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韩颖萍

月刊

1001-6910

zgzyyj@yahoo.com.cn,zgzyyj@tom.com

0371-66322705

450004

郑州市城北路7号

中医研究/Jou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早防早治冠心病探析

    杨哲君杨雪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冠心病的发病人数快速上升,并逐步呈年轻化发病趋势.冠心病的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针对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策略进行逐步优化的研究刻不容缓.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与治疗已基本确立,并有了一套行之有效、沿用至今的论治体系.现代中医药亦在不断的实践与自我创新中前进,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亦在不断地充实与发展.分别从中医、西医不同角度分析冠心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从中探寻中西医结合早防早治冠心病的契合点.通过分析,认为西医以运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早治为主;中医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并运用具体方药,防治结合,早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相互融通,对于冠心病的早防早治有疗效优势.临床上需要紧随国家积极倡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机遇,融合中西医多学科的技术,以期全面提升冠心病的防治水平.

    冠心病合并症中西医结合疗法早防早治辩证论治

    "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的运用

    贺梓蔓刘畅王献牛坤...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主要强调了邪气不得外越的病机及其治法.自古以来,热病是否能用灸法治疗一直是各大医家探讨的热点.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提到"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比灸其上百壮",阐述了因热邪积聚所致的痈疽可用灸法治疗.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到"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隔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也说明了灸法可用来治热病,佐证了"灸之所宜"的观点.张仲景则有不同的见解,他提出"病在三阴宜泻,病在三阳宜针",认为热病禁灸.《伤寒论》里有多种灸法治疗热病导致病情加重的病案,对后世影响颇深,使得部分医家反对灸治热病,认为其与内经所提到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相悖.针对这样的情况,试图围绕"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在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热邪伏于体内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因势利导、开合腠理和引热外出的治疗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了"火郁发之"理论在灸法治疗热证的机制,从而更加有效地证明了灸法治疗热病的功效,可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通过研究,发现"火郁发之"在灸法治疗热病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热病火郁发之灸法

    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

    李亮谢文英牛贺陈壮...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郑州市新华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咳嗽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二陈汤加味(姜半夏、陈皮、炒紫苏子、党参、苦杏仁、麸炒白术、麻黄、葶苈子、茯苓、山药、桂枝、麸炒枳壳、地龙),每日1剂,水煎,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温服;对照组给予太极急支糖浆(主要药物组成为麻黄、前胡、枳壳、鱼腥草、紫菀、金荞麦、四季青、甘草片),每次20~30 mL,每日3~4次,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咳嗽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可以提高痰浊阻肺型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咳嗽痰浊阻肺型二陈汤加味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临床疗效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CSI、MAS评分的影响

    任聪颖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评分(MAS)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4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夹脊、大陵、内关、尺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选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25 mm和直径为0.25 mm、长度为40 mm的华佗牌针灸针进行针刺.针刺夹脊穴时,患者采用俯卧位,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5~30 min;患者采取平卧位,向心方向斜刺大陵、内关0.8~1.2寸,尺泽直刺0.8~1.2寸,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均直刺1.5~1.8寸;尺泽行提插泻法,其他诸穴均进针后行提插补法,以局部出现酸麻重胀感为宜,得气后留针30 min,隔日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S评分、C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MAS评分、C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对肢体痉挛情况改善明显.

    脑卒中肢体痉挛针刺治疗康复训练临床痉挛指数

    中医四联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缺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单竹青王珍刘磊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四联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四联综合疗法,包括口服参芎冠心方(丹参、川芎、党参、当归、桂枝、半夏、枳实、薤白、延胡索、郁金、麦冬、黄连、炙甘草),穴位(内关、膻中、至阳、足三里、血海)贴敷中药膏(细辛、山萸肉、葶苈子、冰片、檀香),耳穴压豆(心、神门、交感、肾、皮质下等),循经刮痧(采用补泻结合法).两组均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00%(47/5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0%(41/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心电图24小时心肌缺血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四联综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四联综合疗法心肌缺血生活质量

    髋膝联合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VAS、LKS评分的影响

    李麦朵南恒杨洸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髋膝联合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针刀治疗,每3天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髋膝联合手法,先手法治疗,后针刀治疗,每3天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28/30).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对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髋膝联合手法配合针刀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膝联合手法针刀疗法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训练干预滑雪运动员动态膝外翻32例

    王元新薛爱荣王方刘涛...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训练干预滑雪运动员动态膝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河南省自由式滑雪男队和女队无伤病的运动员(动态外翻角男生>8°,女性>13°)共64名,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次髎、浮郗、承山、昆仑、解溪等)1 d1次.两组均以治疗6 d为1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 d,共干预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落地动作模式中触地时刻屈膝最大时刻的膝外翻角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成绩较训练前明显提升;治疗组下肢屈伸肌群60°/s慢速等速向心收缩和180°/s快速等速向心收缩相对峰值力矩均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变化、站立姿态、睁眼闭眼平衡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运动训练对滑雪运动员动态膝外翻有良性调整作用.

    动态膝外翻滑雪运动员醒脑开窍针法运动训练下肢肌肉力量

    "调营充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DHI评分、BAEP的影响

    张志军王宝亮付利然张士金...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调营充络"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或住院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抗血小板凝集、眩晕等对症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酌情给予降压、降糖及调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调营充络"法给予中药(西洋参、葛根、何首乌、女贞子、炒白蒺藜、地龙、川芎、鸡血藤、桑叶、荷叶、醋香附、甘草片)治疗,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14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40/40);对照组基本恢复10例,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38/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BAEP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营充络"论治法治疗椎-基底动脉迂曲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为这一特殊类型眩晕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值得推荐运用.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迂曲调营充络法血流动力学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王宁王云振黄培培郝秀梅...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洛阳市中医院心内一病区就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缬沙坦胶囊、琥珀酸美托溶尔缓释片、地高辛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利水活血方(制附子、桂枝、白术、黄芪、丹参、川芎、麦冬、葶苈子、茯苓、猪苓),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于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3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62%(41/42);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7.50%(31/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距离、心脏指数、心排血量均升高,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降低,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联合西医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疗效观察

    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王坤徐胜东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另选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职工健康人群30例,为C组.B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每次1片,每日1次.视皮疹减轻的情况逐渐减量,直至停掉西药;症状较重者,每次1片,每日2次.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枝汤(桂枝、白芍、防风、白鲜皮、地肤子、甘草、生姜、大枣)加味,所有药物均制成配方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早晚用温水冲服.A组和B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C组无需治疗和其他干预.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治愈5例,好转11例,显效1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53.33%(16/30);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3例,显效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10.00%(3/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个月,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11例,显效8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治愈4例,好转8例,显效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40.00%(12/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3组D-二聚体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2个月3个时间点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治疗因素的分组主效应,F=21.6,P<0.01;时间因素主效应,F=458.2,P<0.01;两者交互作用,F=6.8,P<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3组同一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进行对比,A组和B组治疗1个月和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与B组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和B组治疗1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与C组同一时间点分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与C组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2个月的D-二聚体水平与C组同一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A组的相关系数为0.438,说明在该时刻,D-二聚体水平随着症状积分的增长而增长;治疗2个月,A组的相关系数是0.648,说明在该时刻,D-二聚体水平随着症状积分的增长而增长,且相对于治疗1个月的时候,这种关系更加紧密.对A组和B组的治愈患者进行随访,A组未见复发;B组有2例再次出现风团,但风团数目不多、瘙痒不甚.结论:桂枝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营卫不和型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能改善血浆D-二聚体水平,复发率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症状积分关系密切,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慢性荨麻疹营卫不和型桂枝汤加味枸地氯雷他定片症状积分D-二聚体皮尔逊相关系数复发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