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传统康复理念在现代疾病术后管理康复作用中的应用

    李华施倩倩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传统康复理念在现代疾病术后管理康复作用中的干预价值。方法:将医院外科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手术患者展开常规术后康复管理。观察组手术患者以中医传统康复理念进行术后康复管理。管理前后,观察两组术后康复管理质量、中医传统康复理念知识掌握情况、疼痛情况、焦虑程度、睡眠质量,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康复管理质量相关观察指标管理前显示,两组症状监测、精神慰藉、风险防范、功能重建四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显示,观察组症状监测、精神慰藉、风险防范、功能重建四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传统康复理念知识掌握相关观察指标管理前显示,两组防胜于治、阴阳平衡、经络疏通、药食同源四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显示,观察组防胜于治、阴阳平衡、经络疏通、药食同源四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VAS、GAD-7、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显示,观察组VAS、GAD-7、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现代疾病术后康复管理中,以中医传统康复理念进行术后康复管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康复管理质量,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掌握中医传统康复理念知识,对患者术后疼痛、焦虑、睡眠能够带来良好改善作用,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中医传统康复理念术后管理康复管理质量中医传统康复理念知识掌握水平疼痛焦虑睡眠质量

    中医药技术实施现状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管理价值影响

    张舟红薄静刘小丽江秋丹...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技术实施现状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管理价值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其均是在医院2022年1-9月期间确诊并住院进行管理,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住院期间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糖尿病前期伴肥胖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应用中医药技术进行管理。观察指标包括血糖评价指标、形体评价指标、管理效果评价指标。结果:管理前,两两组血糖评价指标FPG比较、两两组血糖评价指标2hPG比较、两两组血糖评价指标HbA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血糖评价指标FPG、血糖评价指标2hPG、血糖评价指标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两组形体评价指标BMI比较、两两组形体评价指标腰围比较、两两组形体评价指标臀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形体评价指标BMI、形体评价指标腰围、形体评价指标臀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两组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两组睡眠质量评价指标PSQI评分比较、两两组焦虑心理评价指标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管理效果评价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价指标PSQI评分、焦虑心理评价指标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患者临床管理中,应用中医药技术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患者血糖起到明显控制作用,而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腰围及臀围等形体指标,对患者临床症状带来明显改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焦虑心理。

    中医药技术实施现状住院患者临床管理价值血糖临床症状睡眠质量焦虑

    产后中医药康复调养管理的成效与哲学思考

    张玉兰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产后中医药康复调养管理的成效及哲学思考。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医院进行康复调养管理的55例产科患者列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康复调养管理。将2022年2月—2023年1月在医院进行康复调养管理的55例产科患者列为观察组,对其进行中医药康复调养管理。观察两组康复调养管理质量、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康复调养效果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形体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心理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生殖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及乳房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形体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心理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生殖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及乳房康复调养管理质量评分显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盆底功能Ⅰ类肌纤维肌力检测结果及盆底功能Ⅱ类肌纤维肌力检测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盆底功能Ⅰ类肌纤维肌力检测结果及盆底功能Ⅱ类肌纤维肌力检测结果显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宫缩痛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康复调养管理在产妇产后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带来显著的管理成效,对产妇产后康复调养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加快产后康复进程,提高康复调养效果,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产后中医药康复调养管理成效哲学思考康复调养管理质量盆底功能康复调养效果并发症

    中医药参与防治骨科疾病管理的潜力与切入点

    徐绒金晶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参与防治骨科疾病管理的潜力与切入点。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32例骨科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科疾病防治管理。观察组进行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观察两组骨科疾病防治管理质量、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知识掌握水平、疼痛情况、睡眠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管理前中医知识宣教方面两组评分比较、体质辨证分析方面两组评分比较、阴阳平衡调节方面两组评分比较、内外兼治结合方面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知识宣教评分、体质辨证分析评分、阴阳平衡调节评分、内外兼治结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知识评分、VAS评分及PSQ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参与防治骨科疾病管理潜力巨大,从中医内外结合、中医知识宣教、中医情志疏导及中医膳食调护作为切入点进行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骨科疾病防治管理质量及患者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知识掌握水平,对患者疼痛及睡眠可以起到更加显著的改善作用,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药骨科疾病防治管理管理质量疼痛睡眠并发症

    中医体质干预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张金晶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体质干预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康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7月—2022年6月进行康复管理的32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体质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管理效果、康复管理依从率、疾病复发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管理前体质评分及体质占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内管理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体质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平和质患者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与管理前比较,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MB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与管理前比较,评分均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管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康复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体质干预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其对康复管理的配合度,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使患者对康复管理有较高的满意度。

    中医体质干预神经内科康复管理应用

    骨科疾病中医药综合管理策略——基于病因分析与疗效评估

    孔思维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管理策略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疗效。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方便取样原则纳入了 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医院骨科收治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现代常规医学服务流程。观察组实施中医药综合管理策略。采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量表进行患者的疼痛、刚度、功能障碍等方面的评价,使用舒适度量表(comfort scale)评估患者整体舒适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关节强度、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疼痛、关节强度、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不适感、焦虑、幸福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观察组疼痛、不适感、焦虑、幸福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管理策略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关节强度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和幸福感。

    中医药骨科疾病综合管理病因分析疗效评估

    中医情志干预与亲情-责任交互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管理中的互补与互通

    朱岚陈益陈晓敏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中医情志干预与亲情-责任交互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管理中的互补与互通效果。通过比较接受中医情志干预和亲情-责任交互管理模式的患者与仅接受精神科基本管理内容的患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了该管理模式在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在优势。方法:对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2022年7月期间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了精神科的基本管理内容;另外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接受科室一般管理项目的同时,还接受了中医情志干预和亲情-责任交互管理模式。作者设计了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案,包括非语言表达、情绪表达、倾听技巧、信息传递和解释能力等评价项目。同时,为患者/家属设计了一份患者满意度评价问卷,并使用MADRS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语言表达、情绪表达、倾听技巧、信息传递和解释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等待时间、医生和护士的态度、病情解释和建议的清晰程度、诊疗过程的顺利程度、隐私保护措施和药物管理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焦虑、睡眠、食欲、体重、性欲、体力、运动和心理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干预与亲情-责任交互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管理中展现了与传统精神科基本管理相互补充和互通的优势。该管理模式显著提高了医患沟通技能,增加了患者对医疗团队的满意度,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情志干预亲情-责任交互管理模式医患沟通技能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

    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技术在眼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傅翔翔李翔韩芳芳吴叶双...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技术在眼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2022年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技术管理。比较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眼科疾病(实证、虚证)管理质量水平评分、患者诊疗依从性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值、焦虑(S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两周后,两组眼科疾病(实证、虚证)管理质量水平评分、患者诊疗依从性评分、ADL评分,同管理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值、SAS评分,同管理后比较明显降低(P<0。05)。管理2周后,观察组的眼科疾病(实证、虚证)管理质量水平评分、患者诊疗依从性评分、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值、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好转所需时间、视力改善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疾病管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技术的管理方案,用于眼科的作用更佳,更利于疾病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也能更依从治疗,病情好转的更快,对视力的恢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提高生活能力,让患者对疾病管理更满意。

    眼科辨证论治中医药技术疾病管理

    回授法在中医院肿瘤科患者自我管理和自身健康素养提高过程中的价值

    朱丽婷张晓倩陆恺叶丁喜...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回授法在中医院肿瘤科患者自我管理和自身健康素养提高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某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的96例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通过回授法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健康素养提高干预。根据不同分组方法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方法后,医护人员使用对应的评价量表对肿瘤科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自身健康素养情况、干预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指标的数据值差异。结果: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自身健康素养分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干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院肿瘤科患者应用回授法进行管理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身健康素养水平。

    回授法中医院肿瘤科自我管理自身健康素养提高价值

    利用专案管理提高康复科患者中药使用合理性的研究

    林苏进支英豪周龙寿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专案管理提高康复科患者中药使用合理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康复科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医疗技术干预和合理用药管理等项目;60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中药合理使用管理工作。设计中药制剂临床合理应用评价方法,对药物治疗指征、药品用法、个体化用药、药物配伍合理性、药物辨证论治、多药联合治疗等方面进行合理应用效果的评价。设计药物不良反应控制效果评价方法,对前期风险控制、药物效果及副作用监测、后期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应用效果的评价。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指征、药品用法、个体化用药、药物配伍合理性、药物辨证论治、多药联合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期风险控制、药物效果及副作用监测、后期药物安全性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利用专案管理提高康复科患者中药使用合理性,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指征、药品用法、个体化用药、药物配伍合理性、药物辨证论治、多药联合治疗评分,同时改善药物不良反应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药合理应用专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