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中医药"零缺陷"服务在骨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范晓珊
    230-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管理中开展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中医药"零缺陷"服务管理,分析其对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骨科2021年1月-2023年6月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基础路径式质量检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零缺陷"服务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等方面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管理中开展路径式质量检查联合中医药"零缺陷"服务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骨折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骨科病房的综合管理质量.

    路径式质量检查中医药服务管理骨科病房

    上海公布区域中医医联体基层骨干双聘名单

    罗乃莹
    232页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现状与建立网络平台的实践

    贺兰花俞利华盛俊霞
    23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现状与建立网络平台的实践效果,从而改善骨科患者的护理结局.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的17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骨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骨科患者接受中医适宜技术网络平台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的各项不良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目前仍然存在这一定的阻力,建立中医适宜技术网络平台后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骨科患者在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护理服务质量方面有较大程度上的提升和改善,该模式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现状网络平台实践

    山东规范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方碧陶
    235页

    "四位一体"模式对提高针灸推拿科疾病管理效果的作用

    孙莲雄徐秋娥冯建伟蒋仙庭...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针灸推拿科开展"四位一体"模式对该科室患者疾病管理效果的实践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针灸推拿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疾病诊疗模式,观察组开展"四位一体"疾病诊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诊疗质量、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依从性情况、满意度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干预前后的疾病相关素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管理质量各个考察部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诊疗工作满意度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相关素养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相关素养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相关素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四位一体"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针灸推拿科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诊疗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针灸推拿四位一体疾病管理诊疗效果

    中西汇通融会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

    段庆庆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西汇通融会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4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中西汇通融会展开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管理,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管理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大便稀溏、夜寐欠安、咳嗽痰多、呼吸困难、食欲下降等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大便稀溏、夜寐欠安、咳嗽痰多、呼吸困难、食欲下降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管理依从性、疾病康复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管理依从性、疾病康复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西汇通融会展开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管理,不仅对患儿临床症状可以带来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家属的管理满意度及患儿管理依从性,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管理后的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可能的降低疾病复发概率,改善远期预后.

    中西汇通融会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沈诗艳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自制调查问卷统计其诊疗期间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包括统计各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率及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知识掌握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展开中医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136例泌尿外科患者诊疗期间中医适宜技术开展率以穴位贴敷最高为65.44%,其次为中药热罨包、中医定向透药、揿针等.中医适宜技术知识掌握率以耳穴埋豆最高为62.50%,其次为穴位贴敷、中药热罨包、刮痧等.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适宜技术辨证选择、中医适宜技术操作方法、中医适宜技术刺激强度、中医适宜技术康复保健等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现状有待改善,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以穴位贴敷及中药热罨包等常见,整体应用率较低,且患者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知识掌握水平偏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中医管理干预,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发展.

    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现状应用前景

    中医管理组织模式在内分泌科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陈靓胡慧英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管理组织模式在内分泌科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起对内分泌科医疗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构建中医管理组织模式,按照态势分析法剖析既往的工作情况,并从管理角度给内分泌科医疗管理提出建议,形成以中医思想和中医理论为导向的组织管理模式,2023年1-10月为实施后,2022年3-12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内分泌科病区在中医辨证查体、中医诊断、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医疗安全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内分泌科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调查分析内分泌科中医医疗管理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构建完善的中医管理组织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中医医疗管理评分,提高了患者对内分泌科中医诊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内分泌科中医医疗管理应用

    制约中医药融入外科管理体系的现实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刘静慧戴红鲍莉莉
    247-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制约中医药融入外科管理体系的现实问题,并对其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普外科2023年收治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应用常规干预进行干预,观察组则接受中医药干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药管理工作融入效果、依从性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中医理念融入、中医诊断方法融入、中医预后管理融入、中医围术期管理融入等方面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理念融入、中医诊断方法融入、中医预后管理融入、中医围术期管理融入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分析制约中医药融入外科管理体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医药融入外科管理体系进程.

    中医药外科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疾病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

    严悦婷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疾病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5月-2024年2月收治的150例风湿免疫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同时观察组构建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疾病评价体系进行中医药防治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质量、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效果、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质量、效果、能力等方面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诊断与治疗、营养与饮食、教育与宣传、康复与转归等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畸形、关节肿胀等管理效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施治、中医技术应用、中医起居调护、中医饮食调理等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构建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疾病评价体系进行中医药防治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质量及防治管理效果,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患者风湿免疫疾病防治管理能力.

    中医药风湿免疫疾病评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