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目视化管理在中医科室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

    徐丽丽羊凤春徐欢
    22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目视化管理在中医科室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起由院感科介入指导相关科室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应用目视化管理加强相关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案,研究期间选择6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中医科室在手卫生管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理、职业暴露管理上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科室在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保洁人员手卫生等取样监测的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科室的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理论知识、操作方法、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院感科介入参与临床科室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方面的工作,利用目视化管理优化管理方案,能够显著的提高中医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质量,提高了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合格率,改善了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中医科室院感科目视化管理医院感染防控

    处方实时审核与回顾性点评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的影响

    童慧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实时审核与回顾性点评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23年1月起采用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模式,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传统处方审核模式,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0份处方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2.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1.40%(P<0.05).实施后处方不规范率为1.6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6.20%(P<0.05).实施后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方案在审核效率、反馈处理、用药指导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能够有效减少门诊处方不规范的情况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同时也改善了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门诊处方审核实时审核回顾性点评用药合理性

    中医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应用效果

    柴倩倩杨松富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90例精神科患者为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治疗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检查、中西医结合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康复等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检查、中西医结合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结合康复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PSQ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活习惯调整、用药行为规范、饮食习惯改正、治疗措施遵守、检验检查配合等遵医嘱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应用于临床管理中,可以为临床管理质的提升带来更大助益,可帮助患者有效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对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及睡眠质量能够带来明显提升作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遵医嘱作为.

    中医技术现代科技管理质量

    从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视角探讨针灸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李红玉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院针灸技术在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以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低抑郁水平.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中风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学康复管理,而观察组在西医学管理的基础上,接受以针灸为主的中医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康复知识和理解、药物管理、饮食管理、活动和锻炼、疼痛管理、心理和情绪管理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院针灸技术在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贡献,通过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针灸为主的中医康复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抑郁水平.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神经功能应用

    心内科疾病管理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效果

    刘晓红
    23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心内科疾病管理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优势和实践效果,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的156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心内科住院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疾病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和干预,观察组心内科住院患者医护人员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管理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治疗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在心内科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有巨大的优势,经过实施后心内科住院患者在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心内科疾病管理中西医结合方案优势应用

    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优化中医诊法流程的效果

    刘聃张诚姜俐苹
    234-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优化中医诊法流程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门诊2021-2022年就诊的4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门诊预检分诊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诊法流程再造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分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预检分诊时间、候诊时间及病情确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预检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分诊评估、预检分诊效率、救治效率、急诊急救效果、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分诊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检分诊及候诊意外、医疗纠纷、抢救失败等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预检分诊操作技巧、预检分诊服务态度、疾病询问技巧、医院分诊环境等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诊法流程再造在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中的实践,可显著提升预检分诊质量,缩短患儿就诊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儿家属到院就诊的满意度.

    儿科门诊预检分诊中医诊法流程优化

    中医一体观在骨科新型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余芽芽洪平
    237-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一体观在骨科新型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2月的21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按照骨科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以中医一体观构建新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一体观在骨科新型管理模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健康知识,从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一体观骨科新型管理模式应用

    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

    朱雪婷程珍
    239-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现况与推广策略.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某三甲中医院妇产科的80例应用中医特色技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自拟问卷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现况及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评价.结果: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干预的主要症状有宫缩疼痛、腹胀、腹痛、阴道出血、产后调理等.患者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频率主要为1~4次/月,占87.50%.其中应用频率为1次/月的患者占28.75%,2次/月的患者占25.00%,3次/月的患者占18.75%.中医特色技术应用各环节实际执行率在62.50%~82.50%之间.应用率排在前5位的中医特色技术有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贴敷、中药热罨包、中药离子导入.患者对中医特色技术应用评价整体较好,其中评分排在前3位的指标为方便程度、等候时间、技术力量.结论: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的应用种类多样,应用率较高,应用频率适中,干预症状紧贴妇产科优势症状,患者评价较高.

    三甲中医院妇产科中医特色技术应用

    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与对策

    何红玲
    242-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与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7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诊疗管理期间的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情况和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满意度情况,同时以自制调查量表评价其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评分和中医药管理服务实际应用评分差异,比较其就诊前后的中医药认知水平变化.结果:100例患者诊疗管理期间中医辨证施灸、中医辨证选穴、中医辨证施针、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施敷、中医辨证用药的总应用率分别为96.00%、95.00%、93.00%、91.00%、92.00%、81.00%,挥着对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总满意率分别为70.00%、69.00%、65.00%、68.00%、67.00%、65.00%.患者诊疗管理期间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评分均明显高于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实际应用评分(P<0.05).患者就诊后对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应用后的认知评分均显著高于就诊前(P<0.05).结论: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较为良好,各项中医药管理服务整体应用率较高,但是患者中医药管理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水平和中医药管理服务实际应用不成正比,不仅需要建立中医药服务体系及加强中医从业人员管理,而还需要为患者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并加强中医药治疗的规范化管理,以进一步提高患者中医药认知水平,满足病区患者中医药管理服务需求.

    医院病区中医药管理普及发展现状对策

    综合医院应用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现况与中医预防对策

    韩瑾吴书楷张丰李海堂...
    245-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应用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现况,并探讨中医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4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并统计其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现况,观察组制定中医预防对策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药调理特色医疗服务、推拿按摩特色医疗服务、针灸疗法特色医疗服务、膳食调护特色医疗服务、中药熏洗特色医疗服务、穴位贴敷特色医疗服务等开展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热和红肿、腰膝酸软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Katz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AD-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下综合医院中患者中医特色医疗服务开展现况欠佳,及时制定中医预防对策对患者进行管理,不仅可以促进临床各项中医特色医疗服务的开展,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增强自理能力,减轻焦虑心理,降低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综合医院中医特色医疗服务中医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