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旗袍"意象与女性民族认同

"旗袍"意象与女性民族认同

扫码查看
旗袍由满洲妇女连体袍服改良而来,经过不断改良到20世纪20年代逐渐风行全国,成为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中,旗袍意象随着"臣民-国民"的现代民族意识的演进不断发生改变,从晚清受攻击的"满洲"服饰变为族群相亲的女子礼服,最终泛化为中华民族的女性象征,其意象在数十年间完成了跨越性的转变.一方面,旗袍本身具有的民族融合和自由平等意涵奠定了旗袍作为"新气象"的基础.另一方面,国货运动中兴起的民族消费主义、女权运动的社会实践为旗袍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女性抗战则将旗袍意象国际化,旗袍不仅成为爱国衣冠,更成为中华民族追求进步、自立爱国的象征,旗袍意象的嬗变显示出在"祖国母亲"现代民族认同确立过程中的女性化民族认同的演进路径.

焦靖雯、魏万磊

展开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

旗袍意象 民族主义 国货运动 女性实践

中国社科院大学卓越研究项目

2020-kylx-015

2024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CHSSCD
影响因子:0.565
ISSN:1002-0519
年,卷(期):2024.(2)
  •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