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原文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

张文军

双月刊

1003-1731

zywwbm@163.com

0371-63511062

450002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Journal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绛孝陵遗址的分期及制陶专业化研究

    董霄雷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新绛孝陵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进行分期研究,将孝陵遗址龙山时代遗存划分为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三个发展阶段,并对遗址各时期陶窑与周围附属设施的平面布局结构进行研究.认为孝陵遗址的制陶业在荆村文化阶段处于繁盛时期,至东关文化阶段开始由盛转衰,到三里桥文化阶段,此地或许已经不再从事与制陶相关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对孝陵遗址制陶专业化水平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孝陵遗址的陶器生产已经具备了规模化、专门化等特征,专业化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孝陵遗址分期布局结构制陶专业化

    由清华简《五纪》再探蚩尤身份——兼论上古亲属称谓制度泛化在政治领域中的体现

    武思梦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古社会是族邦社会,不同政治军事集团或大小族群间的上下关系即族群统属关系,那些分离出来或统辖于下的次级族群组织常以"子"族为称.新出清华简《五纪》成文时代与《左传》《国语》等相近,简文"黄帝有子曰蚩尤"之"子"也是指"族",是说在以黄帝为首的族邦联盟中有一个蚩尤族.蚩尤是南方苗族北上之氏族首领名与族名的合一,被黄帝族征服并成为其治下的一部分,有些文献谓之黄帝诸侯或黄帝臣,表述虽异而实指归一."子"字衍生出"族"涵义是上古时期亲属称谓制度泛化至政治领域的结果.

    蚩尤黄帝"子"亲属称谓制度

    大众考古2024年05期(总第131期)

    101页

    扬州地区汉墓出土原始瓷器工艺品质及相关问题探析

    刘松林颜张奕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地区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原始瓷器,推测是通过水运贸易来源于越文化核心区浙江一带,处于商周原始瓷与成熟瓷器之间,其工艺品质在西汉至东汉初有所差异.西汉早期原始瓷工艺品质相对较好,随葬原始瓷墓主身份偏高.西汉中晚期,尤其是西汉晚期原始瓷发展达到高峰,数量、规模均超前期,工艺品质却至最低点,多数器物胎质较粗、疏松,胎釉结合度差,剥釉现象严重,部分器物仅剩釉痕.器型规整度相对较差,烧制变形现象较为普遍.仅有少数器物工艺品质相对较好.墓主身份上达王侯将相,下至普通平民,且与原始瓷工艺品质相对应.东汉初未有太大变化.该区汉墓原始瓷器工艺品质差异形成原因应与当时社会背景、自然资源、工艺技术条件及墓主身份等因素有关.

    扬州地区汉墓原始瓷工艺品质

    半两钱铸造工艺复原研究

    朱安祥程杨曹歆昕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古发现的半两钱范种类丰富,不仅有范模与铸范之分,材质上也存在陶质、石质、金属质三种类型.通过对半两钱范的研究可以发现:半两钱主要使用范铸法进行铸造,具体流程包括"祖模→范模→铸范"三个阶段,而不同功能、材质的半两钱范在铸钱流程中也是各有差异.范铸法包括块范竖式浇铸与叠铸,半两钱在以块范竖式铸钱为主的同时,叠铸也于西汉时期出现,是我国古代铸钱工艺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

    钱范半两钱铸造工艺模拟实验

    新出韦元方、韦承庆父子墓志与唐高宗初期政事探微

    段成刚郭昕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冬,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上塔坡村东发掘出土了唐代初期《韦元方墓志》《韦承庆墓志》.墓志记载这支韦氏出自逍遥公房,并简要记载其宦历.从北朝后期到唐代前期,其家族属关陇集团的一分子.墓志记载韦元方、韦承庆在唐高宗时期被贬巴陵县,最终去世于此,上元三年(676)迁葬长安.通过对韦元方父子墓志的初步解读,一方面起到增补韦氏家族逍遥房一支世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研究唐高宗初年的相关史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逍遥公房京兆韦氏废王立武长孙无忌谋反

    三门峡北宋陕州奉诏新建府学记碑相关问题讨论

    张峰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州奉诏新建府学记碑主要记载了北宋崇宁年间陕州府学兴建的经过.本文主要对其碑文及碑体上发现的"刘仲游题记""陕府学图""陕府学图序"等进行了释读与探讨,为研究陕州府学的兴建、建制规模、位置变迁及其发展演变等提供了新资料,提出了新观点.

    北宋陕州府学碑陕州府学陕州文庙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27出土铜器科学分析研究

    郁永彬陈丽新黄凤春常怀颖...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27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件容器类器物中,有9件锡青铜,8件铅锡青铜;成组合的器物有些是分别制作的,有些是使用相同配比的金属料制作的.这批铜器制作全部采用铸造工艺,有铸造、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其中有8件器物本体样品显示为铸态组织,有9件为铸后受热组织.经分析的9件铜容器样品中所含的铅均为普通铅;戈父癸簋M27:28纹饰、造型和铅同位素比值特征,可以判定其是通过掠夺、受赐、"分器"、賵赙等方式流通到叶家山M27的;其他器物分属A类和C类普通铅的范畴,其他族属铭文铜器中,一部分器物使用了与曾国铜器相同或相似的矿料,另一部分器物与曾国铜器使用的矿料不同,体现了西周早中期青铜物料流通方面的重要信息,部分是以器物组的形式流通的.部分器物使用了低熔点焊料焊接技术.

    冶金考古叶家山墓地西周铜器铅同位素比值

    河南濮阳李亨墓出土施釉陶瓷器研究

    赵红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濮阳李亨墓未经盗掘,年代清晰,为研究中原地区北朝晚期墓葬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墓葬中出土青瓷莲瓣纹罐、碗,青黄釉莲瓣纹盖罐、杯,绿釉乐舞纹高足杯,是北朝晚期社会交融互鉴的体现,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南北方青瓷及铅釉陶的生产与贸易,提供了重要实物.

    北朝李亨墓乐舞图北方青瓷

    安阳桑园商代遗址东区M24、M92发掘简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