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周帆

双月刊

1009-3583

zysyxb@sina.com

0852-8920464

563002

贵州省遵义市上海路830号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法兼治 益彰显赫

    陈宪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德法兼治乃是我们新世纪建设法治中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法治与德治,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德法兼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共聚合力,刚柔并济,益彰显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德法兼治的中国之治借助数字化智能化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

    法治中国德法兼治数字智能

    当代家庭留学教育投资动因、风险与应对

    郑文力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社会环境推动、追求自我驱动、留学方式吸引等方面,系统剖析了留学教育投资的动因、国外读博与国内攻读博士的家庭教育投资与日后薪资收入情况,以及国外求学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国外留学教育投资的合理化建议。

    教育投资留学动因风险

    贵州省Q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

    骆欣靳毓致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空巢老人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身体及精神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农村空巢老人晚年的养老现状,以贵州省Q县的农村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从中发现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

    伦理困境中的伦理选择:《傩赐》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陈静
    62-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6年5月贵州作家王华的长篇小说《傩赐》在《当代》杂志上发表,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云贵高原上的爱情伦理悲剧故事。文章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解读该小说,通过故事主人公爱情纠葛的主线,对小说人物面临伦理困境时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进行深刻剖析,揭示导致人物命运悲剧的不可抗因素以及作品深处的伦理价值,窥视小说作者王华的伦理情怀,凸显作者对贵州农村伦理道德和伦理秩序的反思。

    王华《傩赐》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困境伦理选择

    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及其应用

    朱彬
    6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噻唑类化合物是优良的杀菌剂。作者根据具有杀菌活性噻唑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介绍了这类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述了部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噻唑化合物农药杀菌活性分类应用

    浅谈沧州金丝小枣栽培技术管理及果实质量等级

    王艳王仁怀陈健
    81-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沧州金丝小枣是一种优质的特色果品,具有高产、高糖、高营养等特点。为了规范沧州金丝小枣的市场流通和贸易,提高其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研究针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规程和果实等级标准。

    沧州金丝小枣果实标准

    含参量一阶线性时变常微分系统状态的几个性质

    陈章红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含参量线性时变常微分系统,研究其参变量对系统状态的影响,并探求含参变量的微分系统状态的性质。基于参变量集合的特点和点集Hausdorff距离,主要得到以下两方面的结果:其一,在参变量集非空条件下,线性时变常微分系统状态集是凸紧的;其二,在Hausdorff距离意义下,含参量时变常微分系统的状态依时间是连续的。

    线性时变常微分系统含参变量系统状态凸紧连续

    基于"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课程建设——以《食品标准化》在线开放课程为例

    董艺凝顾海洋周頔贾小丽...
    88-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新工科建设与食品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固化问题,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对专业课教学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依托《食品标准化》在线开放课程开展线上教学、翻转课堂及"线上+线下"教学联动改革实践,促进线上教学资源与《食品标准化》传统课程教学融合,增进教学形式多元化,提升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而实现课程目标达成度稳步提高的教学目标。

    新工科在线开放课程食品标准化工程教育认证

    新文科视域下高等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

    赵洪斌任利容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文科建设将传统文科教育大胆地加以创新和发展,旨在通过跨学科融通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化科技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音乐艺术要实现专业技能、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政治信仰的有机结合,势必要对音乐专业的课程思政提出新的模式构建。但当前,音乐课程思政存在团队建设水平不高、教学缺乏深度、融合方式僵硬、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为对新文科的认识理解不到位、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较模糊、对课程思政的作用认识不深刻,因此,要做好新文科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思政教学团队,大力拓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深度,不断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建立一套多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新文科高等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思政

    "微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研究

    王新城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深度融合,在场域、载体、理念等方面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同时,在价值认同、思想凝聚、意识引领等方面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微媒体"环境下,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要构建"五微一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模式。

    微时代微媒体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