方面疗效排名前3;在治疗骨质疏松有效率方面,银质针、温针灸、穴位埋线疗效排名前3.综合3项指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在增加骨密度方面穴位埋线疗效最优,在缓解疼痛与治疗有效率方法银质针效果最优.结论:穴位埋线、银质针与温针灸均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提升骨密度,缓解疼痛,但需更高质量的大样本研究证实.

    针灸骨质疏松随机对照试验网状Meta分析

    基于"态靶理论-调控炎性反应机制"探讨中医药防治脓毒症新策略

    徐保转王荣辉贾菊红赖小群...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态靶因果"辨证方略是仝小林院士将中医思维与网络药理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现代分析方法相结合后提出的中医治疗疾病新理论.文章通过分析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因果"辨证方略,基于中医调控炎性反应机制,探讨中医药防治脓毒症的诊疗方法,以增强临床疗效,实现精准治疗.当下中医辨证认为脓毒症患者多分为三态:"毒态""瘀态""虚态",此三"态"分别对应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病机的不同,通过辨证找准病机,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现代医学检查结果以及中药药理学,确定不同"态"所对应之靶方靶药,初步确立治则与治法,以实现"病"为纬,"态"为经,精准打"靶",实现中医调态精准化.同时,中医诊疗要抓住疾病之"病因",脓毒症的"因"无外乎外伤、内伤、情志,不同"因态"对应不同结果,临床症状差异多表现为气血、虚实的不同,掌握该病的气血、虚实变化,未病先预,既病防变.以脓毒症疾病之"果"寻找致病之"因",审视疾病全过程、厘清疾病的发展阶段、归纳核心病机,最终确定理法方药,为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

    态靶因果脓毒症炎性反应机制中医药防治

    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及体质论治小儿慢性荨麻疹

    王丹侯江红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荨麻疹因其反复发作、瘙痒难耐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属于儿科临床难治病证.慢性荨麻疹虽属于外科范畴,侯江红教授认为"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治疗时不可拘泥于外治之法,必当思外而揣内,究其内在本因.考虑小儿好发该病,多责之于乳食所伤,侯教授指出小儿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多由脾胃不和导致,因此临床辨证可从脾胃湿热型、气虚热盛型、营卫失和型入手,治疗采用培土生金法健运脾胃、调补肺脾、调和肺脾,以扶正固表、调和营卫、解表透疹.体质形成由脏腑盛衰偏颇所决定,因此亦认为体质因素是荨麻疹治疗与预防的重要病机,其中高敏偏颇体质患儿易出现荨麻疹、易咳嗽、哮喘等非健康倾向,故将调理高敏体质作为防治的重点,有效减少了患儿荨麻疹的复发率.此外还注重治养兼顾,讲求医患配合,从饮食、运动、作息、家长行为心理等方面改变养护观念,避免家长过度就医对患儿造成过度用药,通过非药物干预的方法来有效调动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亦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文章附案例一则,详细介绍侯江红教授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小儿慢性荨麻疹脾胃肺脾体质

    补气健脾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段红蕾徐岩刘海红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气健脾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2021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月华分院收治的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4例给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74例给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补气健脾化痰法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口渴喜饮、气短寡言、少食易饥、疲乏无力的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口渴喜饮、气短寡言、少食易饥、疲乏无力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GLU、2 h PBG、HbA1c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GLU、2 h PBG、HbA1c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ET-1、vWF、TM均降低(P<0.05),NO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ET-1、vWF、TM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5%(71/74),高于对照组的81.08%(60/7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6%(7/74),与对照组的10.81%(8/74)相近(P>0.05).结论:补气健脾化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轻患者症状,且能改善血糖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有效性与安全性兼备,可推广.

    补气健脾化痰法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

    张玲基于玄府理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撷精

    张翰晨张玲张训琦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皮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与内外环境、个体基因与遗传、机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联的系统性疾病.本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中医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效控制皮损及其他症状,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玄府作为遍布人体周身的微小结构,是气血津液布散流转于人体的重要通路.玄府开阖有度,则气血津液正常输布,人体生理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玄府开阖失司,则枢机不利,气血凝滞,神机失用,百病乃生.张玲教授在银屑病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玄府郁闭,开阖失司,气血津液难以渗灌是银屑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病机,在治疗银屑病过程中注重开通玄府,恢复玄府功能,单独或综合运用祛邪开玄、治血开玄、补虚开玄的方法.具体治法包括疏风清热、解表散寒、清热利湿、清热凉血、理气活血、养血润肤、补火助阳、滋阴养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时结合以上治法,在祛邪扶正,透邪外出的基础上使玄府开阖有度,气血津液正常输布,皮损自然消退.文章追溯玄府理论,总结导师通过玄府理论辨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体会及现代研究,另附验案一则,希冀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思路.

    寻常型银屑病开通玄府祛邪治血补虚

    针灸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姬宇航薛小雯段芳芳张阳普...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取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检索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5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全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使用Endnote 20对文献进行筛选后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 224篇,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1项,1 743例变应性鼻炎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与西药相比,总有效率优于西药(OR=4.24,95%CI=[3.06,5.87]),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总有效率上,针刺联合西药(OR=4.96,95%CI=[3.00,8.21])、艾灸联合西药(OR=5.15,95%CI=[2.05,12.97])、穴位贴敷联合西药(OR=3.43,95%CI=[2.12,5.56])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均优于西药(P<0.05);单纯针灸治疗效果与西药无明显差异(OR=1.93,95%CI=[1.12,3.35]);针灸联合西药在改善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鼻症状总积分(MD=-1.27,95%CI=[-1.62,-0.92])、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D=-3.26,95%CI=[-5.96,-0.56])、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tire,RQLQ)评分(MD=-3.31,95%CI=[-5.99,-0.63])方面优于西药组;针灸在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MD=-62.50,95%CI=[-141.25,16.26])方面与西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复发率更低(OR=0.20,95%CI=[0.11,0.36]),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针灸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较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改善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有效率更高,且复发率更低.

    针灸变应性鼻炎儿童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