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院内分泌科2020-2022年中成药应用趋势分析

    陈晴何莉颖张珺蓓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内分泌科2020-2022年中成药应用趋势,为中成药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2020-2022年内分泌科中成药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以Excel软件分类统计中成药的类别、用量、销售金额,计算各药物的DDDs、DDC.结果:2020-2022年,医院内分泌科中成药处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中成药占总处方的比例呈现小幅度增长态势;销售金额排前9位的中成药类别基本稳定,销售金额分别占各年份总销售比例的74.95%、78.71%、79.64%.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中成药为气血双补类、益气养阴类、滋阴补肾类,各年份销售比例均接近50%.中成药单品销售金额逐年有所增长,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至灵胶囊、芪胶升白胶囊,其中百令胶囊始终居首位;中成药单品种DDDs逐年增加,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六味地黄丸、芪胶升白胶囊;中成药DDDs排序出现波动,但结构比较稳定.中成药DDC最小的为六味地黄丸,各中成药DDC保持小幅度稳定下降.结论:医院内分泌科近3年中成药应用情况整体比较理想,基本涵盖了患者中成药用药需求,但仍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内分泌科中成药应用趋势

    三甲医院康复科中医药文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胡海燕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三甲医院康复科中医药文化建设现状.方法:2022年4-5月对医院康复科的中医药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康复科共有医务人员17人.医院领导分管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并每年制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工作考核.医院建有主题雕塑、主题文化墙、中国历代名中医雕塑.康复科建有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包括诊疗规范、医务人员仪表规范、职业行为准则及教学规范,并采用传统特色进行装修.康复科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并在媒体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调查结果显示,康复科医务人员均认为三甲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很重要,有14人认为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困难为经费缺乏(82.35%),有12人认为主要困难为人才缺乏(70.59%).结论:医院康复科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建设与环境建设等关注度较高,但内涵建设方面尚需加强.

    三甲医院康复科中医药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某妇幼保健院2021-2022年中成药合理用药情况调查

    冯欣慧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某妇幼保健院2021-2022年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情况,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方法:从某妇幼保健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21-2022年的中成药应用情况,统计分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包括品种、金额,计算用药频度值(DDDs)和日均费用(DDC),并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021-2022年某妇幼保健院共使用中成药119种,占13.10%(119/910),金额占12.60%;根据功效进行分类,使用数最多的为清热剂,为18种;其他依次为扶正剂和解表剂,分别为11种和10种;固涩剂、消导剂和鼻药的种类最少,均为1种.DDDs最高的中成药为复方鱼腥草合剂,为18 125;其他依次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分别为16 132和11 725.共发现不合理用药105例,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比最高,为30.50%(32/105),其次为适应证不合理,占23.80%(25/105).结论:某妇幼保健院的中成药使用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清热剂、扶正剂和解表剂使用较多,不合理用药以联合用药不合理和适应证不合理为主,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进行药学培训,提高其中成药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中成药合理用药调查管理

    基于"专创融合"的中医药高校双创教育实践调查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为例

    施正宇林觐民王晓梅倪海滨...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中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和市场状况,了解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文章研究了现今中医药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以"专创融合"为基础,从教育体系、实践教育、实践平台、师生队伍、文化氛围五个维度展开.为了了解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专创实践,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为典型案例,采用SPSS因子分析法,对双创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当地院校提供教育优化策略.

    中医药护理双创教育专创融合因子分析

    某市三级中医医院中医推拿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余晓玲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医院应用中医推拿技术的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23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原则,自制问卷,对医院的部分护理人员就中医推拿技术的应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该院中医推拿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影响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推拿技术的因素.结果:共有127名护理人员参与调查,共有6个科室开展了中医推拿技术,开展时间为5~14年.2018-2022年,医院接受中医推拿服务的患者平均为每年1 188人次.对于影响中医推拿技术开展的因素,有101人认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79.53%),有74人认为"医师开具中医推拿技术的医嘱很少"(58.27%),有70人认为"中医推拿护理的收费低或没有收费"(55.12%).结论:该医院的中医推拿技术应用情况并不乐观,需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中医推拿技术的临床使用.

    中医医院中医推拿护理临床应用调查表

    消化内科患者中医药需求情况调查与分析

    杨姣姣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消化内科患者在中医药方面的需求情况,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3年1-6月消化内科的5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的中医药需求进行调查.内容包括4部分,患者个人信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过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的需求、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相关知识的需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96份,其中接受过中医药技术诊疗的465例,占93.8%;在同时接受多种中医药技术治疗的患者中,接受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占比最高,为62.5%,其次为中药治疗,共261例,占52.6%;在中医药技术需求方面,97.2%的患者认可中医诊疗方案,其中需求最高的为中药治疗,占96.6%;其次为中医特色治疗,占87.1%.在中医药技术相关知识需求方面,96.9%的患者认为需要进行中医药技术说明和中医健康教育,其中对中医特色治疗说明的需求度最高,占89.7%;其次为疾病的中医膳食干预,占72.9%.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的认同度较高,需求较大,医院应据此调整服务内容,适当增加中药和中医特色治疗的比例,增加中医健康教育的比重,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

    消化内科中医药技术调查需求

    2022年我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结构调查与管理对策

    韩洁张玲娣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门诊中成药用药结构,提出管理对策,为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22年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中成药处方1 200张,分析中成药用药结构分布、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及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中成药使用频次为2 671次,其中清热解毒类占21.40%,活血化瘀类占20.30%,理气止痛类占17.90%,健脾消食类占15.10%,调气止咳类占12.20%,其他占13.10%;常见中成药包括五酯胶囊、脑心通胶囊、妇乐片、乌灵胶囊、银杏叶片、复方鱼腥草颗粒、复方丹参滴丸、香菊胶囊、百令胶囊、护肝片;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4.10%.结论:中成药在门诊的使用以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最常见,如五酯胶囊、脑心通胶囊等;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建议加强对医生进行相关培训,建立中成药使用规范制度,进一步提高中成药使用的合理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成药门诊调查分析管理对策用药结构

    陕西强化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加工管理

    方碧陶
    39页

    2021-2022年某基层中医院骨科中药颗粒应用现状分析

    杨波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21-2022年某基层中医院骨科中药颗粒应用现状.方法:提取医院骨科用药管理信息系统中2021-2022年含中药颗粒的8 000张处方作为调查对象,由医院主任中医师对中药颗粒处方进行初步整理,提取处方中确诊疾病、中药颗粒名称、用量等变量,对处方中中药颗粒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以使用频率排在前22位的中药颗粒为基层医院高频中药颗粒,对高频中药颗粒进行归类分析、剂量分析及超剂量用药、超适应证用药情况判定.结果:2021-2022年医院骨科8 000张中药颗粒处方高频药物有甘草颗粒、牛膝颗粒、黄芪颗粒等,使用频率>20%的中药颗粒有两味,使用频率>10%的中药有11味,使用频率>5%的中药颗粒有9味.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中药颗粒多为补虚药(59.08%)、祛湿药(18.18%)、活血化瘀药(13.64%).高频中药颗粒剂量规格范围为3~30 g,3 g、6 g、9 g、10 g和15 g是最常见的剂量.高频中药颗粒适应证与计量基本合理.结论:2021-2022年该基层中医院骨科中药颗粒多用补虚药、祛湿药、活血化瘀药,与骨科常见病补益、祛风湿、活血化瘀的需求基本吻合.未来应加强管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层中医院骨科中药颗粒

    我院发热药房的中成药使用情况与管理对策

    金玲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发热门诊药房的中成药使用情况,并进行处方点评.方法:回顾性抽取2023年第一季度医院发热门诊药房1 553张中成药处方,对药物处方量、数量、金额、功效、中医证型进行统计点评,根据结果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并提出管理建议.结果:2023年第一季度我院发热门诊药房中成药处方1 553张,前3位的依次为连花清瘟颗粒、芪胶升白胶囊、银黄丸;发放数量共2 306盒,前3位依次为芪胶升白胶囊、银黄丸、肠炎宁颗粒;金额共计108 901元,前3位依次为银黄丸、芪胶升白胶囊、肠炎宁颗粒.其中不合理处方34张,占2.19%;以适应证不合理最高,占1.00%;其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处方不完整、用药疗程不适宜,发生率分别为0.64%、0.26%、0.19%、0.13%.结论:中成药在医院发热门诊使用较为常见,中成药整体使用较为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医院需加强管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成药发热门诊处方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