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县域医共体中药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质-量"双标评价方法探讨

    宋均汪霞王莉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县域医共体中药质量评价的现状和"质-量"双标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医院2022年4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30例中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中药质量评价管理,同时分析其中药质量评价的现状,观察组采取"质-量"双标评价方法进行中药质量评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中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同时观察其管理前后的中药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中药质量评价现状调查显示外观质量评价的总展开率最高为81.54%,其次为毒理评价(80.00%)、药效评价(78.46%)、微生物评价(73.85%)、理化指标评价(69.23%).观察组中药治疗总有效率及中药治疗安全性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管理前,两组中药质量控制效果各评价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药质量控制效果中的外观质量控制、药效质量控制、安全质量控制及卫生质量控制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目前县域医共体中药质量评价多以外观质量评价及毒理评价等为主,评价措施相对单一,采取"质-量"双标评价方法进行中药质量评价管理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效果以及中药治疗安全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中药质量控制效果.

    中药质量评价县域医共体"质-量"双标评价方法中药治疗效果安全性

    融合发展中医药综合服务应用管理的质量评价及思考

    李英飞张晓芳张璐章建东...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融合发展中医药综合服务应用管理的质量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2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诊疗期间展开常规管理,观察组诊疗期间临床管理中融合中医药综合服务应用管理,观察两组中医中药认知及中医适宜技术认知水平变化、疼痛程度变化,并比较两组康复进程及并发症.结果:管理前,组间中医中药认知及中医适宜技术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中医中药认知及中医适宜技术认知水平均有明显上升,且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中医中药认知及中医适宜技术认知评分明显更高(P<0.05).管理前,组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疼痛程度均有明显减轻,且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康复进程明显更快,其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合发展中医药综合服务应用管理不仅对患者中医中药认知及中医适宜技术认知水平可以带来显著提升效果,而且其在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以及加快康复进程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融合发展中医药综合服务应用管理中药中医适宜技术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管理中的作用

    黄玉泉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为了提高中医院门诊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中医院门诊药房自2023年1月起开始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药品库存周转管理,将2022年药品管理数据设为实施前,将2023年药品管理数据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药品库存周转管理效果以及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药品库存周转管理效果各评价指标均达到目标,其中药品库存月周转率均值、库存周转天数均值以及近效期药品占比均值目标达标率分别为110.36%、100.86%以及102.00%,进步率分别为49.06%、44.82%及45.33%.实施后药房在药品出入库流程、药品清点及药品库存设置等5个维度的药品库存周转管理质量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管理中具有明显作用,能够提高药品库存月周转率、减少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近效期药品占比以及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管理质量.

    PDCA循环中医院药品库存周转管理

    新形势下中医产科护理带教多元化教学探析

    梁月萍吕铃莉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中医产科护理带教多元化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5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研究,按照培训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新形势下中医产科护理带教多元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中医护理能力评分和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的态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中医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的态度中感兴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形势下中医产科护理带教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低年资护士培训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对培训的兴趣,提升了护理人员护理能力和考核成绩.

    低年资护士护理教学内涵建设培养路径中医

    中医实训教学体系管理在五官科教学中的应用

    陈海丽王玉瑜洪雪萍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实训教学体系管理在五官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4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研究,按照培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实训教学体系管理.比较两组护士中医护理理论考核成绩和中医实践操作考核优良率及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中医理论考核指标中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护理程序、中医专业知识、中医应变处置评分分别为(94.36±6.71)分、(95.88±5.89)分、(95.72±5.93)分、(94.68±5.92)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的(88.69±4.32)分、(86.79±4.47)分、(89.86±4.28)分、(88.76±5.18)分(P<0.05).观察组护士中医实践操作考核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实训教学体系管理在中医技能培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可提升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医院中医护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同时该培训模式得到了护士的认可,提升其满意度.

    中医实训教学体系管理低年资护士护理教学五官科

    中医文化传承与护理创新在提升胃肠外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

    俞芳琴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文化传承与护理创新在提升胃肠外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22年6月开始实施中医创新管理模式,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42例肠胃外科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39例肠胃外科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患者对胃肠外科中医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纠纷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普通饮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患者对胃肠外科中医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胃肠外科中医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胃外科开展中医文化传承与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对中医健康文化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胃肠疾病中医文化传承护理创新管理质量

    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对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刘琼朱胜玲郎秀娟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对骨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6月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7-12月采用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模式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患者对骨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及两组中医护理管理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骨科护理服务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常规护理干预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护理管理其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经络穴位按摩联合循证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骨科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了患者对骨科中医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也提升了骨科的中医护理管理评分.

    骨科中医护理中医经络穴位按摩循证护理护理管理服务质量

    中医整体观与现代医学协作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朱妙燕陈靓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观与现代医学协作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在医院老年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医药的服务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评分情况、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呼吸内科的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联合使用中医整体观以及现代医学协作管理的方法,可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中医整体观现代医学护理呼吸内科生命质量

    基层医院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难点与思考

    程海英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医院2022年中医适宜技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开展难点,并探讨专项管理对策.方法:统计2022年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包括开展项目种类、开展例次、人均开展例次;调查护士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质量的满意度.结果:2022年医院住院患者77 492例,开展中医适宜技术599 759例次,人均开展例次为7.74次/人;康复科、骨科、儿科是开展例次最高的三个科室,分别占比14.90%、13.44%、13.15%,其次是神经外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按照开展例次由高到低的中医适宜技术分别是穴位贴敷、中药涂搽、中药封包、耳穴压豆、中药熏洗、中药熏药、灸疗、小儿捏脊、拔罐、揿针、刮痧、贴敷疗法、隔物灸、放血疗法;护士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90.00%.结论: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开展情况较为乐观,中医适宜技术开展项目种类多、人均开展例次较高,护士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质量的满意度较为乐观,但仍有提升空间,仍需持续加强推广管理.

    基层医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管理现状调查

    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对康复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钟巧巧管旭万叶海燕何江柳...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在康复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6-12月就诊于医院康复科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两组均连续观察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康复治疗管理、药物服用管理、饮食管理、心理管理、运动管理等各项管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服药、饮食和中医康复理疗等方面的依从性,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管理、药物服用管理、饮食管理、心理管理、运动管理等各项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服药、饮食和中医康复理疗的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管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管理、药物服用管理、饮食管理、心理管理、运动管理等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服药、饮食和中医康复理疗等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管理4周后,观察组患者对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的管理满意度为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结论:中西医并重理论与实践模式对康复科护理管理质量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管理水平,并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患者普遍对中西医并重管理模式满意度较高.

    中西医并重康复科护理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