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矿物药白石英优质矿产资源筛选及XRD Fourier指纹图谱研究

    徐晨昱赵倩刘圣金吴思澄...
    1033-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白石英样品中矿物成分及含量,评价不同产地白石英样品的质量,筛选白石英优质矿产资源,并建立白石英X射线衍射(XRD)Fourier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通过偏光显微及XRD分析不同样品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以结晶度和石英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粉末XRD对白石英样品进行分析,建立中药白石英XRD Fourier特征指纹图谱,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性评价.结果:偏光显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白石英样品在结晶度上有明显不同.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白石英样品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正长石,且大多数样品含有钠长石.不同产地白石英中石英质量分数为91.2%~99.4%,其中浙江省安吉县章村镇和安徽省绩溪县扬溪镇白石英中石英质量分数最高,均为99.4%,浙江安吉县杭垓镇产白石英中石英质量分数为91.2%.建立了以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白石英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其XRD Fourie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93~1.000.结论:在所采集的样品中,白石英药材品质总体较好,石英质量分数均在90.0%以上,其中浙江省安吉县章村镇和安徽省绩溪县扬溪镇所产白石英品质最好,其次为福建永安小陶镇和江苏新沂阿湖镇产白石英.偏光显微特征观察和XRD 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法可用于白石英的鉴定与分析.

    矿物药白石英矿产资源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质量评价

    基于UPLC-MS/MS的松龄血脉康胶囊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郝晓锋赵曼茜肖云川叶亮...
    1042-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松龄血脉康胶囊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揭示松龄血脉康胶囊在体内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C18 RRHD色谱柱(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质谱数据以正、负离子2种模式获得.对灌胃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混悬液后的大鼠血浆和松龄血脉康胶囊提取物进行分析和比对,初步确定松龄血脉康胶囊中的化学成分、血浆样品中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根据保留时间和多级质谱碎片比对,初步鉴定出松龄血脉康胶囊中的76个成分,以及灌胃松龄血脉康胶囊后大鼠血浆中的20个移行成分,包括9个原型化合物和11个代谢物.结论:初步鉴定出松龄血脉康胶囊化学成分及其在大鼠血浆中的移行成分,为进一步的药理学和活性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松龄血脉康胶囊血清药物化学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甘草蜜炙前后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岳珠珠姜明瑞张婧秋王志成...
    1052-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甘草炮制前后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模型,给予生甘草、清炒甘草、蜜炙甘草的提取液,检测免疫功能学评价指标,包括免疫器官指数、半数溶血值、溶血空斑数、脾淋巴细胞增值率、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率、耳肿胀度、碳廓清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各检测指标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各给药组(生甘草组、清炒甘草组、蜜炙甘草组)小鼠各检测指标均能增强.其中,仅蜜炙甘草组能明显增强各检测指标(P<0.05,P<0.01);与生甘草组小鼠相比,清炒甘草组能明显增强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NK细胞活性(P<0.05,P<0.01),但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DTH、碳廓清功能无明显影响,蜜炙甘草组能明显增强除胸腺指数的各项评价指标(P<0.05,P<0.01),但对胸腺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甘草蜜炙前后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且蜜炙后作用更强,为蜜炙甘草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蜜炙甘草炮制免疫功能

    基于细胞类型特异性网络的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解析

    任兴德纪徐维晟刘淑明王耘...
    1059-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细胞类型特异性网络研究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雷公藤的化学成分;通过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检索雷公藤有效成分的靶点;通过TTD数据库检索RA相关靶点;融合生化反应数据和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构建B淋巴细胞类型特异性网络;并基于实体语法系统对此网络进行定性推理,解析雷公藤治疗RA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雷公藤的9个有效成分通过18个靶点作用于21个RA相关靶点,通过调节B淋巴细胞转录因子活性、胞外信号传递、细胞活化发挥治疗RA作用;提取其中1个子网络进行分析发现,雷公藤的有效成分白桦脂酸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磷酸酶非受体1型(PTPN1)而抑制了RA疾病相关靶点酪氨酸蛋白激酶(SYK)的活化,从而调节RA的疾病状态.结论:雷公藤通过多种机制起到系统治疗RA的作用.

    雷公藤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类型特异性网络机制解析

    金线吊乌龟提取物的抗炎镇痛抗氧化和抑制亚硝化活性研究

    张超邹贺康翟明庄远杯...
    1067-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比较金线吊乌龟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抗氧化和抑制亚硝化活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金线吊乌龟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金线吊乌龟不同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和α-萘胺法测定金线吊乌龟不同提取部位的抑制亚硝化活性.结果:与空白组小鼠比较,水提取物对耳廓肿胀抑制率为36.57%,扭体抑制率为49.14%,且给药后1、2 h小鼠对热板的痛阈值分别提高47.40%和67.35%,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半数抑制浓度(IC50)=(0.084±0.008)mg·mL-1]和ABTS自由基[IC50=(0.063±0.005)mg·mL-1]的能力最强,并显著强于其他提取部位(P<0.05);水提取物清除亚硝酸盐[IC50=(4.35±0.15)mg·mL-1]和阻断亚硝胺[IC50=(11.08±0.27)mg·mL-1]的能力均著强于其他提取部位(P<0.05).结论:金线吊乌龟不同提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抗氧化和抑制亚硝化活性,其中水提取物的抗炎、镇痛和抑制亚硝化活性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金线吊乌龟抗炎镇痛抗氧化抑制亚硝化提取物

    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d产沉香的品质监测

    何欣张燕孟慧魏建和...
    1074-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通体结香技术诱导沉香形成的作用过程.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沉香质量标准,对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 d内产生的沉香样品进行性状、沉香四醇质量分数、结香面积比率、特征图谱分析,并对部分特征型倍半萜类和芳香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体结香技术处理白木香第4~5天,木间韧皮部和射线细胞出现树脂类物质,形成环形沉香层,沉香结香率由4.31%急剧上升至8.11%.结香30 d可形成明显的沉香层结构,薄层色谱和特征图谱结果与对照药材一致.沉香四醇质量分数在结香30 d内由0.001%增长至0.034%,整体呈上升趋势.部分芳香类化合物和沉香特征性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在第1~8天和第9~16天开始产生并累积.结论:通体结香技术处理30 d能够诱导沉香快速形成和稳定积累.

    沉香通体结香技术动态监测形成规律

    涪城麦冬的种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基于139户种植户的调研数据

    赵丹陈杰叶坤浩戴维...
    1083-1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涪城麦冬种植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种植现状及种植生产需求提出建议.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四川省三台县行政辖区内9个乡镇139户麦冬种植户种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各乡镇栽培密度为4万~34万株/亩(1亩≈666.67 m2);施肥方式主要为一次追肥和二次追肥,底肥主要为有机肥,追肥主要为复合肥和单元肥,施用量随追肥次数增加而减少;除草剂使用次数和时间差异不大,以二次用药防治草害为主,不进行麦冬病害防治,一次用药防治虫害;生长调节剂以多效唑为主,其用量与最终产量相关.结论:涪城麦冬种植存在劳动力缺乏,机械化程度低,品种、作物种类、种植模式单一和种植不规范等问题,建议研究机械化种植技术、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丰富麦冬生态种植模式.

    涪城麦冬种植现状调查施肥

    3种常见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

    陈乐郭璐娟康利平朱芸芸...
    1089-1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规律.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在常见溶剂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采用超声辅助法和加热回流法比较3种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提取率,并考察各绿原酸类成分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的提取规律.结果:7个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浓度远大于纯水;菊科植物艾叶和菊花超声提取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除异绿原酸A外,其余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提取率均显著低于纯水;忍冬科植物金银花超声提取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在乙醇中的提取率略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B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上述结果表明,中药绿原酸类成分提取过程中存在"逆溶解度"现象,即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提取率与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相反的现象.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都是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在体积分数为50%时绿原酸类成分含量达到最高点;菊科植物艾叶、菊花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等多种成分含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展现出显著的"逆溶解度"现象,在纯水中含量最高,但不同植物中也略有差异.结论:揭示了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将为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及后续深入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艾叶菊花金银花绿原酸逆溶解度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厚朴温中汤提取工艺

    申若男罗菊元张晴刘雪纯...
    1098-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与厚朴温中汤基准样品质量标准接近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橙皮苷、甘草酸、乔松素、厚朴酚的含量和出膏率作为关键质量属性,以单因素试验的结果作为基础,采用响应面试验法优化厚朴温中汤提取工艺.结果:厚朴温中汤最优提取工艺为加水780 mL,浸泡30 min,提取30 min,提取3次.此工艺条件下所得指标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97%、0.60%、0.15%、0.25%,出膏率为24.1%,与基准样品相接近.结论:厚朴温中汤提取工艺经过响应面法优化后更加可靠,符合基准样品质量标准范围,可为后续现代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厚朴温中汤提取工艺响应面法基准样品

    含款冬花和紫草的中成药制剂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鉴定和含量分析

    刘春雨张燕董爱军杨飞飞...
    1106-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可同时测定32个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紫草药材及含款冬花和紫草的中成药制剂中的PAs成分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方法:药材和中成药制剂经提取后用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富集后的样品采用Phenomenex Prodigy 5µODS3100A色谱柱(150 mm×3.2 mm,5µm)梯度洗脱后,使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14种含款冬花的中成药制剂所含PAs主要为克氏千里光碱,PAs的总检出量为0.059~5.330μg·g-1或μg·mL-1,按药品说明书计算的PAs日摄入量为2.24~95.92μg;紫草药材主要含有蓝蓟定、石松胺、印美定及其氮氧化物等PAs,8批药材的PAs总检出量为0.60~140.69μg·g-1;在10种含紫草的中成药制剂中,PAs日摄入量为0.38~25.20μg.结论:大多数紫草药材PAs含量相对较低,有望通过控制紫草药材中PAs含量,使含紫草的中成药制剂中PAs含量满足欧盟限量要求;而对于含款冬花的中成药制剂中,大多数(8/14)PAs检出量超过了欧盟限量的10倍,提示含款冬花的中成药制剂有必要开展克氏千里光碱的质量控制及其摄入所致的潜在安全风险评价.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款冬花紫草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