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袁廷华

双月刊

1002-0519

xb@zysy.org.cn zysyxb@126.com

010-68706239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甲4号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刊登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自创刊以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先后被确定为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是统一战线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各级党校以及党政干部了解统一战线以及相关学科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面抗战时期在华美国人士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书写及其启示

    张德明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全面抗战时期,大批在华美国人士见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展,并在论著中对此有大量记述.他们亲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观察到中国共产党为配合统一战线而开展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并肯定了这些改革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他们还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有所考察,记述了国共关系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在华美国人士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书写,正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对美国乃至世界认识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为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海外传播提供了有益参考.

    全面抗战在华美国人士论著资料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统战文化的底蕴源流、发展脉络及未来展望

    孙德魁
    14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战文化是统一战线巩固发展的文化支撑,以爱国、团结、包容、和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在统一战线光辉实践中形成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宗教和顺文化、党外知识分子报国文化、阶层信义文化和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等.统战文化萌芽于民主联合战线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中,形成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实现转型发展,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加速发展,在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中高质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战文化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必将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

    统战文化底蕴源流发展脉络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的关键进路:内容、体系与范式

    冯海波
    15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科学体系,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髓,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立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要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深入研究它的丰富内涵与原创性贡献,坚持以问题逻辑、学术逻辑与实践逻辑持续推进它的体系化学理化,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它的理论范式研究、关键要素研究、整体性研究,不断增强现实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和实践推动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体系化学理化理论范式以中国为方法

    "旗袍"意象与女性民族认同

    焦靖雯魏万磊
    166-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旗袍由满洲妇女连体袍服改良而来,经过不断改良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风行全国,成为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旗袍意象随着"臣民-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的演进不断发生改变,从晚清受攻击的"满洲"服饰变为族群相亲的女子礼服,最终泛化为中华民族的女性象征,其意象在数十年间完成了跨越性的转变.一方面,旗袍本身具有的民族融合和自由平等意涵奠定了旗袍作为"新气象"的基础.另一方面,国货运动中兴起的民族消费主义、女权运动的社会实践为旗袍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女性抗战则将旗袍意象国际化,旗袍不仅成为爱国衣冠,更成为中华民族追求进步、自立爱国的象征,旗袍意象的嬗变显示出在"祖国母亲"现代民族认同确立过程中的女性化民族认同的演进路径.

    旗袍意象民族主义国货运动女性实践

    论全人类共同价值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

    冯峥
    177-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凝聚人类共识、更好地应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超越:首先,有别于"普世价值"对文明高下优劣的区分,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文明因多元而需交流互鉴;其次,有别于"普世价值"基于西方中心的价值界定,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各国具体实践;最后,有别于"普世价值"极力推广西方价值的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多元文明的世界.因此,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普世价值"背后的"西方中心论",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寻求到人类价值的最大公约数.

    全人类共同价值"普世价值"文明多元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英国当代中国研究及其对我国国际传播的启示

    刘佳
    187-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是历史上关注中国并与中国建立交往较早的西方国家之一,其当代中国研究在海外对中国的认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当代中国研究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在思维方式层面体现典型英国保守主义,在战略层面以英国经济发展为重点,在实践层面能够包容文化差异及寻找文化共通性.研究英国的当代中国研究,可以为未来我国加强区域国际传播提供重要启示.我们既要重视海外学界的二次传播作用,借鉴海外当代中国研究改进我国区域化国际传播策略,也要将海外当代中国研究作为评估我国国际传播效能的依据之一.

    当代中国研究英国国际传播区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