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活性导向分离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张鹭钱大玮唐志书宋忠兴...
    265-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 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液4个流分的色谱图中确定12个共有峰,其中发挥主要抗炎作用的成分为4、6、2、9号峰,质谱分析鉴定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发挥主要抗菌作用的成分为4、2、9、11号峰,质谱分析鉴定这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结论:山楂核干馏液具有较好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确了山楂核干馏液中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最大,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对其抗菌作用贡献最大.研究结果为山楂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山楂核干馏液灰色关联度分析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谱效关系抗炎作用抗菌作用

    三台麦冬块根毒理学评价与抗营养因子分析

    苏芳芳钱丹陈敏杨光...
    275-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三台麦冬块根作为食用来源进行毒理学评价和抗营养因子研究.方法:对三台麦冬块根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细菌回复突变实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原细胞畸变实验)、致畸实验和90 d经口毒性实验.同时检测三台麦冬块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及凝集素、植酸、非淀粉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结果: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出现中毒症状动物数为0只,死亡0只,三台麦冬块根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致畸实验结果表明,三台麦冬块根在1.25~5.00 g·kg–1剂量对大鼠胎鼠未发现致畸作用.90 d经口毒性实验发现,大鼠在实验期间的生长发育良好,三台麦冬块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湿质量、脏器质量/体质量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营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三台麦冬块根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的平均抑制率为35.19%,凝集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74 mg·g–1,植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12 mg·g–1,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12 g·g–1,槲皮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044 g·g–1,没食子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10 mg·g–1,阿魏酸的平均质量分数为4.88 mg·g–1.结论:三台麦冬块根在推荐剂量下食用安全,无健康风险,开发前景广阔,为麦冬块根的食用提供重要参考.

    麦冬块根毒理学评价食用安全性抗营养因子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探讨

    马世江郭彦杰张林丽谭军...
    284-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检索并预测小檗碱的靶点,通过DrugBank、OMIM、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即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并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观察小檗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关键靶基因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肉瘤病毒蛋白(SR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获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44个,筛选出关键靶点6个.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CDC42、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MAPK8及雌激素受体1(ESR1)与小檗碱亲和力较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信号通路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受体相关蛋白1(Rap1)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等.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CDC42、SR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小檗碱中、高剂量能明显升高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细胞的活力(P<0.05,P<0.01),降低CDC42、SRC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调节CDC42、ESR1、MAPK14、MAPK8和SRC等核心靶点,干预VEGF信号途径、血小板活化通路等,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小檗碱网络药理学缺血性脑卒中药理机制

    补骨脂药材的质量变化规律和标准探讨

    张亚中刘军玲程世云胡冲...
    294-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只选取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来控制补骨脂药材质量.但是,补骨脂苷与苷元存在内部转化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补骨脂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并不能完全反映补骨脂药材的质量.通过对补骨脂的市场调研情况,结合前期试验整合分析,探讨了补骨脂的质量标准现状及质量问题.并基于药材指标性成分动态变化,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补骨脂含量测定标准制订提供研究思路和依据.

    补骨脂质量标准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核磁共振技术在首批中药化学对照品研制中的应用

    刘静冯玉飞刘阳戴忠...
    298-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磁共振技术具有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的双重优势,既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重要工具,也是药品质量控制领域快速发展的现代定量分析技术.中药化学对照品主要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精制而得,结构复杂多样且常存在异构体.结合首批中药化学对照品实例,阐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定性鉴定结构相近成分、同分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中的解析要点,以及定量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结果与质量平衡法的比对分析.核磁共振技术为充分保障首批中药化学对照品结构与定值的准确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核磁共振技术中药化学对照品定性定量

    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

    高静王楠万修福徐蓉蓉...
    304-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林下种植重楼和珠子参根际土壤与原生林地土壤特征差异,了解植被变化对土壤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林下移栽种植重楼和珠子参为对象,测定根际土壤特征并与相对应的原生林地土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珠子参根际土壤有机碳(46.14 g·kg–1)、有机质(79.55 g·kg–1)、全钾(9.65 g·kg–1)和硝态氮(0.006 g·kg–1)质量分数较高,而全磷(0.49 g·kg–1)、速效磷(0.03 g·kg–1)和铵态氮(0.01 g·kg–1)质量分数的最高值出现在重楼根际土壤中.原生林地土壤中蔗糖酶(51.66 mg·g–1·d–1)、脲酶(372.6μg·g–1·d–1)、过氧化氢酶(9.65μmol·g–1·d–1)和亚硝酸还原酶(932.04μmol·g–1·d–1)活性最高.重楼根际土壤脲酶活性高于珠子参根际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则与之相反,其他几种酶的活性在2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发现,3种土壤在养分构成、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方面的变化趋势不同.结论:土壤特征之间差异表明,植被类型养分需求和获取策略有所不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受到植株自身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双重影响,且往往出现复杂的网状联系.探明药用植物适宜的土壤类型差异能为引种栽培区域划分提供参考.

    根际林下种植酶活性养分重楼珠子参

    响应面法优化胡黄连苷Ⅱ硅胶柱色谱纯化工艺

    毕艳艳郝大伟代立平唐伟铭...
    31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硅胶柱色谱纯化胡黄连苷Ⅱ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洗脱剂三氯甲烷-甲醇的比例、色谱硅胶-上样样品(原药材)质量比、洗脱流速为考察因素,以胡黄连苷Ⅱ质量分数、回收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确定硅胶柱色谱纯化胡黄连苷Ⅱ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3批验证实验.结果: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剂三氯甲烷-甲醇6:1,色谱硅胶-上样样品(原药材)质量比1.7:1.0,洗脱流速7 mL·min–1,胡黄连苷Ⅱ质量分数可达到54.99%,回收率为93.59%.结论:响应面法确定的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硅胶柱色谱纯化胡黄连苷Ⅱ.

    响应面法硅胶柱色谱胡黄连苷Ⅱ纯化

    小儿消积止咳提取过程中近红外定量模型研究

    李因坤魏瑞霞李艳芳范建伟...
    320-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小儿消积止咳提取过程中快速测定辛弗林、柚皮苷、新橙皮苷、连翘苷4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近红外(NIR)定量分析模型.方法: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小儿消积止咳提取过程中116个样品的NIR光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4个成分的含量.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上述4个成分含量与NIR光谱的相关性定量分析模型,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和NIR波段的优选.结果:优选后上述4个成分NIR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0044、0.0297、0.0458和0.0028,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0064、0.0288、0.0501和0.0032,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ν2)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p2)均大于0.95,相对预测偏差(RPD)>3%.结论:建立的NIR定量分析模型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均较佳,可快速测定小儿消积止咳提取液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实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小儿消积止咳近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偏最小二乘法快速检测

    天麻蜜环菌质量标准的建立

    贺敬霞党艳妮张笑笑黄壮壮...
    327-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天麻蜜环菌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建立天麻蜜环菌鉴别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2331测定天麻蜜环菌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并建立天麻蜜环菌中染料木素、麦角甾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结果:建立的TLC色谱图中,天麻蜜环菌样品与天麻蜜环菌对照药材在相同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3批天麻蜜环菌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为9.477~15.905 mg·kg–1,均低于《日本药局方》第17版与《美国药典》43版要求.建立的天麻蜜环菌HPLC测定方法,染料木素、麦角甾醇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5、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90%、101.29%,RSD均小于2%.结论:建立的天麻蜜环菌测定法具有方法简单、稳定性好、专属性强的优点,能够用于天麻蜜环菌质量评价.

    天麻蜜环菌薄层色谱法二氧化硫染料木素麦角甾醇质量标准

    RP-HPLC-ELSD同时测定滇女金丸中5个皂苷类成分的含量

    仲侃张紫佳饶正云冯宝文...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滇女金丸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川续断皂苷Ⅵ、黄芪甲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法(RP-HPLC-ELSD).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漂移管温度为50℃;体积流量为1.6 L·min–1;增益5.0.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川续断皂苷Ⅵ、黄芪甲苷分别在0.874~10.920(r=0.9997)、1.264~10.110(r=0.9996)、0.627~10.030(r=0.9999)、0.653~13.572(r=0.9997)、1.018~10.180μg(r=0.9998)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7%(RSD为4.78%)、103.98%(RSD为4.61%)、99.39%(RSD为1.96%)、95.72%(RSD为3.76%)和101.64%(RSD为1.31%).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均良好,可用于滇女金丸的质量标准提升.

    滇女金丸含量测定标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