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1年全国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分析

    张萍郭晓晗金红宇姚令文...
    939-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国家药品抽检、监督抽检、委托抽检、专项抽检等工作基础上,对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抽检数据和结果进行汇总,梳理并分析了全国中药材及饮片的总体质量情况和总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的质量监管策略与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相关中药材及饮片标准、制定实施相关药品监督管理措施提供大数据支持.

    中药材饮片质量监管

    2021年国家药品抽检中成药质量分析

    刘静朱炯王翀戴忠...
    947-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药品抽检是目前我国对上市后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药品监管、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国家药品评价抽检中成药品种46个,通过认真梳理各品种质量分析报告,对标准检验及探索性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对报告反映的中成药整体质量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全面了解市场上相关药品的质量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为中成药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国家药品抽检中成药质量

    东天山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宋海龙田树革徐海燕刘宏炳...
    954-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东天山区域10个县、市、区开展中药资源调查,了解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为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该地区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开展调查工作,并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共调查野外样地360个1413套8478个样方.采集到腊叶标本13455份,包含77科339属761种,其中蕨类6科7属8种、裸子植物3科5属16种、被子植物68科327属737种.结论:东天山药用植物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南坡与北坡植被类型不同,形成了独有的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点.该地区重点特色品种有甘草、贝母、阜康阿魏、麻黄、紫草、琐琐葡萄等,资源量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比均大幅下降;而栽培肉苁蓉资源量大幅上升.

    药用植物东天山调查分析多样性

    基于UPLC-QTOF-MS和多元统计分析的赤芝道地性研究

    张国亮王晓彤王汉波赵建霞...
    979-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方式对赤芝中三萜类成分的影响,为赤芝的道地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120批赤芝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将赤芝样品按照浙产/非浙产、浙产段木/非浙产段木、浙产段木/浙产野生、不同发育时期进行模式分类,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赤芝样品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用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t检验筛选出组间差异显著的指标性成分.结果:从供试样品中鉴定出13种响应高、分离度好的灵芝酸类成分.筛选发现,浙产赤芝中灵芝酸D、灵芝烯酸D显著高于非浙产赤芝,可作为浙产赤芝的标志性成分;浙产段木赤芝中灵芝酸D、灵芝酸B、灵芝酸C1、灵芝酸G的含量显著高于非浙产段木赤芝;段木赤芝中灵芝酸A等6个成分均显著高于野生赤芝;随着赤芝子实体逐渐成熟(现蕾期→开伞期→成熟期→采摘期),多数灵芝酸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但部分样品采摘期(喷孢后)灵芝酸含量较成熟期(喷孢前)高,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浙产与非浙产赤芝成分差异较明显,且浙产段木赤芝与非浙产段木赤芝成分也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生态环境、种植方式有关.

    赤芝道地性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灵芝酸D灵芝烯酸D

    茶芎根茎抗脑卒中有效组分及化学成分

    杨建波王爱国程显隆魏锋...
    990-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茶芎根茎抗脑卒中的有效组分及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灌胃给药茶芎组分A和B(100 mg·kg-1),以消旋丁基苯酞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其对大鼠的脑缺血保护作用;采用薄层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茶芎根茎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使用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茶芎组分B可以显著减小大鼠的脑梗死体积;从组分B和C中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洋川芎内酯A(1)、正丁基苯酞(2)、正丁烯基苯酞(3)、新蛇床内酯(4)、Z-7-羟基正烯基苯酞(5)、4-[(E)-3-乙氧基-1-丙烯基]-2-甲氧基苯酚(6)、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7)、洋川芎内酯O(8)、洋川芎内酯P(9)、(3Z')-(3a'R,6'R,3R,6R,7R)-3,8-二氢-6,6',7,3a'-二聚藁本内酯(10)、川芎酞(11)、欧当归内酯A(12)和Z-6,8',7,3'-二聚藁本内酯(13).结论:茶芎组分B显示出较好的抗脑卒中作用,且化合物6~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茶芎脑卒中化学成分苯酞类化合物

    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枸杞子中多糖成分测定

    王莹时锐张南平辜冬琳...
    996-10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19批不同产地宁夏枸杞果实和3批北方枸杞果实的总糖含量、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及单糖组成,探索枸杞中多糖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22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Shodex SB-806 HQ型凝胶柱和Shodex SB-804 HQ型凝胶柱串联,流动相为0.1%氯化钠溶液,柱温为40℃,柱流速为0.5 mL·min-1,采用凝胶渗透色谱-示差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GPC-RI-MALLS)测定Mw及分布系数;选择Zorbax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溶液,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测定单糖组成,同时建立单糖组成指纹图谱.结果:22批枸杞样品中粗多糖成分的质量分数为3.24%~8.66%,Mw为0.733×106~3.191×106;多糖成分均由9种单糖组成,其中阿拉伯糖含量最高.结果 显示,不同产地宁夏枸杞粗多糖结构较为一致,但北方枸杞中多糖成分在结构上与宁夏枸杞存在较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Mw、色谱峰面积比及半乳糖醛酸含量上.结论:宁夏枸杞和北方枸杞的粗多糖成分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且通过建立的单糖组成及Mw测定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可为枸杞质量标准完善及枸杞资源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

    多糖指纹图谱单糖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宁夏枸杞北方枸杞

    基于UPLC-ABTS-PDA-Triple TOF/MS的辣木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筛选

    甘小娜李廷钊李波
    1003-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在线活性分析方法研究辣木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针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柱后衍生系统的方法,对辣木叶中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从辣木叶水提物中共鉴定出化合物21个,其中有10个经对照品比对,发现主要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有6个,包括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3个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3-O-(6ʺ-丙二酰葡萄糖苷)].线下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验证结果发现,芦丁和异槲皮苷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优于阳性对照Trolox.结论:成功鉴定并验证了辣木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为辣木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辣木叶超高效液相色谱-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抗氧化

    三棱UPLC-UV特征图谱研究

    唐嵩媛赵琦琦孙晖闫广利...
    1009-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三棱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UPLC-UV)特征图谱,并对主要特征峰进行指认.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双波长切换检测,0~12 min为300 nm,12~16 min为240 nm,测定10批三棱药材UPLC-UV图,确定共有特征峰并计算相似度,利用对照品及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主要特征峰进行指认.结果:采集了10批三棱药材UPLC-UV指纹图谱,确定11个特征峰,相似度均大于0.9,认定了9个特征峰,其中通过对照品指认了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通过质谱解析指认了2个苯丙素乙酰蔗糖酯、3个苯丙素甘油酯及首次在三棱中发现的三棱酮.结论:建立了三棱UPLC-UV特征图谱,能够表征不同结构类型的三棱化学成分,为三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三棱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特征图谱苯丙素乙酰蔗糖酯苯丙素甘油酯三棱酮

    基于抗炎生物效价的甘草传统感官评价科学性研究

    王钧楠周永峰崔园园巩颖...
    1018-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整合分析甘草抗炎活性与性状特征数据,研究感官评价的科学性.方法: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细胞模型,建立甘草的抗炎生物效价测定方法,根据测定生物效价将采集的甘草样品分级.通过电子鼻、色彩色差仪等采集不同等级甘草样品的性状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不同等级甘草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考察性状特征与甘草抗炎活性的关联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甘草提取物对尼日利亚菌素诱导的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甘草的抗炎生物效价,可将10批次甘草分为两个等级,一等甘草的生物效价为5.949~11.418 U·mg-1,二等甘草的生物效价为1.575~1.887 U·mg-1;PCA结果显示,两等级甘草可以聚成两类;OPLS-DA结果显示,R2X=0.534,R2Y=0.863,Q2=0.75,模型的拟合能力较好,预测能力较强,并且发现色度值b*和断面直径(2R)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t inprojection,VIP)分别为1.54294、1.26011,均大于1,两者可能是导致两等级甘草药效差异的关键参数,经过实测值比较,两等级甘草在b*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研究表明,甘草的b*与甘草抗炎活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其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佐证了甘草传统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甘草感官评价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基于ITS2一级序列和二级结构对土茯苓及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郑梦迪贺紫涵张寒张彦...
    1026-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中药材土茯苓与其混伪品得到有效区分,确保土茯苓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内转录间隔区2(ITS2)一级序列联合二级结构信息鉴别土茯苓及其混伪品,收集土茯苓正品及混伪品30条ITS2序列,使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方法注释,采用MEGA 7.0比对序列,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种内、种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发育树;通过ITS2 Database预测各品种的ITS2二级结构,利用4Sale软件进行二级结构的比对,运用ProfDistS软件基于距离法构建联合一级序列及其二级结构的剖面邻接(profile neighbor joining,PNJ)系统发育树.结果:土茯苓的平均ITS2序列长度为245 bp,平均碱基G+C占比为82.8%,各物种种间遗传距离均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和PNJ系统发育树的物种分支关系基本一致,土茯苓与其各种混伪品均分别各自聚为一支,可以有效鉴别土茯苓正品与混伪品.结论:ITS2可以作为鉴定土茯苓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结合二级结构信息可使基于ITS2一级结构结果得到修正和优化,为中药材土茯苓临床安全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土茯苓二级结构DNA条形码物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