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连续性中医康复诊疗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廖李美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中医康复诊疗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跨度为2022年6月-2023年4月,研究人员从此时间段内神经内科病区接待诊疗管理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入科诊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诊疗期间给予其常规基础康复护理管理.观察组诊疗期间给予连续性中医康复诊疗模式管理.出院1个月后,工作人员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使用量表调查所有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另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对康复诊疗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分析不同康复诊疗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的开展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工作人员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开展连续性中医康复诊疗模式,能收获良好效果,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诊疗和预后质量,提升康复效果,对促进患者出院后功能恢复也有积极作用,患者满意度高.

    连续性中医康复诊疗神经内科康复效果影响

    中医干预小组在促进外科实现个体化管理中的价值

    陈丹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干预小组在促进外科实现个体化管理的价值.方法:从2022年4月开始组建中医干预小组,在中医干预小组的指导和帮助下给予临床患者个体化诊疗和护理管理.从2022年4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管理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纳入究管理后.从2021年2-12月期间常规诊疗护理管理下收治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纳入管理前.中医干预小组管理前后,分别评估本科患者护理和健康管理质量,调查临床患者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度和知晓度,比较管理前后患者对本科护理及健康管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情况,分析中医干预小组在本科临床管理中的实践价值.结果:管理后患者护理和健康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度和知晓度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对本科护理及健康管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外科临床实施中医干预小组管理,能提升临床患者整体护理和健康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度和知晓度,为推动科室实现患者个体化管理提供助力,患者对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的满意度高.

    中医干预小组外科个体化管理价值

    二元应对理论下的中医药在神经内科康复中的作用

    刘妙春钱敏炜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元应对理论下的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内科康复中的作用,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评估中医药康复方案在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整体功能状态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3月期间,选取100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程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二元应对理论下的中医药康复方案.治疗后,采用中医症状评分方案和Karnofsky指数进行评估,以比较两组在症状改善和整体功能状态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乏力、麻木、偏瘫、走路不稳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症状和不适、自理能力、疼痛和疲劳、医疗依赖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元应对理论下的中医药康复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内科康复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整体功能状态和日常活动能力.这为中医药在神经内科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临床实践证据.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中医药康复二元应对理论Karnofsky指数

    缺陷病案分析结合中医服务对减少外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陈慧萍谢小华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缺陷病案分析结合中医服务对外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以评估其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了 2022年1月-2023年4月期间在医院肝胆胸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医疗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缺陷病案分析指导下的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分析了两组患者在管理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设计了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患者自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级.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医疗管理方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陷病案分析结合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的应用在外科患者管理中具有潜在的积极效果.研究发现,该模式可显著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这表明,结合中医医疗服务和缺陷病案分析可能为提高外科患者的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和策略.

    缺陷病案分析中医医疗服务外科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

    中医管理模式下的结构式干预在骨科的应用

    沈利红翁齐列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管理模式下的结构式干预在骨科的应用效果,提高骨科患者护理质量及水平.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2023年6月的151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5例骨科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措施进行管理.观察组76例骨科患者通过中医管理模式结构式干预进行管理.研究人员分别实施护理措施后采用相应评价量表对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管理模式下的结构式干预方法在骨科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经过中医结构式干预护理后骨科患者在生活质量、并发症及护理质量方面的管理效果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中医管理模式结构式干预骨科患者应用效果

    加强中医文化素养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邵芳芳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的护患矛盾日益突出,表现为护患关系日趋紧张、信任危机日益加深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不足.要真正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必须从其实质和内涵出发.中医文化中的和谐仁爱、非逐利及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的关爱,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加强中医文化素养,培育恪守慎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建立尊重患者、一视同仁的行为准则,树立热爱专业、忠于职守的职业荣誉感,能推动护患关系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医文化素养和谐护患关系构建对策

    湖北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促中医药发展

    阚景荣萧济康孙苗
    112页

    区级医院在农村中医药服务过程中的作用

    孙庆周芳英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区级医院在农村中医药服务过程中的作用,提高手术室就诊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9月-2023年9月的156例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措施进行管理及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药服务进行疾病管理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应用体验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患者对各项中医药服务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区级医院在农村中医药服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较高,中医药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显著,科室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农村中医药服务过程中的不足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区级医院的作用和优势.

    区级医院农村中医药服务作用

    浙江实施中医药百医千徒项目

    王青云
    115页

    医共体下临床药师服务模式的实践

    李慧凌琳陈永虎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医共体实践中如何提高基层处方合理率,从而提升基层医师安全用药意识.方以门诊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及临床药学干预作为着力点,建立由总院临床药师为主导、分院临床药师共同参与的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干预后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降低、注射剂使用率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提高.通过总院临床药师的干预以及分院药师的协作,大大提升了基层处方用药合理率以及基层药师的处方点评能力,结果显示总院-分院临床药师联动模式可显著提升医共体内药师团队服务能力,实现医共体内药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处方点评医共体模式临床药师慢病管理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