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正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

郭维淮

月刊

1001-6015

zyzg1989@126.com

0379-63551943、63546705

471002

河南省洛阳市启明南路82号

中医正骨/Journal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中医骨伤科学术性刊物。其宗旨是:突出中医骨伤特色,反映学术进展,交流新经验,报道新成果,传递新信息,介绍新技术、新器械,探讨新理论、新方法。 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以理论和临床研究为主,兼顾实验研究;为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宝贵遗产,普遍提高中医骨伤科学术水平和医疗、科研、教学质量,促进中医骨伤现代化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及中医大中专院校的骨伤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王文蒋科卫成永忠林晴...
    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方法:选取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分别采用CT和MRI扫描腕关节。基于CT和MRI扫描数据,建立正常腕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基于正常腕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制作并装配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分别在装配半环形外固定支架的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上施加轴向、旋前及掌屈载荷,记录不同载荷下3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桡腕关节面的轴向最大相对位移及骨折块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结果:①正常腕关节有限元模型构建和验证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正常腕关节有限元模型涉及1 094 717个单元,387 763个节点。在尺骨近端施加完全约束后,对模型施加100 N的轴向载荷,桡腕关节面最大应力为10。7 MPa;桡骨远端关节面主要应力分布于桡舟关节面和桡月关节面,且桡舟关节面所承受的应力较大;该结果与文献中尸体实验结果一致,提示正常腕关节有限元模型构建成功。②3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桡腕关节面的轴向最大相对位移。在轴向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桡腕关节面的轴向最大相对位移依次为0。27 mm、0。14 mm、0。64 mm;在旋前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桡腕关节面的轴向最大相对位移依次为0。21 mm、0。29 mm、0。36 mm;在掌屈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桡腕关节面的轴向最大相对位移依次为0。11 mm、0。08 mm、0。24 mm。③3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应力。在轴向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应力依次为5。58 MPa、20。93 MPa、40。91 MPa;在旋前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应力依次为1。45 MPa、11。31 MPa、11。89 MPa;在掌屈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应力依次为0。78 MPa、19。94 MPa、4。66 MPa。④3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位移。在轴向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依次为0。63 mm、1。4 mm、1。5 mm;在旋前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依次为0。10 mm、0。16 mm、0。16 mm;在掌屈载荷下,C1、C2、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元模型骨折块的最大位移依次为1。24 mm、1。15 mm、1。05 mm。结论:半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外固定器限定因素分析生物力学现象

    盐酸小檗碱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刘跃振张邦能汪丽娟孟祥云...
    10-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从AS患者的髋关节滑膜组织中分离培养FLS,经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进行后续实验。取第3代FLS,以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23预处理,再以0 μmol·L-1(空白组)、80 μmol·L-1(盐酸小檗碱低剂量组)、120 μmol·L-1(盐酸小檗碱中剂量组)、200 μmol·L-1(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的盐酸小檗碱干预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和骨稳态调节因子水平,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成骨分化情况。结果:①炎症因子水平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IL-17、IL-23、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低于空白组(IL-17:P=0。046,P=0。005,P=0。004;IL-23:P=0。024,P=0。002,P=0。000;IL-6:P=0。012,P=0。000,P=0。000;TNF-α:P=0。012,P=0。004,P=0。001),盐酸小檗碱中、高剂量组IL-17、IL-23、IL-6、TNF-α水平均低于盐酸小檗碱低剂量组(IL-17:P=0。034,P=0。024;IL-23:P=0。020,P=0。000;IL-6:P=0。000,P=0。000;TNF-α:P=0。012,P=0。002),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 IL-17、IL-23、IL-6、TNF-α 水平均低于盐酸小檗碱中剂量组(IL-17:P=0。029;IL-23:P=0。014;IL-6:P=0。005;TNF-α:P=0。026)。②FLS增殖情况观察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盐酸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细胞间隙增大、凋亡细胞数量增加,变化程度呈现剂量依赖性。③FLS成骨分化情况观察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盐酸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茜素红染色程度均降低,而且降低程度呈现剂量依赖性。④骨稳态调节因子水平测定结果。盐酸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Dickkopf相关蛋白 1(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DKK-1)和核因子 κB 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水平均低于空白组(DKK-1:P=0。048,P=0。032,P=0。001;RANKL:P=0。046,P=0。021,P=0。001),盐酸小檗碱中、高剂量组 DKK-1 和RANKL水平均低于盐酸小檗碱低剂量组(DKK-1:P=0。028,P=0。002;RANKL:P=0。047,P=0。002),盐酸小檗碱高剂量组DKK-1和RANKL水平均低于盐酸小檗碱中剂量组(DKK-1:P=0。018;RANKL:P=0。011)。结论:盐酸小檗碱能够抑制AS患者FLS体外增殖,并通过减少FLS分泌骨稳态调节因子RANKL和DKK-1抑制FLS成骨分化,而且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脊柱炎,强直性小檗碱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低频电刺激股四头肌和髋外展肌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刘文洁李辉张玲玲陆永莉...
    16-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股四头肌和髋外展肌群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分别于造模开始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在大鼠右膝关节腔内注射0。15 mL的4%木瓜蛋白酶溶液和浓度为0。03 mol·L-1的L-半胱氨酸溶液(2∶1)的混合液。造模成功后,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和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分别于大鼠右股四头肌和股四头肌与髋外展肌群(尤其是臀中肌)进行低频电刺激,隔天干预1次,每次20 min,共28 d;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第2天,抽取各组大鼠2 mL下腔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 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的含量;采血后处死大鼠,切取各组大鼠膝关节股骨远端软骨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改良番红O-固绿染色,并采用Mankin评分评估关节软骨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的表达量。结果:①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软骨基质减少、染色明显不均,软骨层变薄,潮线模糊不清。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和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软骨细胞排列整齐、数目增多,软骨基质染色均一,软骨层增厚,潮线清晰可见,其中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表现更为明显。②大鼠膝关节软骨Mankin评分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膝关节软骨Mankin评分低于模型组、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P=0。000,P=0。000,P=0。000),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Mankin评分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Mankin评分低于电刺激股四头肌组(P=0。000)。③大鼠血清中IL-1β和MMP-13含量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β、MMP-13含量均低于模型组、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大鼠血清中IL-1 β、MMP-13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P=0。000,P=0。000),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血清中IL-1β、MMP-13含量均低于电刺激股四头肌组(P=0。000,P=0。000)。④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表达量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阳性细胞占比低于模型组、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和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P=0。000,P=0。000,P=0。000),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和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阳性细胞占比均低于模型组(P=0。000,P=0。000),联合电刺激股四头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13阳性细胞占比低于电刺激股四头肌组(P=0。000)。结论:低频电刺激股四头肌和髋外展肌群能促进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KOA大鼠血清中IL-1β、MMP-13的含量,抑制膝关节软骨中MMP-13的表达有关。

    骨关节炎,膝电刺激股四头肌髋外展肌群臀中肌大鼠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3动物实验

    单孔分体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及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唐振宇李亚浩李子航朱广晔...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游离型LDH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6例采用OSE治疗(OSE组)、37例采用UBE治疗(UBE组)、31例采用PETD治疗(PETD组)。比较3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切皮前准备时间、镜下操作时间、手术时间、血细胞比容减少量、术中及术后1 d的总失血量、冲洗液用量、摘除髓核体积、髓核摘除比、腰部和腿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发症发生率及LDH复发率。结果:①一般结果。UBE组患者切口长度大于OSE组和PETD组(P=0。000,P=0。000),OSE组患者切口长度大于PETD组(P=0。000);PETD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多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PETD组患者切皮前准备时间长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切皮前准备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PETD组患者镜下操作时间长于UBE组和OSE组(P=0。016,P=0。022),OSE组和UBE组患者镜下操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2);PETD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减少量低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血细胞比容减少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6);PETD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的总出血量少于OSE组和UBE组(P=0。000,P=0。000),OSE组和UBE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的总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OSE组患者冲洗液用量多于UBE组和PETD组(P=0。000,P=0。000),UBE组患者冲洗液用量多于PETD组(P=0。000);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摘除髓核体积、髓核摘除比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术后1年腰部、腿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小于术前(Z=-4。460,P=0。000,Z=-5。304,P=0。000,Z=-4。862,P=0。000;Z=-4。460,P=0。000,Z=-5。304,P=0。000,Z=-4。864,P=0。000;Z=-4。460,P=0。000,Z=-5。306,P=0。000,Z=-4。863,P=0。000),3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腰部、腿部疼痛VAS评分和ODI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0。054,P=0。973,H=0。617,P=0。734;H=1。646,P=0。439,H=5。411,P=0。067;H=0。647,P=0。526,H=0。201,P=0。904)。③安全性评价结果。OSE组与PETD组各发生神经损伤1例,UBE组发生类脊髓压迫症1例、竖脊肌肌疝1例。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ETD组LDH复发2例,3组患者LDH复发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结论:采用OSE、UBE、PETD治疗游离型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PETD的切口短、出血量和冲洗量少,而OSE和UBE的X线透视次数少、切皮前准备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短。

    椎间盘移位腰椎内窥镜检查椎间盘切除术回顾性研究

    髌骨软化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杨树明潘赐明丁家雯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MP)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天长市中医院收治的CMP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中医证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食偏嗜、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合并症等信息。按照中医证型不同将纳入的CMP患者分为肝肾亏虚组、痰湿痹阻组和气滞血瘀组。先对3组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然后将其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CMP中医证型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拟合优劣。结果:共纳入122例CMP患者,其中肝肾亏虚组60例、痰湿痹阻组45例、气滞血瘀组17例。3组患者年龄、吸烟情况、饮食偏嗜、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腰椎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因素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气滞血瘀证为对照,年龄>65岁、合并腰椎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是CMP肝肾亏虚证的危险因素(β=2。366,P=0。000,OR=20。544;β=3。479,P=0。003,OR=28。328;β=1。371,P=0。030,OR=3。936),饮食偏咸、BMI>28 kg·m-2是 CMP 痰湿痹 阻证的危险因素(β=2。234,P=0。000,OR=9。341;β=1。845,P=0。046,OR=6。896)。Hosmer-Lemeshow 检验显示回归模型对数据拟合度较好(x2=2。372,P=0。726)。结论:肝肾亏虚证和痰湿痹阻证是CMP的主要中医证型;相对于气滞血瘀证,年龄>65岁、合并腰椎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是CMP肝肾亏虚证的危险因素,饮食偏咸、BMI>28 kg·m-2是CMP痰湿痹阻证的危险因素。

    髌骨软骨软化证候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

    筋出槽和骨错缝的中英文释义及现代认知探讨

    李正言丁立鹏任我行王媛媛...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的规范化进程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概述了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的规范化进程,对其中英文名称进行了释义,同时基于近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探讨了对于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现代认知及其研究的局限性,以期为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筋(中医)骨(中医)筋出槽骨错缝释义现代认知

    基于"筋主骨从"理论探讨骨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疗策略

    文家涛任世定林佳炯梁康...
    40-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医骨伤领域,筋骨疾病的诊治遵循筋骨并重的原则,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筋骨疾病都适合这一原则,对于部分急性或慢性骨关节损伤性疾病,可遵循"筋主骨从"理论进行针对性治疗。本文基于"筋主骨从"理论,对部分急性或慢性骨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疗策略进行了探讨。

    筋(中医)骨(中医)关节疾病筋主骨从筋出槽

    中医正骨与整骨的含义及发展脉络

    黄帆林郁桐李义凯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骨和整骨是中医骨伤科学和推拿学中的2个常用术语,但它们在临床中经常被混淆使用。在古代文献中,"正"和"整"在某些语境下可互换使用,表达相近或相同的含义。然而,"正骨"和"整骨"这2个词语虽然都与骨骼相关,但各自有其特定的含义。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并规范这2个术语,本文对中医正骨和整骨的含义及发展脉络进行了探讨。

    手法,骨科正骨手法手法,整骨

    通督强腰易筋经"君臣佐使"设计思路探析

    郭蕾王程摆雪田育魁...
    47-4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运动疗法易筋经已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但缺乏针对性。我们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理特点,借鉴中医"君臣佐使"组方理论,创编了通督强腰易筋经。本文对通督强腰易筋经进行了概述,探讨了该功法的"君臣佐使"设计思路和练习注意事项,以期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该功法指导患者进行锻炼。

    腰痛椎间盘移位《易筋经》运动疗法君臣佐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瘀斑的研究进展

    龚志兵杨乃群黄昌瑜许妍妍...
    49-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肢瘀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瘀斑可能会延缓TKA术后患肢肿胀的消退和疼痛的缓解,影响患者的康复,并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但由于人们认为瘀斑会自然消退,TKA术后患肢瘀斑获得的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亦较少。为给临床进一步认识TKA术后患肢瘀斑提供参考,本文从其形成的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治疗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瘀斑手术后并发症综述