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在提高专科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杨珊珊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培训在提高专科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内科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中医药学相关服务。分别进行两组疾病治疗效果评价、患者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水平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注意事项、内伤七情致病、中医整体观、体质差异、食药疗疾、中医学科属性、穴位养生保健、外感六淫致病、中医学科优势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的学习与宣传,能够提高专科管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水平。

    培训中医药知识人才培养专科管理临床疗效

    中医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的管理方案与成效

    周珂晶章帆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定中医眼科专科医师的培训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成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4月,研究对象选取为期间参与中医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的中医眼科医师42名,将中医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眼科专科医师培训内容及步骤进行整合,形成"两步合一"的培训模式。其中2022年4-10月为培训前,2022年11月—2023年4月为培训后。培训内容包括临床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科研能力培训、医德医风培训,在培训前后对42名中医眼科医师进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前后的临床技能评分,以及培训前后的临床科研能力。结果:培训后中医眼科医师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中医眼科医师在病历书写、操作及手术、辅助检查及报告书写、中医治疗用药方面的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中医眼科医师的主动查阅资料执行力、主动复习执行力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构建完善的中医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管理方案是培养中医眼科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提高中医眼科医师的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

    中医眼科专科医师培训管理

    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张越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中医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10月期间开展研究,以神经内科参与中医护理培训的84名护士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名。对照组护士以传统培训模式开展培训。观察组护士则实行模拟教学法。在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以现场考核的形式比较两组护士的岗位工作能力,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两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的各项岗位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模拟教学法用于神经内科护士的中医护理培训,除了提升护士的考核成绩外,还能够提高护士的岗位工作能力,护士对培训方案的评价也有显著改善。

    神经内科中医护理培训培训管理模拟教学法

    系统化中西医结合综合教学模式在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范晨晓朱佳穆唏园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中西医结合综合教学模式在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精神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中4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参加培训时间先后顺序将40名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接受常规规范化培训模式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开展系统化中西医结合综合教学模式管理。规范化培训后考核所有医师对本次教学知识的掌握度情况,评估医师个人专业能力提升情况,调查医师对本次培训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分析不同教学模式应用于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医师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评估医师个人专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科临床构建试行系统化中西医结合综合教学模式,让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更加高效,是提升医师专业水平、个人能力及促进促进科室整体规范化培训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培训管理满意度。

    系统化中西医结合综合教学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

    《中国中医药报》社与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

    张昕
    65页

    我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年度积分卡考核管理的效果

    陈春连邱美芳张杨刘丽英...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临床医师应用合理用药年度积分卡考核管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制定医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年度积分卡考核管理办法,以2018年5月—2021年4月期间作为研究区间,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为实施前,2019年5月—2020年4月为实施后一年,2020年5月—2021年4月为实施后二年。提取实施前后基药品种占比、药占比、抗菌药物消耗总金额占比、基药消耗总金额占比、辅助药品消耗总金额占比、中药注射剂消耗总金额占比、重点监控药品消耗总金额占比、门急诊静脉输液率、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在实施前一年随机选取82例患者,实施后两年随机选取90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结果:基药品种数量占比、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无改善;药品金额占比略有降低;抗菌药物消耗总金额占比、基药消耗总金额占比及重点监控药品消耗总金额占比指标改善较明显;辅助药品消耗总金额占比、中药注射剂消耗总金额占比、门急诊静脉输液率及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改善幅度极大。实施后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临床医师采用合理用药年度积分卡考核管理后,能够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提升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

    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年度积分卡考核管理

    某院中药饮片处方单剂药味药量点评结果分析

    赵旭霞王月娥吴利刚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收集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中"单剂药味超18味药,单剂剂量超300 g"的数据,以期为医院HIS系统完善前置审核,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改善监管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在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基础上,增加单剂药味药量点评,每月随机抽取5 d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每天20张,每月100张,12个月共计1 200张,统计性别、年龄、计算每张处方每剂的药味药量,求和,算出超出《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规定的百分比。结果:1 2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51。93岁,年龄偏大;处方单剂平均药味14。6味(<18味),处方单剂平均剂量213。76 g(<240 g),从平均值看,某院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药味药量单剂使用基本合理;单剂药味超18味药处方196张,占16。33%,单剂剂量超300 g处方106张,占8。83%,如果医院HIS系统完善前置审核,医师根据系统提示,再次审慎辨证选药,使药性与证相合,或加减或超量签字,以最合适的药味药量实现最安全有效的用药,超量占比将有很大下降空间。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单剂药味单剂药量前置审核

    合理使用中成药思想指导下中成药的应用价值

    吴济桦潘根丽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合理使用中成药思想指导下中成药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表数字法将医院儿科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需要应用中成药颗粒剂进行治疗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中成药颗粒剂应用期间采取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患儿中成药颗粒剂应用期间以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思想指导进行用药管理。观察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管理质量及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知识用药管理前后的变化,并且比较两组中成药颗粒剂应用不合理情况和应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管理质量方面的安全性指标、及时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疗效性指标比较显示,管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管理质量各方面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知识方面的辨证用药知识、从简用药知识、适度用药知识、规范用药知识比较显示,管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知识各方面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药颗粒剂应用不合理情况和应用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用药管理更有利于提高临床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管理质量,可以进一步帮助家属掌握中成药颗粒剂使用知识,减少中成药颗粒剂使用过程中的应用不合理情况和应用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合理使用中成药思想指导用药管理质量中成药颗粒剂应用知识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PDCA循环法在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吴婷婷郭柳雅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为提高近效期药品管理工作质量,医院药剂科自2022年6月开始在病区试行PDCA循环法管理模式,从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病区药房药品管理记录中选取300份作为研究实施后,另从2021年5月—2022年3月期间病区药房药品管理记录中选取300份作为研究实施前。PD-CA循环法管理实施前后,分别统计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占比情况,评估药房整体药品管理工作质量,调查临床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数据差异,分析新管理方法在促进病区药房药品管理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结果:实施后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占比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区药房药品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临床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近效期药品占比概率,提高药房整体药品管理工作质量,是保障临床诊疗和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医务人员对该方法实施的满意度较高。

    PDCA循环法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应用

    中药合剂与中药颗粒剂的临床疗效比较

    朱郑凤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药合剂与中药颗粒剂的临床疗效不同,促进医院患者整体诊疗效果的提高。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3年9月的136例医院接收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根据中药合剂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颗粒剂治疗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根据不同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方式,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医院接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指标数据值。结果:观察组医院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患者的临床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合剂与中药颗粒剂在临床疗效上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应用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上面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该中医药治疗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药合剂中药颗粒剂临床疗效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