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保护性约束角度探索现代医疗决策与中医职业伦理相结合的作用与影响

    王珂妮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保护性约束的角度探讨现代医疗决策与中医职业伦理相结合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入院的ICU重症患者34例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入院的ICU重症患者3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医疗决策干预.观察组进行中医职业伦理下的医疗决策干预.通过量化评分方式对患者就医期间的重症监护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护理操作执行质量、护理记录完整性与及时性、团队协作与沟通、患者关怀与交流、危机处理与应对能力等方面.对患者家属信任度进行评估,涉及沟通与信息透明度、专业素养、文化与心理支持等方面.结果:观察组在团队协作与沟通、患者关怀与交流、危机处理与应对能力方面的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护理操作执行质量、护理记录完整性与及时性方面的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在沟通与信息透明度、专业素养、文化与心理支持方面的信任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现代医疗决策与中医职业伦理的双重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团队协作与沟通、患者关怀与交流、危机处理与应对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质量,同时增强患者家属对医疗团队的信任度.

    保护性约束现代医疗决策中医职业伦理ICU患者护理质量患者家属信任度

    基于"中医防治康养"理念下慢性疾病的管理分析

    张春燕张国梁杨佩儿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防治康养"理念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23年3-12月期间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根据医嘱分组,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情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与"中医防治康养"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中医防治康养"理念接受程度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防治康养"理念接受程度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其在中医理念管理工作质量评分、中医技术管理工作质量评分、中医预防评分、中医疾病评分等方面的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医饮食评分、中医康复评分、中医预防评分、中医疾病评分等方面相应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防治康养"理念的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慢性疾病患者对于临床管理工作的配合度,保证中医管理工作的质量.

    中医防治康养慢性疾病管理分析

    基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院骨科康复模式

    吴云芳章碟超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将探讨基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院骨科康复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1月-2023年9月医院骨科所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干预理念进行干预.观察组则接受中医药特色干预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康复观念普及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其在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康复预防观等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其在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康复预防观等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其在疾病预防、家庭关怀、生活饮食、保健养生等方面的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疾病预防、家庭关怀、生活饮食、保健养生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临床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药文化特色思想,中医骨科康复工作的应用效果大幅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得以改善.

    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院骨科康复模式研究

    第七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张霄
    105页

    中医药特点和优势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徐带弟马美红林琴君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特点和优势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接受中医药特色管理理念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中药应用情况及妇科证候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管理前其在活血化瘀类药物、补阴类药物、止血类药物、补血类药物等方面评分及妇科证候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比较以上各项目评分及妇科证候评分,观察组其在活血化瘀类药物、补阴类药物、止血类药物、补血类药物等方面评分及妇科证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前其在气阴两虚、气血两虚、脾虚气滞、痰瘀互结等方面的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气阴两虚、气血两虚、脾虚气滞、痰瘀互结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药的特点及优势与妇科疾病相结合,能够通过中医药临床干预方法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中医药特点优势妇科疾病应用

    国家中医巡回医疗队赴青海海西开展工作

    伍志成王月明
    108页

    我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质量管理与改进策略

    李超沙出日勒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系统分析上犹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应用现状,发现存在技术应用不规范、质量管理不到位等核心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与评估等策略.同时,还倡导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加强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整合,以提升患者满意度与医疗服务质量.通过案例分析,验证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上犹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质量管理与改进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深化质量管理与改进策略,推动上犹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中医药适宜技术质量管理技术改进患者满意度

    儿科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关键问题与利弊分析

    卓景芬张林美曹结施长丽...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儿科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关键问题与利弊.方法:以医院2023年5月-2024年1月收治的114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管理干预前后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效果变化,并且比较患儿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后的疾病康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满意度.结果:管理前,两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效果均提高,且观察组在原料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控制、配伍禁忌控制、毒副反应控制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体温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儿科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关键问题涉及中药原料质量、生产工艺、配伍禁忌、毒副反应等方面,及时针对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关键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效果,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其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满意度.

    儿科中药配方颗粒质量评价关键问题满意度

    中医整体观视角下多学科团队管理在提升肿瘤科诊疗质量中的作用

    刘青平邱明月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实施中医整体观视角下的多学科团队管理对提升肿瘤科诊疗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1月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中医整体观视角下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疗质量及诊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对比管理前后身体素质(KPS法)、生活质量(QLQ-30问卷)、癌痛水平(NRS法)的变化差异;分析诊疗质量、身体素质、生活质量以及癌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疗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实施管理前两组患者KPS得分、QLQ-30得分以及NRS得分对比差异不大,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KPS得分、QLQ-30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RS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诊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各指标相关性可知,诊疗质量与KPS得分、QLQ-30得分之间、KPS得分与QLQ-30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NRS得分与诊疗质量、KPS得分、QLQ-30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中医整体观视角下的多学科团队管理可以提高肿瘤科诊疗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癌痛程度以及诊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肿瘤内科多学科团队管理中医整体观诊疗质量相关性分析

    中西并用急诊医疗模式的救治质量与就医体验评价

    傅怀芳韩丽云许红妙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中西医结合急诊服务模式,并评估其在高热中暑患者救治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高热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现代急诊服务管理流程的急诊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服务中适当应用中医外治方案.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快速识别和确诊症状、有效措施的应用、救治过程的连续性、个体化诊疗、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就医体验方面,观察组患者在诊断与治疗、沟通与信息传达、陪同和支持、人性化服务、多元化服务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急诊服务模式在高热中暑患者救治中表现出显著的成效.与传统的现代急诊服务相比,应用中医外治方案能够提高救治质量,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有助于提升急诊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中西医结合急诊服务高热中暑中医外治救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