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王祖兵

双月刊

1007-1326

zyws@chinajournal.net.cn

021-54894373

200030

上海市中漕路94号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Journal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mergency RescueCSTPCD
查看更多>>我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创办,以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为特色内容的全国性职业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主要读者是职业卫生及职业病临床医务人员,有关教学科研人员、各级工矿保健、民防救灾、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和企业管理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虚质在远洋航行舰员复原力与疲劳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孙占颖田楚娇陈静茹甘雪洋...
    699-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中气虚质在远洋航行舰员复原力与疲劳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疲劳预防和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4年3-4月执行远洋航行任务的443名舰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原力量表》《中医体质量表》《多维疲劳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比较不同人员疲劳情况,并分析复原力、气虚质与疲劳的相关性;采用Amos 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气虚质在复原力与疲劳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36分,有效回收率为98.4%.有24.1%(105/436)的舰员出现明显疲劳症状.从事远洋航行工作的工龄≥ 10年的舰员疲劳评分高于工龄为5~9年的舰员疲劳评分(P<0.05);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舰员疲劳评分高于大学专科和高中及以下学历舰员疲劳评分(均P<0.05).远洋航行舰员复原力与气虚质、疲劳呈负相关(rs=-0.574、-0.730,均P<0.01),气虚质与疲劳呈正相关(rs=0.747,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复原力→疲劳"和"复原力→气虚质→疲劳"2条路径分别占总效应的58.3%和41.7%(均P<0.01).结论 气虚质在复原力和疲劳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远洋航行舰员的疲劳程度不容忽视,可以通过复原力强化训练和气虚体质调治预防和减缓远洋航行舰员的疲劳状态,提升舰员整体任务效能.

    疲劳复原力气虚质中介效应舰员远洋航行

    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唾液皮质醇、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现状及关系分析

    魏志权张建国孙利文王鑫...
    705-710,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唾液皮质醇(cortisol,COR)、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7-9月,以怀柔区科学城420名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相关问卷对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测定其唾液皮质醇水平.应用Amos 26.0软件构建链式中介模型,验证唾液皮质醇、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对抑郁的路径效应,使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验证.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14份,有效率98.57%.414科研人员唾液COR的浓度中位数为12.57 nmol/L.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8.89%(161/414),高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30.19%(125/414),抑郁检出率为21.50%(89/414).月薪9 000元以下、周工作时长>40 h、30~40岁人员唾液COR水平更高(均P<0.05);≤30岁、大学本科学历、已婚或同居、月薪9 000元以下、周工作时长>40 h的人员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均P<0.05);31~40岁、博士、周工作时长>40 h、月薪9 000元以下的人员职业紧张程度较高(均P<0.05);年龄≤30岁、大学本科及以下、硕士、月薪9 000元以下、周工作时长>40 h人员抑郁得分较高(均P<0.05).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职业紧张对抑郁无直接预测作用,而是通过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抑郁:职业紧张→唾液COR→抑郁,以及职业紧张→唾液COR→职业倦怠→抑郁,两路径的效应量分别为80.80%、10.40%.结论 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情况不容忽视.职业紧张对抑郁的影响主要通过中介变量实现.管理者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职业倦怠,以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应更加重视唾液COR等生理指标在中介效应中的作用,以全面理解职业紧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科研人员职业倦怠职业紧张抑郁情绪唾液皮质醇中介效应

    成都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亚军顾花蓉代容江苇...
    71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人员基本情况表》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成都市23家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441份,有效问卷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9.09%.成都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检出职业倦怠319人,检出率为73.00%,其中273人存在轻中度职业倦怠(占62.47%),46人存在重度职业倦怠(占10.53%).职业倦怠平均分为(2.15±1.11)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年龄、工作兴趣、健康状况存在相关关系,其中<30岁和30~39岁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分别≥ 50岁者的3.820倍(95%CI:1.827~7.983)和3.613倍(95%CI:1.652~7.899);工作兴趣一般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工作兴趣较好者的3.968倍(95%CI:2.262~6.961);健康状况较差的调查对象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是健康状况较好者的4.892倍(95%CI:1.979~12.095).结论 成都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职业倦怠检出率较高.主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小、工作兴趣一般、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员职业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保护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健康.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年龄工作兴趣健康状况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我国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不安全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谢红梅黄玉婷殷丹古文帆...
    716-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我国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职业不安全感现状,揭示其多样性和异质性,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 500名ICU护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职业不安全感量表》《心理所有权量表》和《团队积极情绪氛围量表》收集数据.使用Mplus 8.3软件探索职业不安全感的潜在剖面分类;采用SPSS 24.0软件,通过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不同职业不安全感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437份,有效回收率为95.8%.调查对象职业不安全感总分的中位数和第25、75百分位数[M(P25,P75)]为29.0(18.0,37.0)分,其中质量工作不安全感18.0(10.0,23.0)分,数量工作不安全感11.0(6.0,16.0)分;心理所有权得分为44.0(39.0,49.0)分;团队积极情绪氛围得分为34.0(31.0,40.0)分.职业不安全感存在4个潜在剖面类型,分别为低度职业不安全感(513例,占36.3%)、中度职业不安全感(654例,占43.6%)、高度职业不安全感(92例,占6.9%)和混合职业不安全感(178例,占1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团队积极情绪氛围得分每增加1分,低度职业不安全感护士发生中度职业不安全感、高度职业不安全感、混合职业不安全感的风险分别降低至原来的0.850、0.926、0.862倍(P<0.01);(2)心理所有权得分每增加1分,低度职业不安全感护士发生中度职业不安全感的风险降低至原来的0.958倍(P<0.01);(3)相比≤25岁的护士,36~45岁和≥ 46岁的低度职业不安全感护士发生中度职业不安全感的概率分别升高至3.387和3.707倍(P<0.05);(4)相比职务为"护士",职务为"护理组长"的低度职业不安全感护士发生中度职业不安全感、混合职业不安全感的风险分别升高至1.981、2.458倍(P<0.01);(5)相比已婚护士,离异的低度职业不安全感护士发生混合职业不安全感的风险降低至原来的0.354倍(P<0.05);(6)相比职称为"护士",职称为"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以上"的低度职业不安全感护士发生混合职业不安全感的风险分别降低至0.370、0.101、0.101倍(P<0.05).结论 我国ICU护士的职业不安全感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综合考虑个体、组织和社会等因素来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改善.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不安全感潜在剖面分析影响因素

    某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劳动者下肢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晓娜沈波许旭艳刘佩芳...
    723-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电子制造企业劳动者下肢部位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该行业劳动者下肢WMSDs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6月选取福州市某大型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全部一线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问卷》调查研究下肢WMSDs检出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2 997人,收回有效问卷2 765份,有效率92.3%.该人群中下肢WMSDs检出率为13.9%(385/2 765),其中腿部为7.0%(195/2 765)、膝部为6.4%(176/2 765)、足踝部为8.9%(247/2 7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工龄<5年、从不/有时长时间站立工作、从不/有时以不舒服姿势工作、工作时无下肢及足踝经常反复做同一动作、无经常加班情况的劳动者,10年及以上工龄、经常/很频繁长时间站立工作、经常/很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工作、工作时下肢及足踝经常反复做同一动作、经常加班的劳动者下肢WMSDs发生风险更高[OR=1.506(95%CI:1.064~2.130)、2.058(95%CI:1.535~2.758)、1.784(95%CI:1.279~2.487)、1.776(95%CI:1.373~2.297)、1.430(95%CI:1.064~1.922)];而相对于休息时间充足的劳动者,休息时间不足的劳动者下肢WMSDs发生风险低至0.488倍(95%CI:0.379~0.6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制造业劳动者下肢WMSDs的发生受个体因素、工效学因素、工作组织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延缓和减少电子制造业劳动者下肢部位WMSDs的发生.

    电子制造业下肢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工效学工作组织

    长工时对电子制造业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和抑郁症状的影响

    李晓艺陈惠清虞心阳黄曼琪...
    729-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电子制造业工人长工时现况,分析其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和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2022年7-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0家电子制造企业9 36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卫健统117表)中评估WMSDs和抑郁症状程度的内容,logistic回归分析周工作时间对WMSDs和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电子制造业工人长工时占比为72.5%,WMSDs、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1.2%和61.2%.抑郁症状组WMSDs检出率[51.0%(2 923/5 726)]高于非抑郁症状组[25.8%(938/3 63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在岗工作年限、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夜班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后,长工时与WMSDs和抑郁症状为正相关关系(均P<0.001),具体表现为每周工作时间越长,WMSDs和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越大,OR(95%CI)值分别为1.070(1.041~1.100)和1.096(1.066~1.128).结论 长工时作业可能增加电子制造业工人WMSDs和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WMSDs与抑郁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电子制造业长工时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抑郁症状影响因素

    职业锰接触工人血细胞锰与血红蛋白的关联性研究

    周英花葛小婷游源源何俊秀...
    734-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职业锰接触工人血细胞锰与血红蛋白的关联及剂量-效应关系,为预防职业锰接触导致的健康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某锰铁合金冶炼厂的826名锰接触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他们在2017年随访期间完成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数据.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血细胞中锰的质量浓度,并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含量.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方法,探讨血细胞中锰含量与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关联及其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因数据缺失,最终纳入的823名研究对象中,对照组(n=141)空气中锰质量浓度范围为0.004~0.061 mg/m3,低接触组(n=287)空气中锰质量浓度范围为0.004~1.557 mg/m3,高接触组(n=395)空气中锰质量浓度范围为0.060~2.461 mg/m3.3组研究对象血细胞锰质量浓度的中位数分别为25.68 μg/L、30.87 μg/L、32.11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研究对象血红蛋白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50.1±17.4)μg/L、(143.9±17.5)μg/L、(149.2±15.8)μg/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从不吸烟、从不饮酒、BMI值≥ 28.0 kg/m2的研究对象血细胞锰质量浓度较高(P<0.0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 Q1 组(血细胞锰质量浓度<24.17 μg/L)研究对象为对照,Q2 组(24.17~30.62 μg/L)、Q3 组(>30.62~39.11μg/L)、Q4组(>39.11μg/L)血红蛋白分别升高4.771 μg/L、7.747 μg/L和2.995 μg/L(均P<0.05).相对于男性,女性的血红蛋白减少20.824 μg/L(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血细胞锰质量浓度与血红蛋白水平呈倒"U"型的剂量-效应关系(F=53.9,P<0.05).结论 锰接触工人血细胞锰水平高于一般人群.血细胞中锰在较低水平下,可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但在较高浓度下,会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

    金属接触血红蛋白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剂量-效应关系

    某汽配厂噪声作业工人血脂水平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联性研究

    邝雪仪刘佳文段丹萍李珍...
    740-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噪声性听力损失之间可能的关联性,为指导噪声作业工人控制血脂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汽配厂中参加2023年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情况、职业性噪声接触及防护情况等信息,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和血脂水平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听力异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92名研究对象中,听力异常242人,检出率为30.56%;血脂异常264人,检出率为33.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接触噪声声级合格的工人,接触噪声声级不合格的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危险性增加至1.713倍(P<0.05);年龄每增加1岁、三酰甘油(TG)每增加1 mmol/L,工人发生听力损失的危险性分别增加至1.059、1.135倍(均P<0.05).结论 该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工人听力损失的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岗位噪声水平,敦促工人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降低血清TG水平.

    血脂水平三酰甘油噪声性听力损失汽车零部件

    脑力劳动者工作适配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陈玉玲马景璇王娟栗宁...
    745-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工作适配和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的关系,为个人和企业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34名脑力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评估其工作适配情况;甲状腺彩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3项指标综合评判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作适配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334名研究对象中男性239名(占71.56%),女性95名(占28.44%);工作适配得分(44.46±6.26)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值(18.27±15.99)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值(49.04±26.72)IU/mL;甲状腺彩超阳性者155名(占46.41%),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者27名(占8.0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者22名(占6.59%).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良好,甲状腺彩超、TPO-Ab和Tg-Ab对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解释程度较高,主观负荷量对工作适配存在正向相关(β=0.165,P<0.01),工作适配对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存在负向相关(β=-0.149,P<0.05).结论 工作适配情况越佳,出现甲状腺自身免疫性异常的可能性越低.企业管理人员应多加关注劳动者工作适配情况,保护劳动者健康.

    工作适配甲状腺自身免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结构方程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3篇论文入选科创中国"2024年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

    7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