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文献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文献杂志
中医文献杂志

方松春

双月刊

1006-4737

shtcmliter@yahoo.com.cn

021-54669083

200020

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

中医文献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Litera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国唯一一份中医文献研究方面的学术期刊,以继承发扬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古今中医药文献为宗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重点反映我国中医药文献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动态,着重反映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全面介绍海内外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在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文献研究的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七十二禁方》抄本的流传及形制述略

    周鸿飞肖永芝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十二禁方》是 2021 年新出中医方药文献,中医类工具书未见著录,其原作者、成书年代、早期流传情况均不详.根据其文献特征及内容分析,《七十二禁方》古本或为手卷形制,因保存状况不佳,经民国时期上海医家赵璧真整理、周定康抄录而形成今本.然世事变迁,《七十二禁方》今本的抄录稿原件亦难得见,今所见文献面貌为今本的二次复印件.现《七十二禁方》全文 11 叶,存 3055 字,记载 72 方,结构严整,逻辑清晰,有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作为中医学界前所未闻的孤本文献,《七十二禁方》具有一定学术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七十二禁方孤本抄本

    《岭南卫生方》作者及成书问题新考

    余泱川陆亚兴范家顺陆瑶...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岭南卫生方》是现存最早论治岭南地区瘴病的医学专著,其在结构上由宋元之际李璆、张致远、汪棐、章杰等多位医家的论瘴之说及治瘴验方构成.通过书目调研及相关内容的引用情况,对通行本《岭南卫生方》成书过程中李、张二人的贡献提出新的认识;再利用史志、家谱中的新证据,对本书诸位作者生平中任官或谪居岭南的经历进行了详细考证,并由此明确了他们论瘴选方的缘起及创作历程,同时对部分篇目作者的存疑进行了辨析;最后基于上述考证成果对《岭南卫生方》的学术价值及医学史意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岭南卫生方瘴病文献研究

    《六十病方》"节皮"初考

    赵怀舟王小芸姜燕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皮"一药长期失考.老官山汉墓出土文献《治六十病和齐汤法》,传世文献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七情条例中均出现"节皮"一药.本文考证后认为,"节皮"是"豺节皮"的略称,而"豺节皮""豺漆皮"皆为五加皮的异名.因此,"节皮"即"五加皮".

    节皮五加皮老官山汉墓医简本草经集注医心方

    《神农本草经》温药探析

    刘菲菲李睿智王佑华
    12-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整理《神农本草经》中的温药,对其性味、功效以及现代的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对常用的几味温药进行举例剖析,发现温药以下品植物类为主,辛味药占比最高,其次为甘味药、苦味药.温性药物的病名及功效复杂多样,归类后发现温药的主要功效为温里散寒、温经通络、咳逆上气,现代临床中仍然被广泛使用的温药多数归属于解表类、温里类、补阳类及化痰止咳平喘类范畴.将《神农本草经》中的温药与现代临床所言功效与应用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医临床的发展拓展思路.

    神农本草经温药中药应用

    温阳、潜阳法在《千金方》不寐治疗中的运用

    谢王嘉辉杨清雅李崇超
    16-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者,所载关于治疗不寐的内容十分丰富,治疗不寐方剂具有"多用辛甘温之法,重视阳气"的配伍特点.多用辛温之品振奋阳气,温化痰饮,甘温之品补益中焦,扶正祛邪;多用温阳、潜阳之法,燮理阴阳,调神静气.令阴翳消,中焦衡,阴阳和,眠睡安.

    千金方不寐配伍规律温阳法潜阳法

    《圣济总录》荨麻疹外治疗法探析

    奚钦哲袁久林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圣济总录》中关于荨麻疹的记载丰富,书中所载治疗荨麻疹的外用方共计 27 方.外用药物多选祛风、清热、除湿之药,亦有辛温大热,药性峻烈之药;外用疗法涵盖敷涂法、淋洗汤浴法、膏摩法、粉身法以及熨法.方法多样,用药丰富,对于治疗荨麻疹具有直达病所、简便快速的特点,可在临床单独使用或者作为内服药物以及针灸疗法的补充.

    荨麻疹外治法圣济总录

    古代妊娠脉诊史料钩沉与启示

    黄天骄王育林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妊娠诊断以"手少阴脉动甚"等四种脉法为代表,并有一些辅助验胎法.唐以前医籍提出的妊娠脉象被后世不断解说、重塑.医家们并不热衷于探索唯一、明确的诊断方法,出现了诊法愈趋繁复而误诊时有发生的局面.另外,男女生理差异、阴阳术数属性从《难经》起即受到关注,用于诊病验胎与辨胎儿男女.宋以后,男女社会性别差异强化,医生施诊困难.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妊娠诊断走向精确化与规范化的进程.置身病者立场审视多种诊断方式,"层累"的医学知识与医学水平高低的关联便遭到了质疑.病者的真实感知和体验是身体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探讨生物医学意义上的身体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历史和文化的建构,则为我们带来了认识论上的突破.

    妊娠诊断脉法身体史医疗史性别史

    牡蛎火制法探讨

    于大猛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牡蛎的火制法,在汉晋唐以炒黄为主流,宋代盛行煅法,明代区别了煅制的火候,清代对煅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补阴宜生用外敷宜煅制.古法重现发现,以牡蛎色微黄为标准:焙法能缓慢地使牡蛎微黄色,手掰即酥,易碾成粉;炭火炙法耗时过久;文火炒法效果接近焙法且工作效率高.泥裹法繁琐且效率低.牡蛎煅至青灰色为炮制过度.坩埚与砂锅优于铁锅,加热均匀,工作效率高.

    牡蛎火制中药炮制

    蜡丸与蜡皮丸考辨

    许家驹刘鹏
    30-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对中医古籍文献中蜡丸与蜡皮丸相关文本的爬梳,分析探究了蜡丸与蜡皮丸的产生、发展与创新的历史源流.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清了蜡丸与蜡皮丸产生、发展的时间及二者之间制作、用途上的区别.对蜡蜜的功用、配伍及中医丸剂制作工艺研究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与意义.

    蜡丸蜡皮丸丸剂

    政策调整与医学期刊中医药篇目的消长——以1949-1966年《中华医学杂志》为中心

    陈红梅李剑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医学会的机关刊物,《中华医学杂志》随着党的中医政策的调整,在 1949-1966 年间刊发了一批反映中医方药、治法临床观察和采用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整理中医药的论文.研究发现,这 17 年间该刊中医药篇目的消长与同时期中医政策变化的历程密切关联,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中华医学杂志中医药论文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