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目标管理法提升中医儿科中成药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陈红徐欣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法提升儿科中成药使用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2月医院接受中成药治疗的160例患儿作为管理前对象,统计中成药不规范用药发生率,分析原因,并制定目标管理对策;选择2023年3-8月收治的160例患儿作为管理后对象,对临床用药过程实施目标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不规范用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规范用药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管理法可提升患儿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规范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

    目标管理法儿科中成药合理用药患者满意度

    以DDD值为基础分析我院2020-2022年住院中成药使用情况

    梁邦就林石明孔志薇陆少雁...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2020-2022年住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规范住院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临床合理用药系统抽取2020-2022年住院中成药的基本信息、数量、零售金额、科室、使用人次、使用天数和住院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等数据,再以限定日剂量(DDD)值为基础分析我院住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2020-2022年医院住院中成药零售总金额占比为23。13%、21。76%和21。11%,逐年下降;零售金额前10位科室和前20位中成药品种变化不大,其中复方伤痛胶囊和虎力散胶囊连续3年排名前3位;银丹心泰滴丸连续3年DUI远大于1;妇可靖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这3个品种连续3年的DDDc值位于前5;处方点评不合理率逐年上升,分别为0。76%、0。83%、1。51%。结论:医院大部分住院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中成药DDDs、DDDc较高和不合理使用情况,今后需继续加强中成药监管和针对性培训。

    限定日剂量住院中成药使用情况

    山东细化中医医院评审工作

    张霄
    87页

    基于深度访谈分析基层老年患者中医就诊现状与思考

    顾恒杜寒张志辉张丽玲...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深度访谈分析基层老年患者中医就诊现状并思考管理方法。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9月医院就诊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其中医就诊现状,包括其中医就诊频率、中医就诊目的、中医治疗方法,同时分析不同人口特征老年患者的中医就诊需求差异及影响因素,总结基层老年患者中医就诊管理方法。结果:200例患者中医就诊频率主要集中在每月两次,构成比62。00%;中医就诊目的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构成比44。00%;中医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构成比36。00%。200例患者中共计162例(81。00%)有中医就诊需求,在不同年龄、文化水平、中医文化信仰、自评健康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关系、病程方面,老年患者的中医就诊需求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文化水平高中以上、有中医文化信仰、自评健康状况差、医保支付、家庭关系和谐、病程>3年是影响老年患者的中医就诊需求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基于深度访谈分析基层老年患者中医就诊现状可见其中医就诊频率主要集中在每月两次,以疾病治疗作为中医就诊主要目的,而中医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穴位推拿按摩治疗,中医就诊需求率较高,需要从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建立基层老年患者中医健康档案、加强中医药宣传和教育、制定老年患者中医药管理规范方面进行管理干预,以进一步提高基层老年患者的中医就诊管理相关,满足其中医就诊需求。

    深度访谈基层老年患者中医就诊现状中医就诊管理

    中医药等技术参与对婴幼儿保健干预效果评价

    周玲金海丽潘志芬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药等技术参与对婴幼儿保健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儿童保健科收治的88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干预管理。观察组将中医药等技术参与到保健干预管理中。观察两组保健干预管理质量、客观生长发育情况、主观生长发育情况、中医药保健干预认知水平。结果:观察组管理前在调整气血运行、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脾胃功能、维持阴阳平衡方面的保健干预管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在调整气血运行、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脾胃功能、维持阴阳平衡方面的保健干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在身高、头围、体质量方面的客观生长发育观察指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在身高、头围、体质量方面的客观生长发育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在DQ、MI方面的主观生长发育观察指标与中医药保健干预认知评分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在DQ、MI方面的主观生长发育观察指标与中医药保健干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等技术参与对婴幼儿保健干预效果良好,不仅对保健干预管理质量可以带来明显提高作用,而且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带来明显促进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家属中医药保健干预认知水平。

    中医药等技术婴幼儿儿童保健干预效果管理质量生长发育中医药保健干预认知

    重度老龄化趋势下老年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

    江小建翁璐余英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度老龄化趋势下老年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现状与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22年7月-2023年8月收治的150例心理科患者。2023年2月开展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2022年7月-2023年1月设为开展前;2023年2-8月,设为开展后。以自制调查问卷统计150例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开展种数及开展满意度。同时观察150例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前后的心理状况和中医医养结合认知水平变化。结果:150例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调查显示以中医五音疗法开展率最高为70。00%,其次为中药沐足(68。67%)、中药熏洗(67。33%)、中医芳香疗法(66。67%)、中医气功调理(65。33%)、耳穴埋豆(64。67%)、中医药膳(63。33%)、中医推拿按摩(62。67%)、中医艾灸(60。67%)、中医刮痧拔罐(60。00%)、穴位敷贴(59。33%)、中药涂搽(58。00%)、中药调理(56。67%)、中药热熨包(56。00%)、中医定向透药(55。33%)。150例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1~2种占比最高为56。67%,其次开展3~5种的占26。67%,开展5种以上的占16。67%。150例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总满意率73。33%。150例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前(P<0。05),食疗养生评分、预防保健评分、阴阳调理评分及情志调摄评分明显低于中医医养结合服务开展前(P<0。05)。结论:重度老龄化趋势下老年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整体开展情况欠佳,各项中医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开展率较低,开展种数集中在1~2种,开展满意度还有待提高,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开展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认知水平,因此需要从多学科合作、个性化服务及中医药管理与指导等方面展开管理干预,以进一步促进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开展,提高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开展满意度。

    重度老龄化老年患者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现状分析对策

    中医适宜技术在呼吸科的开展情况与管理对策

    谢立春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适宜技术在呼吸科的开展情况及相关管理对策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间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329例为研究对象,2022年10月起实施管理对策,2022年1-9月,设为实施前;2022年10月-2023年6月,设为实施后。分析实施管理对策前后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满意度水平;同时以呼吸科13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素养水平变化及对相关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情况。结果:实施前后患者均以耳穴压豆、中药贴敷和穴位按摩为最常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并且实施后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且呼吸科护理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的风险管控及应急处理培训需求最高,同时更希望以线下形式、导师制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工作。结论:呼吸科已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类型相对较少,护理人员对风险管控及应急处理相关培训需求较高;同时实施针对性措施后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相关素养水平均明显提升。

    呼吸科中医适宜技术不良反应满意度培训需求

    远程中医技术在社区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运用

    侯敏汪俊芳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远程中医技术在社区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的119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呼吸内科患者接受常规诊疗方案进行管理和干预。观察组60例呼吸内科患者接受远程中医技术进行干预和诊疗。根据不同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管理措施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服务质量情况、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护理干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组患者的数据值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服务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患者中应用远程中医技术进行护理管理,能够促进患者居家护理质量,实现较好质量的中医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

    远程中医技术社区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运用效果

    构建以中医药优质服务理念为导向的内科管理模式探讨

    丁燕飞王燕陈小萍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中医药优质服务理念为导向的内科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内科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消化内科常规方式开展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构建以中医药优质服务理念为导向的内科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安全管理、证候管理、体质管理、情志管理)和护理效果(疼痛、睡眠、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安全管理、证候管理、体质管理、情志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医药优质服务理念为导向的内科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患者好评。

    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医药优质服务理念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基于中医辨证的中医药治疗在消化内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邬易琳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辨证的中医药治疗在消化内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消化内科选择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阶段为:2021-2022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疾病管理治疗方式。观察组基于中医辨证实施中医药治疗管理。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其中医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之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疾病管理中应用基于中医辨证的中医药治疗方式,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水平,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改善了其相关临床症状。

    中医辨证中医药消化内科疾病管理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