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宋宗良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经验探析

    何亭蔚宋宗良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是甲状腺癌术后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疗效不甚显著.中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较现代医学而言更为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学认为脏腑以气化为用,气化主要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气机调畅,气升降出入如常,机体的物质与能量得以转化,气化方能正常运行.反之,气机失畅,气化亦会失司.宋宗良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本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气机升降失调密切相关,手术创伤,失血失液,阴血亏耗,破血夺气,中焦气机紊乱,加之术后情志郁结,肝之气机不畅,进一步影响中焦气机升降,气血运化乏源,津液输布失畅,易于疲劳.治疗法则以调畅气机为主,以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为基础方,使肝脾气机升降转输如常,协调平衡,脏腑各司其职,诸证自除.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加味逍遥散中的诸多中药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诸多药理作用.此方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希翼能够为甲状腺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带来一些新的灵感.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通过总结宋教授经验对本病进行探析.

    甲状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气机升降理论虚劳

    刘良徛教授基于肺上通咽喉理论从咽喉论治咳嗽经验

    肖航张钰芹刘良徛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咳嗽病因繁多且复杂,而难于针对性治疗.其病机虽总属"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但常因为针对病机治疗忽于病因解除,从而治标不治本,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良徛教授从医 30 余载,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其临床实践发现咳嗽之因常责于咽喉不利.其依据"咽喉与肺,生理相通,病理相关"与"咽喉经络循行"提出肺上通咽喉理论,据此指出从咽喉论治咳嗽,并且治疗咳嗽时尤其重视咽喉的审察与调理.刘教授依据咽喉为肺之门户,温邪上受而首先犯之,以及燥热易伤及肺脏的生理特点,指出治疗咽喉时宜以"清利"为主,治疗肺则宜"温而不燥".从咽喉论治咳嗽原则包括:其一,"平调寒热,调和阴阳"为总纲领,以此达到恢复脏腑正气与维系脏腑功能的目的;其二,"补虚泻实,标本兼治",治疗咳嗽时勿忘治其本;其三,"重视咳因,寻其根本",不得"见咳止咳",以免闭门留寇而导致咳嗽难愈.文案介绍刘教授运用寒热并用之法,以银翘马勃散与温肺煎为主方而加味治疗咳嗽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咳嗽咽喉肺上通咽喉名医经验

    王友仁按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验总结

    郑生泓王友仁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动疗法是北京按摩医院的特色疗法,操作上重视"整体观念、筋骨并重、按动结合、医患配合、平衡阴阳"等,对肩关节周围炎等筋伤类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于 2021 年被评为第五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按摩医院王友仁主任医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四届首都国医名师,从事推拿临床工作 60 余年,在按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重视正骨与按动相结合,并以"颈部按动""肩部按动""髋部按动"为治疗特色,提出"以按治痛,以动治动""整体观念,颈肩同治""对应取穴,以髋治肩"等治疗理念,讲求"动静结合,医患配合""先求远,后求高""先解决疼痛,后改善功能"等治疗原则.在解决肩关节周围炎的疼痛问题上,王老提出"不通则痛、不正则痛、不顺则痛"的治疗思路,并通过纠正偏歪的颈椎、理顺肩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以及疏通肩部和髋部相对应的经络穴位,从而达到"通、正、顺"的效果.按动疗法中的"按"为阴,"动"为阳,按动结合就是阴阳结合的一种方法,医者的按压与患者主动或者被动的运动形成合力作用于肌肉和骨骼上,可达到筋松骨正、缓解疼痛的治疗效果.按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安全性高、患者配合度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名医经验按动疗法肩关节周围炎

    丹藤通脉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萍王智明隋淼周传礼...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丹藤通脉方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60 例;采用随机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联合丹藤通脉方治疗.治疗周期共 12 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组间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r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Glucose,GLU)、餐后 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 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右腓神经及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CSS、GLU、2 h PG、HbA1 c水平及TC、TG、LDL水平均降低(P<0.05),右腓神经及正中神经的MNCV和SNCV均升高(P<0.05).结论:丹藤通脉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丹藤通脉方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