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原文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原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研究

双月刊

中原文化研究/Journal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英雄史诗与《诗经·商颂·殷武》

    尹荣方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商颂·殷武》是殷商的英雄史诗,此诗之旨意前人或谓颂扬成汤的功业,此乃误读误解,此诗所歌颂者为殷王武丁.《颂》诗多关乎舞容仪式,《殷武》亦然;《殷武》主要演绎歌颂殷王武丁步武殷之先王,所取得的"文治"业绩,而非所谓的征伐性质的武功;《殷武》歌颂的武丁之英雄功业包括:狩田辟地、招徕远民、誓戒(立法)、封邦建国、建设城邑宗庙以及实行明堂制度等.古代盛传的"巡守"礼制,也就是上古所谓的"王制",或始于武丁之时;武丁时代尚属神权时代,所以诗中还强调英雄武丁的事业离不开神灵的护佑.

    《诗经·商颂·殷武》英雄史诗武丁狩田辟地巡守

    论《左传》传例的发展及刘师培对其的发明

    郭院林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早期图书没有凡例,需要读者去总结它文字背后的意义,有时要超越文本本身,进而推导出作者言外之意.《春秋》经"例"成为经学义理阐释最为显著与重要的内容.杜预明确提出《春秋》《左传》都为史记,否定所谓的时月日例,批评一字褒贬说,认为《左传》除日食、大夫卒而外别无他例,提出新凡旧凡说.在刘师培之前,对杜《注》的批评主要在训诂、章句与辑录汉说方面,而义例方面的成果很少,《左传》"例"学亟待突破.刘师培否定杜预的凡例说,同时将《左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划分界限,系统地归纳总结《左传》传例.刘师培在解释《左传》与《春秋》关系和体例特色时体现出通变观念,但经学观念限制了他在古史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入发展.

    《左传》传例今古文杜预刘师培

    《穆天子传》西征地理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

    周书灿
    1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语·周语上》《穆天子传》有关犬戎居地及周穆王伐犬戎背景、交通路线记载的重大差异,说明《穆天子传》作者对于西周时期穆王伐犬戎的历史事件已全然不知,而完全出于凭空虚构.通过语言学、文献学等多角度分析,似乎可以推知,《山海经》的《山经》部分成书时代可能早于《穆天子传》,而《山海经》的《海经》《荒经》部分的成书年代,可能又晚于《穆天子传》.《穆天子传》西征南河以下,多附会《西次三经》地名,杂凑而成.《穆天子传》西征地名具有的模糊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学术界对《穆天子传》西征地名的考证很难做到准确无误.学术界在对《穆天子传》西征地名考证过程中,首先应正确处理好《穆天子传》西征地名的精确与模糊的关系问题.

    《穆天子传》西征地理模糊性

    清华简"书"类文献的文本性质与墨家贤人观的扩充机制

    李健胜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简《程寤》《说命》《尹至》《尹诰》等"书"类文献蕴含着墨家"顺天志""明鬼神""尚贤"等思想观念,通过传"书"、改"书"、造"书",墨家突出了上帝神鬼的现实政治功用,展现了独特的历史书写意识,这都能说明清华简"书"类文献系墨家传本.墨家通过改作史实,把伊尹、傅说打造成出身卑微但功绩卓绝的贤人,借此将冲决贵族血缘关系合法性主张置于墨家化的历史故事之中.清华简《治邦之道》《治政之道》则反映出战国中后期墨家通过批判现实、选贤任能体制化及吸收其他诸子立论等方式,从理论建构层面进一步扩充了贤人观.

    清华简"书"类文献墨家贤人观

    本刊启事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封3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