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科患者中医护理服务首选意愿调查与影响因素

    郑美琴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医院精神科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首选意愿,探究影响因素,为提高精神科中医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纸质填写和网络线上填写两种方式对精神科2022年收治的230例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将中医护理服务作为首选服务的患者占比最低,为26.96%;对于中医护理服务的使用情况及需求,对情志护理使用及需求均最高,分别为31.30%和35.22%;对中医护理服务的认知,患者或家属普遍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中医护理服务使用、病情的稳定性和患者或家属对中医护理服务的了解是影响患者首选中医护理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与西医护理相比,精神科患者的中医护理服务首选意愿有待提升,可通过临床推广、积极宣传、健康宣教、开展讲座等提高患者或家属对中医护理服务的了解度,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选择意愿.

    中医护理服务精神科首选意愿调查影响因素

    从学生视角看高校本科阶段大类招生培养教育模式

    陈怡丹李瑞星樊康丽孙煜婧...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本科阶段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认识.方法: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对河南省6所全日制高校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培养情况调查,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12份,有效率90.17%.参与问卷填写的医学类最多,占43.59%;基本了解大类招生培养教育模式的占61.54%,一点也不了解的占33.33%,非常了解的占5.13%;因自身兴趣爱好做出选择的占79.49%;在通识教育阶段,37.18%的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素养提升;42.31%的学生认为大类招生培养需进行全要素革新重组;在未来改进方面,52.56%的学生认为应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30.77%的学生希望学校增加大类专业科普和分科选择课程.结论:大类招生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资源整合、职业规划、能力培养方面有待改进提升.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大类招生培养通专结合

    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度的现状调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赵仙丽刘晓丹彭陈怡张彩...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度,了解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策略.采取线上问卷调查法对本校在读本科生进行职业认同度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在校康复治疗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女生在职业期望维度得分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年级仅在职业意志维度有明显组间差异;父母是否为医务工作者对其职业认同度没有明显影响;选择专业原因对除了职业认知这一维度之外的各维度及总体均分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可从加强招生宣传和学生职业认同度教育等途径不断提升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度.

    职业认同度康复治疗中医药院校问卷调查

    中医外治法在我院胸外科的应用现状

    施忠淼顾江桥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医院胸外科中医外治法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中医外治在胸外科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22年于胸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中医外治法的了解度、对中医外治法的评价、对中医外治法推广的认知情况,确定影响胸外科患者选择中医外治法的主要因素.结果:选择中医外治法的患者占57.18%;对中医外治法有所了解的占62.81%,其中从医护人员处了解中医外治法的占37.50%,从其他渠道了解中医外治法的占25.31%;采用外治法治疗的患者占37.81%,对中医外治法满意的占48.75%,对中医外治法费用满意的占24.38%,希望中医外治法全面纳入医保范畴的占63.44%;医生对中医外治法进行推介的占52.50%,注意到病区内中医外治法相关宣传的患者占30.63%,会积极参与中医外治法推广的患者占34.38%;患者年龄、学历、医保类型、了解中医外治法、医生对中医外治法进行推介是影响患者选择中医外治法治疗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胸外科参与中医外治法治疗的患者相对较多,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患者对中医外治法的满意度较低,提示医院需不断加强中医外治法在胸外科的推广及应用,提高患者对中医外治法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中医外治法胸外科调查问卷应用

    某中医院2020-2022年肛肠科中成药使用现状与管理方案探讨

    张红洪益平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中医院近三年肛肠科成药使用现状,探究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方案.方法:本研究从2020-2022年某中医院肛肠科随机抽取900张含中成药进行用药分析和点评.结果:药物剂型,软膏占31.7%,栓剂占22.6%,颗粒剂占14.2%,片剂占8.8%,胶囊占6.9%,丸剂占5.7%,其他占10.2%.药物功效,活血化瘀类占29.1%,温经止血类占28.0%,利湿通便类占22.8%,和气调中类占13.7%,其他占6.4%.含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32张,占3.6%.不合理用药类型包括用量用法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不符合辨证论治理论、重复用药、给药途径不适宜等.结论:肛肠科中软膏、栓剂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频率较高,临床用药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从强化医护人员中医药用药知识培训、完善中医药管理制度等进一步促进中成药在肛肠科的合理用药.

    肛肠科中成药软膏栓剂活血化瘀温经止血用药知识培训

    2024年全国中医医政工作会议召开

    张霄
    44页

    基层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研究

    徐珺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认知与需求.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调查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认知情况、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孕产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孕产妇对于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缺乳调理、中医食疗调理、中医按摩理疗、中医情志疏导、中医体质调理、中医便秘调理的总了解率分别为42.00%、44.00%、50.00%、45.00%、46.00%、43.00%和 48.00%,总需要率分别为 92.00%、90.00%、87.00%、89.00%、91.00%、94.00%和88.00%.孕妇与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年龄、月收入、文化、工作状况、亲属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年龄、月收入、文化、工作状况、亲属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均是影响孕产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基层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较高,不同特征的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情况不尽相同,孕次、年龄、月收入、文化、工作状况、亲属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会对孕产妇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利用带来一定影响,需加以重视,采取相关策略,满足不同特征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基层孕产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认知需求影响因素

    某三甲医院呼吸科1100份含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的使用调查

    朱梦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某院呼吸科1 100份含有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探索其标准化管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2022年医院1 100个化痰止咳平喘类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处方中的疾病构成和3年内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和各亚类的用量,以及不合理处方的构成.结果:疾病构成方面,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较高.3年间,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饮片使用量占全部中药饮片使用量的构成比从6.12%增加到6.47%;清热化痰类的药物用量所占比重由53.70%增加到54.57%;止咳平喘类的药物用量所占比重由25.84%降低到20.26%;温化寒痰类药物的用量所占比重由20.45%增加到25.17%.不合理的处方有43个,其中不合理用药占比最高的为饮片用量过大,其次为用药方法不合适,最少的为配伍禁忌.2020-2022年用量排在前5位的中药饮片为半夏、桔梗、枇杷叶、瓦楞子、浙贝母,用量占比不同年份差异较小;不良处方2020-2022年分别占比为5.30%、3.78%、3.08%,呈逐年下降趋势,累及的器官及系统主要有皮肤及其附件等,不良表现差异较大.结论:化痰止咳平喘药是呼吸科常用的中药,以中老年人为主,但临床使用上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应按照《药典》规定,规范使用.

    化痰止咳平喘中药饮片呼吸科合理使用

    "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在中医延续性服务中的应用

    金丽娜季芸林艳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在中医延续性服务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本院接受救治及中医延续性服务的361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制定并实施基于"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的中医延续性服务方案,统计基于"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的中医延续性服务的主要应用优势,患者需求内容、中医技术服务应用类型,以及患者应用前后疾病相关认知、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中医延续性服务中"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应用的主要优势为操作方便(43.77%)、疗效确切(36.84%)、价格便宜(14.13%)、副作用小(5.26%)等;主要需求类型为诊疗信息安全、健康指导、专科护理和服务能力,这四者需求评分逐次降低.中医技术服务应用类型以拔罐(65.37%)、刮痧(56.79%)、艾灸(54.85%)、穴位按摩(52.63%)、中药熏洗(45.98%)为主,其次为饮食指导、情志护理、耳穴压豆、生活起居护理等.患者接受基于"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的中医延续性服务后疾病认知能力、疾病相关行为、对于疾病的信念评分均显著提高,较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显著提高,较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的中医延续性服务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借助互联网+平台在患者中医院延续性服务中发展推广中医技术服务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满足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并可推动中医技术应用发展,从而建立中医延续性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中医技术服务中医延续性服务

    2022年某精神疾病三甲专科医院中成药的应用与管理

    吴然玉张开元陈希瞻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某精神疾病三甲专科医院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中成药在治疗精神疾病中的使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研究从2022年某精神疾病三甲专科医院含中成药处方中随机抽取1 200张进行用药分析.结果:处方中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如下:天保宁占12.3%,舒眠胶囊占10.0%,舒肝解郁胶囊占9.6%,乌灵胶囊占7.8%,六味安神胶囊占6.6%,枣仁安神胶囊占6.0%,护肝片占5.8%,稳心颗粒占5.3%.有47张处方被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占3.9%,主要包括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特殊用药方法有误等.结论:中成药在精神疾病的应用以活血化瘀类、疏肝解气类和安神类药物为主,临床用药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今后应加强管理,提高精神科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中成药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应用现状药品管理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