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原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

张文军

双月刊

1003-1731

zywwbm@163.com

0371-63511062

450002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Journal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阳新野樊集吊窑M37发掘简报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87年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在新野县樊集吊窑窑厂发掘了43座古墓葬.其中,M37为长方形砖室墓,出土有5块画像砖以及大量陶器,尤其是胡汉战争、西王母、驷马驾车、橐驼等画像砖十分重要,属当时南阳地区首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樊集吊窑胡汉战争二桃杀三士画像砖陶楼

    重庆丰都县窑子塝遗址坪上墓地发掘简报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丰都县文物管理所
    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河南大学考古队在重庆市丰都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发掘了重庆市丰都县窑子螃遗址坪上墓地,共清理东汉、五代等不同时期墓葬8座,均为砖室墓,共出土文物156件,其中3座墓葬较为丰富和完整.此次发掘为研究三峡流域及附近地区东汉、五代等不同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风俗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重庆丰都县窑子塝遗址坪上墓地考古发掘

    焦作孟州函丈村唐代墓葬发掘简报

    焦作市文物勘探队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孟州市函丈村村民于村北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出土随葬品25件,有青釉、青白釉、白釉瓷俑和灰陶、铜器等.出土的瓷俑釉色莹润,造型精美,形态逼真,线条流畅,为河南青白瓷、白瓷中的精品,对研究河南白瓷的烧造历史、陶俑的演变及焦作唐代时期的墓葬分期和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这批瓷器很可能为黄河南岸巩义白河窑产品.

    河南孟州唐代墓葬瓷俑巩义白河窑

    史前时期俯身葬葬俗初探

    刘鸿丰赵江运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俯身葬作为特殊葬俗,普遍发现于史前各大文化区系中.它可分为正常埋葬类、偶然埋葬类和特殊埋葬类.其中,正常埋葬类见于马家浜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中,它反映的是特定时空范围内某一族群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可看作是族群的标识之一.特殊埋葬类具有原始宗教意义,反映了先民对待本部落内非正常死亡者的处理态度.此外,俯身葬的选择是带有功利主义的,是服务于生者现实生活的.

    史前时期俯身葬葬俗族群

    大众考古2024年03期(总第129期)

    44页

    凌家滩墓地墓葬复原与葬仪补论

    甘创业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凌家滩墓地是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的重要材料.其随葬器物众多,主要器类及组合比较稳定,器物功能多样.在新划分的墓区中,各典型墓葬间既有相似又有区别,但大体保持着身着佩饰、注重身份、以各类器物助葬、留意饮食的外部特征和地上地下两个世界、地下葬具内外两重空间,生者与逝者情感交互的内部逻辑架构,这体现了凌家滩社会葬仪内容的丰富.

    凌家滩墓葬复原葬仪

    寻根2024年第2期目录

    54页

    陶寺文化壁龛墓初步研究

    闫红贤
    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寺文化的壁龛墓,可分为在头端或脚端开龛、在左右两侧开龛及周壁开龛三类.从随葬品种类和特征来看,壁龛属于相对独立的葬仪空间,是陶寺社会少数人群特殊丧葬观念的表达.高等级墓葬通过开设多个规模较大的壁龛来彰显其身份和权威.陶寺文化墓葬壁龛的出现,不仅受到了黄土高原地区史前房址设龛观念的影响,也继承了豫西地区庙底沟文化晚期大型墓葬开设脚坑的葬俗.石峁文化的墓葬壁龛在形制特征、随葬品种类等方面都受到了陶寺文化的影响,这是龙山晚期黄土地带文化交流与互动在葬俗方面的重要体现.

    陶寺文化石峁文化壁龛墓文化交流

    殷墟戚家庄M63、M235墓主人身份讨论

    杜金鹏
    6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殷墟戚家庄商代墓葬M63、M235位于制玉家族墓地中,随葬青铜礼器铭文透露出墓主人身份信息.M63墓主人先后获得"戊菔""贾箙"职官称号,生前负责与箙有关的生产管理和流通,兼具武士身份.M235墓主人出身制玉世家,即"玉人"之族,本是玉工.其先祖曾担任()、菔职官,与铸铜家族戊族联姻或拓展生产业务领域而有戊氏.商代尚未产生族群性"贵族"与"贱民",人们的"贵贱"——社会地位的高低,在本族内就可分出层级.商代职官名号可以世袭,却并非都是官职的真实传承,而往往是"以官为氏"将前辈的职官名作为族氏使用.

    殷墟戚家庄M63M235墓主人身份

    凤翔血池遗址所见秦汉畤祭相关问题研究

    陈爱东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凤翔血池遗址是近年来秦汉畤祭遗存的重要发现,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通过对畤祭地点的选择、畤祭物品种类及内涵的分析,进一步梳理春秋至秦、汉畤祭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畤祭流程中所包含的天、地祭祀这一问题作相关讨论.

    血池遗址秦汉祭祀畤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